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气雾吧,心脏骤停的那种。到时候我们直接会伦敦。”小组的组长,也就是早先进来的男人说道,“现在我们想要拜托同行的干扰。”这个同行指的是斯维特兰娜身边的克格勃特工,这些特工和他们的目的正相反,是为了保护斯大林的女儿才安排过来的。
“老爹会帮我们摆平一切的,他也不想看到自己部门的同志冲突起来。”小女孩吐了吐舌头道,“那么?就明天吧,印度这个地方不好,我想要回伦敦了 。”
“就交给你,你这么说主席,也不害怕让别人知道。”组长摇了摇头苦笑道,显然对这个小女孩没有办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新从学校毕业的特工开始把现在的克格勃主席、国家安全总政委同志称呼为老爹,实际上这个老爹还不到四十岁。
当然在一个刚刚成年就奉命出国潜伏的特工眼中,倒也不算不能理解。斯维特兰娜住在新德里的富人区,这里面完全是欧式的样子,就像是在巨大从城市中的一缕点缀。为新德里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景色。
斯维特兰娜的克格勃保卫特工,忽然接到了苏联大使馆的电话,让他们来大使馆一趟。确认了是否要留下一个人看着目标后,两个特工离开了院子。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另外一条街道上,一个穿着长裙拎着手提包的卡塔琳娜笑意盈盈的拐弯,正好看见了克格勃保卫人员的离开。
“与正义同行,嗅出并铲除叛徒。”卡塔琳娜嘴角露出迷人的笑容,一步一步接近了自己的目标。斯维特兰娜公寓不大,但是环境很好,考虑到斯维特兰娜的身份,还有正在亡夫之痛的环境中,苏联也为她营造了一个不错的环境。
走到公寓面前,卡塔琳娜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钥匙,不出意外的捅开了房门。然后走进屋子里面看见了斯维特兰娜,同时斯维特兰娜也看见了她。
“你是?”斯维特兰娜一时之间摸不到头脑,毕竟眼前的女孩长得实在是太有欺骗性,换做任何人都不会联想到杀手的身上。
“我是你的邻居!”卡塔琳娜做出一副意外的样子,麻痹了斯维特兰娜的警惕心。卡塔琳娜就立即从她的手提包里掏出那件裹在一张报纸里的气雾剂,向他的毫无戒心的猎物走去。当他走到斯维特兰娜身边时,他将那武器对准他的脸开了火。没有响声,没有惊叫声,也没有流血,只有斯维特兰娜倒下去的轻微声音。
“搞定!”卡塔琳娜居高临下的看着倒在地上的斯维特兰娜,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目光。现在她则需要把斯维特兰娜弄成是一个自然死亡的样子,然后离开了这间公寓,在路上顺便把擦拭完毕的房门钥匙扔到了排水沟。
两个小时之后,和谢洛科夫斗完心眼的谢洛夫接到了这个消息,立刻离开卢比杨卡前往克里姆林宫,贼喊捉贼的谢洛夫向苏联中央主席团报告了斯大林女儿死亡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们都鸦雀无声,谢列平皱着眉问道,“消息确实么?斯维特兰娜怎么会死?不是有特工保卫么?”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还需要两个当事人的详细汇报,我马上让他们回国。”谢洛夫口中的人是斯维特兰娜身边的两个特工,至于汇报这种事情,假情报部正在编辑。“不过斯维特兰娜当时正在酗酒,她有什么疾病么?”
