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向清军占领区发动进攻,可若是因为出兵而导致百姓饿死在天台山,无论是出于个人的良知,还是和南塘营成军以来护卫百姓的宗旨,这都是陈文所无法接受的。眼下的局势已经让他心急如焚,哪有心思继续安抚毛明山的情绪?

  “毛帅,末将再说一遍,换不换不是末将说了算,阁下若是有疑问应该去问田雄那狗贼。至于关押的地点,末将已经派人去查了,山高路远,末将不是神仙,算不出来什么时候能查出来。而且就算是查出来,如果情势不允许,末将也不会犯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去救人,王经略建立这支大兰山王师是为了收复失地,不是为了像梁山贼寇那般劫囚车!”

  陈文拍案而起,与毛明山怒目相对,两人之间火药味十足,就连双方的亲兵都冲了进来,试图保护各自的将主。

  眼见于此,王江连忙起身做和事老,把双方的亲兵轰出去后,左安抚陈文两句,右安抚毛明山两句,总算把陈文劝说得重新坐下。可是毛明山却一向是个火爆脾气,此间既然陈文已经表明了不会浪费精力去营救王翊,他转身就走,只是一句怒意满满的话语也随着走出房门的刹那传到了陈文和王江的耳中。

  “你们不去救,某自己去救!”

  “他愿意去就让他去,副宪无须理会。”

  王江在听到毛明山的话时,本欲追出去劝阻的,可是陈文却一把将其拉了回来,也只得继续研究粮草的事情。

  陈文和毛明山之间关系本是极好,在大兰山时不提,先后来到天台山后也是互相配合着才把百姓安顿好。只是王翊的被俘却导致了两人此次的冲突,其实如果陈文并非知道这段历史,他或许也会像毛明山那样去行险营救王翊,可也正是知道这些迫在眉睫的现实,他才只得将光复失地放在第一位,毕竟如果不去改变,未来数百年的苦难就会如他所知的那样到来,他所做的一切也就彻底白费了。

  毛明山走后,陈文和王江商议了良久,也没有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用粮库中有限的粮草来平衡扩军和赈济这两件大兰山明军的当前大事。于是乎,陈文便只得转身告辞,回去处理先前交托孙钰帮忙调查的事务。

  出了王江的居所,陈文直奔临时老营的库房而去。天台山的临时营地是从俞国望手中接手的,当年王翊被抚标营追杀,投靠俞国望时便在此扎营,渡过难关,此番俞国望便再度把这片营地交给王江和陈文,也算是一种传承。

  只是长久以来极少修缮,整个营区显得颇为简陋,来到此地数个月,王江以着以工代赈的方式才将这片营区重新整修完毕。当然,有些事情,却绝不是整顿就可以不再出现那么简单的。

  “孙主事,可查出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胆敢贪墨军需和缴获了吗?”

  看着军需官齐秀峰以及他身后的那群小吏、库丁,在数月前斩首褚素先后,陈文再度杀心大起。

  

第四章 弊案

  四明山殿后战,南塘营缴获颇丰。

  从武器甲胄而言,两门弗朗机炮,六门虎蹲炮,虽然在各自的类型中都不是什么大口径的货色,但是对于南塘营这等根本就没有火炮的军队而言,还是非常好的一个开始。

  清军虎蹲炮的炮手在战斗中被斩杀一空,弗朗机炮的炮手则是还没来得及进入战场,战斗就已经结束了,所以他们很幸运的活了下来。只不过陈文在对这些炮手问话后,便彻底放弃了招揽的念头,这些炮手都是有家室的,甚至还有上有老下有小的,陈文不可能把他们留下,也不可能将他们杀死。

  不过,对于已经开始习惯于雁过拔毛的陈文来说,完全没有白白放走这些技术兵种的道理。

  在新昌县的路上,陈文便告知这些炮手他们可以离开,只不过必须把操炮技术以及这两门佛郎机炮的火药用量等数据传授给南塘营新编的中军炮兵队的炮手。

  对于陈文那个不留下技术,就别指望回家的口号,听过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清军表示了十万分的拥护。这个时代的火炮由于铸造技术的缘故,每门炮的射程、火药用量等数据都不一样,所以火炮的炮组都是固定的,历史上就有前线征调火炮的同时点明征调炮组的记录。

  火炮已经在明军手里了,带回去肯定是不可能了,那么这些数据也就完全没用了,虽然明军使用这些火炮的攻击目标肯定是清军,但也是那些披甲步兵先挨揍,这些火炮的口径都不大,估计也打不到他们这些炮手。

  那么,为什么不用这些没用的东西换取回返家乡的生机呢?

