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西亚而来。这完全是苏联为越南搭了一个戏台。
会议上茨维贡友情为越南站街,强调了东南亚解放战争的意义,为越南画了一个巨大的饼,表示某些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邻国的兄弟政党富有责任,应该帮助他们推翻现政府,建立起来兄弟国家。实际上他就是把谢洛夫在全国安全大会上的有限主权论叙述了一遍。
有人吃这套么?有,越南**总书记黎笋就认为苏联的这套理论很有价值,历史上越南仿照勃列日涅夫主义,加紧对老挝和柬埔寨的控制。于是,曾经由胡志明为了联合抗美救国需要而提出的三国联邦的设想竟成了黎笋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谢洛夫就知道黎笋很吃这套,不过他认为越南的设想还是小了一些,完全可以把饼画的更大一些,包括泰国也是没关系的,缅甸也行,反正越南根本不可能成功。它有苏联对东欧的压倒性优势么?没有,越南连印尼没准都搞不清,既然不会成功,就没有担心的必要。但苏联需要越南冲锋陷阵,所以还是要给越南鼓劲可以成功,茨维贡最近在河内给越南人猛灌心灵鸡汤,就是希望越南克服困难,成为苏联手中的利剑。
越南已经提早一年准备灭掉南越了,这是毫无疑问的。苏联国内的军工生产已经到了战后历史峰值,四大坦克制造厂加班加点的生产,因为苏联的盟国已经比历史上更多,在一九七四年的第一个月,苏联四大坦克制造厂出厂了四百六十辆坦克,按照这个度下去,今年的年产坦克会达到五千辆。
出厂的坦克四分之一被运送到了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更快的恢复实力。对于北越想要进攻的姿态,苏联也不在阻止,而是采取默认的态度,这也正是越南人希望的。
“茨维贡说再有一个月,北越就会开始再次进攻?很好不要浪费我们的坦克和导弹,还有就是,到时候联络各国的**同时起义,我希望能够引起连锁反应。”谢洛夫拿着笔比比划划道,苏联的所有准备都已经完成了,唯一还有所不足的就是土耳其的问题,不知道库尔德**到时候能不能挥应该有的力量,还有就是塞浦路斯问题会不会如其爆。
这些都要考虑,最近不但他很忙,安德罗波夫也是如此,他在寻找支持的党派,中央联络部虽然资金充裕,可也不能做冤大头,涉及十几个国家的进攻计划,不能有一点怠慢。
二月份的东南亚,远远不像是寒冷的莫斯科,在春节之后似乎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几年前的春季攻势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农民像是往常一样下地干活。一年前的1973年1月27日巴黎会议四方、越南共和国)在法国都巴黎正式签署了。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
整整一年双方都没有爆大规模的冲突,小规模的摩擦虽然存在,但很多人都觉得战争似乎远去了一些,一个老农民带着孩子下地,他的儿子和儿媳已经在战争中死亡了,剩下一个孙子则是他最后的希望,两人在田边干着农活,就在这个时候,天上一派飞机由远及近。
“是北方的战斗机,战争又要开始了么?”老农仰头看着天空,自语了一句忽然低头非常紧张的拉着孩子的手回家,种地当然很重要,但没有他的孙子重要。
在这一天北越联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开启了正式的进攻,南越的广大农村中,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游击队迅整合开始围困各大城市,同时北越派出十六万军人南下,在四百辆坦克的帮助,对西贡的门户春禄进行围攻。
在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北越从四面八方进攻春禄进行围攻,时任南越政府脑的阮文绍迅向春禄增援了一个伞兵旅、两个海军6战旅、一个别动团、八个炮兵营和两个装甲坦克团。南北双手围绕着春禄展开了殊死争夺。双方的战争让美国立刻质疑北方违反了停战协定,希望苏联和中国施加压力。8
第六百八十四章 胜利在望
“尤拉,你说得对,中国有时候不是麻烦。”葛罗米柯刚刚批驳了美国的抗议,顺便让美国和中国是商量商量,把皮球踢了回去。因为谢洛夫一直在封锁中国的消息,同时让东欧也这么做,造成了信息上苏联集团内部对中国的隔断,中国在苏联眼中完全就是空气,已经被无视了很多年。