“斯大林的儿女怎么都这样?”赫鲁晓夫一听说酗酒,就想起了在喀山监狱里面关押的斯大林儿子,一时间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态度是众所周知的,其他人都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想办法如何善后。
作为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的特殊身份也是可以做文章的,首先验尸后得出了心脏病的结论,然后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就出路了。斯维特兰娜因为思念亡夫辛格,悲伤过度在新德里去世,同时回顾了一下斯维特兰娜和这位印度*人的爱情故事,在这个爱情故事当中苏联从来都没有设施过障碍,而是本着友好和撮合的态度默认了两个人的婚礼。
安德罗波夫的中央联络部,专门对印度*展开了宣传,这个无产阶级的、纯洁的、高尚的真挚爱情,在印度开始广为传播。印度*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发表讲话,高度的评价了斯维特兰娜和辛格的爱情故事,当然一般的人更加看中的是斯大林女儿的身份。
总而言之,斯维特兰娜的事情短短时间就传遍了整个印度,包括他带着亡夫的骨灰来到印度,在恒河洒骨灰的事情,都成了很多印度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
第五百四十三章 内务部会议
谢米恰斯内曾经对斯维特兰娜出过追杀令,但随后他就被勃列日涅夫换掉,这个追杀令也就不了了之,可能是勃列日涅夫性格比较温和的缘故,具体原因谁也不知道。但谢洛夫绝不能放任自己的任内出现这种事情。就凭她说克格勃和盖世太保没有区别,她就该死……
有些人死了就是比活着更有价值,斯维特兰娜的死亡就属于这类。她活着和印度人谈恋爱,在苏联干部看来就是让斯大林蒙羞,完全就不能接受。但她死了,这些不能接受的理由不说完全消失,但也会变的可以容忍。
对这件事情,谢洛夫表现了乎寻常的关心,不停的询问是否把斯维特兰娜的遗体接回国,或者验尸调查死因,是否把斯维特兰娜的遗体接回国也引起了中央主席团的一阵讨论,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柯西金、谢列平的观点各不相同,最终赫鲁晓夫拍板决定道,“把她安葬在印度吧,毕竟她可能更喜欢那里,这么长时间一直闹着要出国,我们满足她的愿望!”
这个答案让谢洛夫嘴角挂上一丝满意的笑容,这正和他的意。赫鲁晓夫做出这种决断,不管有没有私心,绝对是对苏联好处最大的决断。可以说充分的让斯维特兰娜没有白死,让斯维特兰娜的死亡成了一个绝好的对印度宣传的手段,谁让斯维特兰娜的身份摆在那里呢,那可是斯大林的女儿。
“伊里奇,斯维特兰娜的死亡,会不会是被谋杀的?”晚上下班之后,和勃列日涅夫一起回家的基里连科问出了自己心中困扰已久的答案。
“你的意思是谢洛夫下令干掉她的?没有理由!”勃列日涅夫非常擅长通过蛛丝马迹来佐证自己的判断,但他真的想不到这件事和克格勃挂钩的理由。其实斯维特兰娜的死亡也有蛛丝马迹,谢洛夫曾经在和柯西金商量的时候透漏过这件事。只不过柯西金没有放在心上,而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的关系,远没有到可以坐在一起闲聊的地步。
因为连一点缘由都找不到,勃列日涅夫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这件事和克格勃没有关系,斯维特兰娜就是一个正常死亡,说是一时激动或者伤心欲绝,突然死亡完全说得过去。
谢洛夫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每年行动执行部都杀掉很多人,这个人不过是其中一个,同样每年他也接到上百名苏联潜伏的特工和线人失踪消息,如果死一个人就想半天,这一年就不要干别的事情了。
目前摆在眼前的事情,就是对克格勃的部门进行一下微调,先克格勃的武装力量,不论是内卫军还是边防军,都是一种类似于宪兵和武装警察的力量。苏联的克格勃当然比任何其他国家的警察部门权限更高,覆盖面更广泛,但实际上还是一个警察部门,虽说不完全是。
克格勃的武装力量也不是不能打仗,很多下属的作战部队追诉历史,都能在卫国战争中见到他们先辈的身影,只不过这些部队的规模和红军不能相比。边防军的坦克虽然落后了一点,但收拾其他国家的军队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次主要改组了内卫军,谢洛夫通过克格勃主席团命令,命令苏联各地内卫军区,全部改组为内卫军总局,所有内卫军司令保留军衔,一律称为局长。局长这个称为更加有安全干部的色彩,改组成为内卫军总局则更重要的是强化克格勃的部分内务武装警察职责。同时也是避免和国防部的各大军区产生混淆,称谓一致会让普通人分不清警察部队和军方的区别。
淡化内卫军的军人色彩,强化警察色彩,表明克格勃和国防部是完全不同的强力部门,这也是一种切割,同时撤销莫斯科内卫军区的机构,下属武装力量包括捷尔任斯基师全部划归克格勃直属。
“塔曼师应该不是问题,都附近如果按照度来讲,威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