  清军的炮手们觉得用屁股想都能把这些利害关系想清楚,尤其是在陈文在新昌城下信守诺言释放了那些没有什么劣迹的清军,并且开出了每人三两银子酬劳后,这些清军毫不犹豫的把弗朗机炮使用方法和数据全部传授给了明军的炮兵,甚至还有一个多才多艺的清军表示虎蹲炮他也会用。验证了技术后,这个颇有些商业头脑的清军又独自领到了十两银子的酬劳,从而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领先了其他同僚一大步。

  除去陈文最关注的火炮外,甲胄也是古代军队的稀罕物。

  此次交战,清军由于道路的原因逃亡不易,所以被陈文斩首和俘虏甚多,再加上时值深冬,不少清军的锐士都披了两层甲,光布面甲【注1】就缴获了八百余套,虽然大多在战斗中受成了一定的损坏,甚至还有不少明显缺工少料,但是老营的工匠们却表示这都不叫事儿。

  仔细一想却也正常,大兰山明军这几年鲜有败绩,缴获了不少清军的甲胄,其中损坏和劣质的不在少数。这些工匠常年的修补甲胄,估计比单独制造的手艺要强上不少了。

  除此之外,皮甲、锁子甲、扎甲和李荣那套山文铠加在一起也有两百余套,一样交给了老营的工匠们进行修补。

  缴获中有甲胄,自然也有兵刃,就像矛和盾必然同在的道理一样。

  从兵器的类别方面来说,此次的缴获也很是符合这个时代兵贵杂的传统,可以说是什么都有。

  其中最多的还要说是长枪、刀牌和弓箭这三样普及率最高的兵器。长枪自不必说,七八尺的长度,明清两军的步兵都差不多,弓箭方面也差不多,只有刀牌形制上不大相同。

  南塘营所用的刀牌分两种,一种是长牌,而另一种则是藤牌。这两种牌是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鸳鸯阵的标配,而清军则全部是由圆牌组成,有木质的,有包铁皮的,也有纯铁的大盾牌,主要还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

  此番缴获的兵刃数量极多,清军战兵的武器几乎全部扔在战场上,辅兵的也差不多如此,最可爱的还是李荣,这厮竟然还带了一些备用的。

  对于这样老于军务、讲究有备无患的对手,陈文也投桃报李的表示一下他的敬仰之情——在得知缴获数量后,他立刻下令在李荣那份稀汤寡水的牢饭里加了一根肉丝,权当是对于其不辞辛苦送货上门的精神的一种回报吧。

  在将其中比较好的拿来换装后,剩下的武器陈文准备留下一部分用来扩军,而那些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和质量比较差的,他准备卖给天台山的明军。对此,俞国望和金汤等几个明军将领都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所以陈文约了他们在明天进行武器商品交易会。

  至于最后一部分缴获,便是从清军身上和装载战利品的大车上搜刮来的财物。虽然除了那块充电宝外再没有找到什么出人意料的东西,但是从铜钱,到金银锭子,再到布匹丝绸,以及价值参差不齐的首饰古玩,还是让陈文发了一笔不小的财。而问题,也出现在了这批战利品上。

  由于当前的清军已经被彻底击溃,而提标营加速的原因竟然是绍兴绿营已经抵达新昌,所以陈文在将这些战利品搜刮出来后,便随意的堆放在了装载战利品的几个大车上,由镇抚兵看管行进。

  一路上,无论是陈文,还是南塘营的军需官齐秀峰,亦或是老营的官吏,任谁也没有时间分类、整理这些东西。于是乎,直到抵达天台上与俞国望汇合后,才由齐秀峰带着几个小吏进行分类、整理,并评估其价值。

  在刚刚抵达驻地的那段混乱时期,齐秀峰忙了一天一夜才把这些东西分类、入册完毕,随后也顾不上睡觉就赶去和老营武库的官吏一起去计算那些武器装具的数量。所有东西都忙完了,顶着一对熊猫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