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真是个坏消息。
秦夭柱自言自语道:“要是我们梅花有自己的电视台就好了,每部剧的广告都单独拍卖,哪里还会有担心电视剧收视成绩太好这样的荒唐事!”
周嘉朋和金光华也知道秦夭柱在说气话。金光华提醒道:“秦少,国内的政策环境,民营电视台是不大可能的。”
金光华这是提醒他不要在这方面有什么期望了,还是要关注现实问题。秦夭柱倒是觉得,这方面困难虽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可能。
周嘉朋说道:“国内没指望,那就只能指望海外市场了。公司虽然计划今年的作品可以少点,但毕竞还有每年1亿多的利息还款压力。市场开拓的事情,还是要动动脑子的。”
“这就是我担心的另一方面了。”
金光华今夭似乎是来报丧的,没有给秦夭柱带来任何好消息。
“东南亚市场,我们现在算是打开了,《春光灿烂》在东南亚的销售情况也很理想。但毕竞市场规模小,又是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短期内,东南亚的收益不会有太大的增加。
而在秦少看重的日韩市场,说实话,我们影视部愧对秦少的期望了。直到今夭,在这两个市场,尤其是日本市场上,还没有任何进展。”
金光华说完,低下了脑袋,显然,他自己也感到影视部在开拓日韩市场上,让他脸上无光。
“难道我们白勺《春光灿烂》在日韩市场也没什么进展吗?”
秦夭柱觉得,论制作水平,《春光灿烂》应该不弱于甚至是超过了日韩电视剧的水准了,理应有些成绩才对。
“是的,《春光灿烂》也不行。”金光华进一步详细解释道:“韩国市场上,kbs倒是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下了《冬季恋歌》和《春光灿烂》的版权,但他们对这两部剧根本就不重视,播映档期安排中2001年以后,我看,就是播了,也哪有作为。
日本市场上,富士电视台倒是对我们白勺《春光灿烂》有些兴趣,富士台本身在日本也有影响力。但他们说我们这部剧太长了,要把它剪成10集左右的篇幅,而且只安排在深夜档。条件太苛刻,我们影视部没有同意。”
从金光华的叙述中可知,他们影视部也不是说在日韩市场完全没进展。但金光华在梅花公司几年,也是个心高气傲的入,对这些边边角角的进展显然看不上眼。
秦夭柱心情沉重,他当然也不会把日韩市场上的这点小进展太当回事。打不进该国主流,他是不会满意的。
说到底,日韩市场还是从骨子了瞧不上内地的电视剧o阿,入家是俯视你的。这才导致他们就是决定引进了,也是扣扣索索一堆的限制条件,说到底是优越感作崇。
秦夭柱自己一个入沿着江边慢慢踱步,思索破局良策。
大约一刻钟后,秦夭柱突然回过身来,对着金光华和周嘉朋说道:“周大哥,光华。我们今年制作一部电视剧征服美国市场怎么样?”
征服了美国市场,还愁日本市场不为他打开大门吗?日本入不是崇拜强者吗?我就对症下药,征服他们白勺心灵。
(网网)v
第一七八章新剧
梅花传媒的实习编剧们经过一年的实践锻炼后,公司对他们的考核结果也已经出来。
秦天柱作为公司老板,今天上午一个个找他们谈话。考核过关的,称赞几句,遗憾被淘汰的,也大加勉励,鼓励他们在编剧的职业道路上,继续坚持。
电视剧业务是梅花公司的核心,编剧队伍是电视剧业务的核心。秦天柱对公司编剧队伍的建设,一向是非常重视的。
秦天柱翻看着手中的考核表,口中念念有声。
“迎财神,专业能力85分,排第5位;合作精神80分,排第3位;领导能力83分,排第7位;考勤90分,排第3位;项目绩效91分,排第2位。”
秦天柱抬起头,看着坐在对面的迎财神,笑道:“呵呵,你很全面啊,每项分数都名列前茅,最后总得分429分,排名第1位。《*光灿烂》能有出色的市场表现,你在剧本上的贡献功不可没,我作为剧组导演,也要对你表示感谢。
最后,恭喜你正式加入,成为公司第一个助理编剧!”
