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明白,既然已经准备好和平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挑起事端呢?”在迎接了谈判团之后,科舍沃伊元帅疑惑的对华西列夫斯基元帅问道。
“我们有我们的目的,对面虽然在戒备当中,但内心深处也是希望和我们谈判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淡然的笑道,“我们在策划别的行动,要知道我们的全球利益多着呢”
从枪击事件发生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当中,整个西柏林处在风声鹤唳当中。一墙之隔的苏军在调动部队的举动,同样不以为因为一道墙被隔绝。在抢几次柏林危机之后,驻柏林的三国士兵再次感到了战争的临近。美英法三国的士兵一语不发,按照命令到达集结地点,坦克被开出来开始布防,似乎在下一刻,高大的墙体就会土崩瓦解,墙后面全副武装的苏联士兵就会冲过来一样。
时间在人们焦躁的心情中一秒一秒度过,最终三国占领军司令部下达了解除战备的命令,本来已经空前紧张的局势,随着这一道命令的消失不见。所有柏林墙内的士兵放下了心中的巨石,同时咒骂着围墙外面的苏军制造紧张局势,与此同时,因为苏联有两个元帅坐镇主持善后事宜,自己这边也要采取相等的规格,于是三国驻军的司令分别出发,和苏联的西方集群司令科舍沃伊元帅,以及国防部副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进行会谈。解除西柏林枪击事件引起的战争警报。
到了此时,战争的阴云似乎又远了一点,北约司令部考虑之后觉得让英法司令前去谈判,而作为最大力量的美军还处在防备当中,很符合小心谨慎的做事态度,这样万一出事了美军还可以争取一下时间,顺便为了英法两国报仇。
这种考虑比较无耻,但是确实是最安全的考虑,但实际上苏联只需要法军司令来就达成了目的,既然来了,苏联就可以通过一些动作,轻松的把两国的司令留在这里几天。
“只有西欧的铁路网才能达成快速行军的目的,如果调集驻守阿尔及利亚的军队,则需要海军以及民营的海运公司运输,海运公司一样处在罢工当中,再者跨海需要时间。戴高乐想要寻求军队的支持,驻德国占领军就是最近的一支武装力量,把法军司令钉在柏林几天,我们加大鼓动力度!”在黑海之滨的谢洛夫,一边让叶连娜发电报,一边抹着从脑门上低落的汗水,今天的精力仍然不错,思维也很冷静,但这个季节是不应该出虚汗的。
“你今天怎么了?”过了一会把电报发出去的叶连娜来,白嫩的小手伏在男人的额头上,带着疑问的口气自语道,“也不发烧啊,你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怎么会这样?”
“也许虚了吧,别多想了!”谢洛夫把女人的小手拿下来,知道这应该是正常的反应。
“那里虚了,你昨天不知道多强,我都受不了了”叶连娜的俏脸一红扭捏的娇嗔道。
在罗马尼亚和柏林,谢洛夫已经尽最大的可能,把现有的条件全部都利用上,本来在一个星期之间,法国总理访问阿富汗的时候,谢洛夫还考虑把总理蓬皮杜想办法留在阿富汗,但仔细一想根本不现实,如果这么做了,戴高乐很可能取消访问罗马尼亚,如果非要在戴高乐和蓬皮杜之间选择一个,那显然是戴高乐,蓬皮杜根本没有前者的巨大威望。
铁路、公车停运,银行关门,邮递员罢工,汽油开始紧缺。就连文化行业也加入了罢工行列:博物馆、电影院纷纷关门,而今天则是戴高乐国的日子,他已经对罗马尼亚访问了一个星期,他虽然在布加勒斯特,但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国内的动静。
刚开始戴高乐对抗议没什么感觉,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举动,只需要用常规手段来解决就行了,至于什么是常规手段,那当然是国家治安的象征,法国的警察部门和宪兵。
“情况怎么样了!”刚刚踏上首都的土地上,戴高乐就心急火燎的问道,不知道怎么事,可能是法国现在的局势有些令人忧心,他总觉得自己的身上好像提不起力气。只是认为这是碰到大事紧张,身体的本能反应,戴高乐没有当事,强打着精神绕过游行街道,到了总统府。