手段虽然卑鄙了一点,但效果是很好的,被当做空气的中国,苏联一直没有采取打压态度,各种挑衅完全当做没看见,事实上除了中央主席团委员之外,苏联人根本不知道中国在闹事,后果就是苏联没有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中国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是双巨头,除了苏联就是自己。
这种情况下中国一直都跳得很高,这次在美国对北越进攻南越的抗议中,葛罗米柯也很不客气把责任推到了中国身上,表示东南亚苏联的影响力有限,你们应该找另一个国家抗议。
“不管什么事情,都存在双刃剑的脸面,手指只向别人的时候,另外四个手指对准的是自己,中国的声音一直都很大,我们没有出声,美国人自然不会找我们的麻烦。”谢洛夫哼哼一笑道,“谁让我们的中国同志嗓门一直很高呢,给我们的麻烦不少,但有时候确实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中国为何会倒向美国,这个问题当然和赫鲁晓夫有关系,但没多大关系。虽然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被骂个狗血淋头,但事情还是能控制的,赫鲁晓夫热衷于辩论,没有拿军事武装威胁中国,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不愿意磨嘴皮子的勃列日涅夫,干脆来了一点省事的,调集了一些二线部队去中苏边界,同时组织有限主权论。
就是这个时空谢洛夫捡的理论,加上苏联的一些二线部队,直接把中国吓尿了。这才是中国和美国走近的原动力,中国也不傻,在苏联没反应的时候过过嘴瘾,真看到苏联开始整军,加上有限主权论的散播,瞬间觉得自己不安全了。
谢洛夫相信,就算是中苏决裂,中国也是不希望苏联解体的,这可以从苏联解体前后两年的报道上看出来,中国希望苏联别这么强大,但肯定不希望前面一个档抢子的都没有。
苏联其实也没对中国怎么样,远东不过是二三线部队,扩军已经是阿富汗战争开始后的事情了,把中国吓坏了的原因,和苏联在远东的军队多强没关系,是中国太弱了,连克格勃边防军都对付不了。
现在中苏边界苏联武装力量大概七十万左右,大概是苏联武装力量的五分之一,去年苏联刚刚在钢铁产量上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石油产量世界第一,合成橡胶产量世界第一,棉花产量世界第一,丝织品世界第三,肉牛数量世界第二,牛奶制品世界第一。
在很多单项的工农业产品统计当中,苏联都已经到了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地步,至于鱼子酱这种苏联产量占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东西,比较也没有意义。
很多在七十年代后期才达到的水平,在分出去了一些配套产业给盟国之后,苏联的人力可以集中起来,加上远远比历史上更多的盟友支持,和这些盟友人口经济对苏联的帮助,给了苏联强大的支援,去年的苏联经济增长又是百分之十。
要是总按照这个增长率,赫鲁晓夫说的让美国再也追不上苏联一点也不是空话。比苏联增长更快的是苏联军工产业,因为战争很多嘛,苏联要提供给盟国的武器就更多。同时因为苏联经济强大了,扩军也有需求,就连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的规划也多了几艘,预计将建造八艘,和苏联的航空母舰搭配使用。
北越方面这次在休整一年之后的进攻,明显在开始阶段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哪怕是南越利用美国空军运输了增援部队,仍然无法击退春禄周围的北越军。
南线的北越军全面进攻下,南越部队渐渐已经顶不住了,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来回不断的进攻,一直有美国补充军事物资的南越军方第一次感觉到了弹药的不足,开玩笑,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待遇的补充速度,竟然陷入了弹药不足的境地,说出去都没人相信,但是这确实事实。
南越现在的阵亡人数已经统计到了八千人,加上伤员,可以说拼掉了春禄武装力量一半的人数,要知道就算是现代战争,一旦战斗减员超过百分之三十,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何况是损失了一半的实力。
最终战斗仍然由北越军队首先打响,北越除了继续在正面攻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