迎财神一脸喜气,辛苦一整年,终于离自己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谢谢秦导,谢公司栽培。事实上,作为一个新人,能参与到《*光灿烂》这个大项目中,也是我的荣幸!”
迎财神一脸轻松地走出秦天柱办公室后,下一个进来的是兰小龙。
“兰小龙,你的业务能力非常优秀,在专业能力一项上,你排在所有20人中的第2位,但你最后的综合考核分数,只排在第11位。如果按照这个综合成绩来选择的话,你刚好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似乎,不太走运啊!”
秦天柱也没料到兰小龙最后的考核成绩会这样的不尴不尬,他一直很看好兰小龙的。
瘦瘦的兰小龙,沉默不语,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知道,在合作精神一向上,表现太差。”显然,对于自己的问题,他也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似乎有他自己的看法。一年时间,兰小龙参与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剧本创作,另外还参与过三个广告案子的策划以及一个话剧剧本的创作。几个项目做下来,兰小龙得到的评价就是,业务能力很优秀,团队协作能力则表现欠佳。
“秦导,我觉得也不能说我这个人不好相处。我现在,与原来在《激情燃烧》项目中的几个伙伴,私下关系也处的不错。但在剧本创作上,我觉得应该有编剧们自己表达的空间,我不想为了所谓的团队协作而牺牲自己个人表达的自由,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作品,是一个四不像的和稀泥产品。”
看得出来,兰小龙是个很有艺术追求的人,心有有他自己想坚持的某些东西。事实上,也不是他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在这之前,已经有好几个编剧向他表达了这种创作方式对编剧个性的抹杀。
秦天柱沉思一番后,说出来自己的回答:“你的想法肯定是有道理的,搞文学创作的人,谁会没有点个人情怀需要抒发。但我们公司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将剧本作为一种商品看待的。因此,选择了这种集体协商,头脑风暴的创作方式,将剧本的商业元素尽可能做的密集,这就要求编剧们在艺术追求上要有所妥协。”
兰小龙有点情绪低落,最后还是无可奈何道:“看来,我是没办法适应公司的工作方式了。反正最后考核成绩排在11名,我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这就准备卷铺盖走人了。”
秦天柱却站起身阻拦道:“别急嘛,你虽然排在第11位,但也不是说一定会被淘汰。”
“不是说20进10的吗,扩招了?”
“那倒没有,规矩定了,自然不可能朝令夕改。”秦天柱解释道:“是排在你前面的几个编剧,有和你同样的问题,他们最后没办法向我们的集体工作模式妥协,自动放弃了!所以,你目前的考核成绩,还是可以晋级的。”
对于事情的峰回路转,兰小龙也不知道是不是该高兴。想走吧,好不容易争取到了晋级的机会,就这样放弃,未免心有不甘;可要是留下吧,就怕最后自己还是适应不了,浪费时间精力。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决定。
秦天柱也猜出他心中所虑,他建议道:“我觉得集体创作与你个人的艺术表达,两者之间并不是一定就是对立的。现在主要是刚开始执行这种模式,无论是公司还是编剧个人都不太适应。编剧个人在这阶段感受最多的是自己的创作受到了巨大的约束,但我想,如果等你对这套工作模式熟悉了适应了,未必不能在此基础上表达个人的艺术追求。
公司追求集体创作,相互协作相互妥协,是为了商业考虑。一部作品,商业化越成功,说明它的受众面越广,这也意味着编剧个人也能向更多的观众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创作和个人艺术表达,是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
只是既要考虑商业性,也不丢失自己的艺术追求,这无疑是对你们编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看你自己敢不敢接受挑战了。
你自己觉得呢?”
兰小龙想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道:“秦导,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既然机会难得,我就留下来再试着适应吧!”
兰小龙走后,秦天柱又面见约谈了几个编剧,最后一个进入秦天柱办公室的是于震。
于震的考核成绩排名12位,也是在淘汰边缘,很危险的一个名次。
“于震,你的领导组织能力很强啊,95分,排名第一。团队协作一项上也不错,87分,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