“怎么今天身上没什么力气呢!”齐奥塞斯库一边自语,一边倒了一杯水,今天他喝的水比以往都多,但还是觉得身上很热,嗓子也有些难忍。连胸口也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
海边的一处二层小楼中,嘴角喊着温度计的谢洛夫,抬起手腕看着手表,四十八小时已经到了,好像没什么事情,难道秘密警察总局的药物研究经费喂狗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勃列日涅夫表态
“没什么事情啊!”谢洛夫猛然起身却觉得眼前一黑,摇晃着坐回了原地。身上好像没有力气一样,开始了!“叶连娜,把几个跟过来的技术军官叫进来,我有些不舒服。”有些懵比的谢洛夫对着里屋的女人大喊道,随后就听到了一阵清脆的高跟鞋声。
不管怎么说,在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的时间中,法国国内的局势变得大大恶化。从罗马尼亚回国之后,戴高乐强撑着有些虚弱的身体,和自己政府的几个重要部长谈起了这件事,想办法让法国恢复平静,毫无疑问随着工人和农民这两大群体的加入,这已经不再是普通游行的问题了,而是演变成了戴高乐本人的*********消息仍然在封锁中,但是对于我们国家已经没用了,有条件的国家也知道我们的国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抗议浪潮当中。”法国有线电视台的负责人心事重重的说道。
从抗议行动开始,戴高乐政府的动作和一般国家没什么不同,那就是警察出动恢复秩序,同时电视台不关注情况,让巴黎的消息不要扩散到外地。但目前来看,两种常规解决办法都没有效果,警察的驱逐毫无效果,甚至让反对者的实力越来越大。而电视台封锁消息的举动,则完全是掩耳盗铃,丝毫不能阻止风波扩散到全国。
截止到目前,罢工风波已经扩散到了全国九十多个省,风潮已经扩散到了海外,尤其是法国最大的海外省阿尔及利亚,又开始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铁路瘫痪、公路瘫痪、公交系统瘫痪、海运瘫痪、所有航班瘫痪。工厂不再有商品产出,农民不在经营着自己的农田,只要罢工多持续一段时间。各种供应生活的产品就会开始短缺,大街上就会垃圾成堆,戴高乐知道,那个时候就会成为真正的麻烦。
“抗议是可以的,但是捣乱是绝对不行的。”戴高乐冷着脸强调道,“现在的抗议是在损伤法兰西的肌体,这就在和自己家的床上大便一样,令人恶心。先把抗议的源头,那个学生驱出出境,看看人们的反应。”
说完话的戴高乐感觉到呼吸困难,但表面上仍然比较冷静的说道,“我刚刚回国有些身体不适,你们先下去吧,有事情的话让蓬皮杜来这里告诉我。”
“罢工持续的时间越长,法国本身的能力就越得到削弱,所以不论这次的策划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都没有关系。最差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让阵亡四万多名法军的血白流。”脑袋上面敷着白毛巾的谢洛夫有气无力的说道,“只要军队调不动,戴高乐就无法翻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心资产阶级的团结性。也就是戴高乐的支持者们,当他们团结在一起的时候,其实爆发的力量也很强,这股力量法国内部不弱,但阿尔及利亚几乎没有。所以防止对方翻盘的因素有两个,驻外法军,和在戴高乐执政中受益的那群人。”
“还有,戴高乐现在肯定病倒了,把这个消息散布到巴黎,这几天是戴高乐的虚弱期,比他出来和市民见面,这个快八十岁的老头子绝对扛不住,他只要露出一点萎靡不振的样子,就让第五司局散布消息,把他赶下台。”咳嗽了两声,谢洛夫便不再说话,从他在克格勃总院出来,这几年来还是头一次病倒,此时需要躺着,什么都不做。
叶连娜刷刷的用笔记下来,随后把他的话用电报发往卢比杨卡,她也能熟练的使用电报,也有克格勃的密码本,和瓦莉娅一样,这个女人也专门学过克格勃的一些东西。
一个小时之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当中,苏斯洛夫听完了报告问道,“谢洛夫为什么不回来?戴高乐已经回国了,他为什么不回到莫斯科呢?”
“主席病倒了,正在南方集群的驻地养病。现在根本下不了床。”萨哈托夫斯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