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融性洪水,到现在的干旱天气。终于让一群不信任克格勃统计数据的专家闭嘴,让他这个克格勃主席度过一劫。要是今年真的风调雨顺,谢洛夫就必须要再次找个地方点火转移注意力,不然苏联中央统计局非让他解释明白不可,可能还要解雇几个克格勃统计部门的学者平息对方的不满,幸亏他的记忆没有出错,苏联今年的气候确实稍微有点不对劲。

  蝴蝶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谢洛夫的出现能让天气都改了,那他就要怀疑这里是不是地球?是不是来到了一个平行空间?

  等了一会吃完了午饭,让谢洛夫比较惊讶的是,勃列日涅夫竟然还不走,似乎对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有着莫大的兴趣,提出了要在这里走走的想法,对面是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这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换一个人谢洛夫早让他说再见了。

  “尤拉,似乎你对中国很了解,不知道你对我们南边的邻居怎么看?”在卢比杨卡后面散步的勃列日涅夫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也是看到谢洛夫熟练的用筷子才想到的。

  “远东的局势维持现状对我们就十分有利,因为中国的存在本身就让我们苏联省下了一部分的精力专门对付欧洲方面,不过不可能把希望全部放在中国身上,一些在最坏情况出现之后的计划我心里有备案,这不需要担心。”谢洛夫点点头回答道,“以短时间内的趋势,我们可以借中国的力量完成一些突破,突破点就在东南亚地区,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这些地方都有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潜质,可能性不大的地区还有缅甸、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一旦完成,我们和美国对峙的前线就到达了澳大利亚一线,这就已经开始压迫到英美的核心地区了,他们也失去了保护自己核心地区,在第三世界国家背后摇旗呐喊的资本……”

  英美的核心地区在原本的历史上中苏并没有威胁到,因为印尼被颠覆了,反过头来保护了本来力量不强的澳大利亚,一旦印尼成为中苏的盟友,澳大利亚就会变成前线,国防开支和军备将会大增,到时候想要在悠哉的躲在背后让印尼做挡箭牌是不可能的,还想要玩卖资源就过好日子的福利政策?澳大利亚到时候绝对玩不起!

  印尼绝对是一把好刀,但要看掌握在谁的手里,印尼落在美国人手中东南亚中苏的攻势就不会起到颠覆性的变化,如果反过来印尼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东南亚就大局已定,多出来的近亿人口首先会让澳大利亚压力大增,没法给美国做奶牛。印尼的作用就相当于跳板,难怪历史上美国拨出巨资扶持印尼陆军,覆灭了印尼共产党。

  “但老子棋高一招,打着维护苏加诺的名义建立起来了印尼内务部,等着我去印尼发动大清洗吧!”谢洛夫专门从卢比杨卡出来,把勃列日涅夫送上车才回到了总部当中。

  “觉得我们新上任的主席怎么样?”轿车徐徐开动之后,闭目养神的勃列日涅夫张嘴问道,“契尔年科,你见过很多干部,看谢洛夫这个人呢?”

  “谢洛夫主席的想法非常天马行空,很多人就算是想到了也不敢真的计划执行,但从他口中说出来这些大胆的计划,我总有一种很合理的感觉。”契尔年科想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印象,他就是这种感觉。

  “我总感的,尤拉似乎很害怕我!”勃列日涅夫睁开眼睛自语道,他也是单纯凭借感觉,但这句话契尔年科并没有听到。

第四百二十四章 明显的谎言


  勃列日涅夫并不像是其他苏联领导人,他本人对各种理论掌握的不多,也在各种场合中丝毫不讳言的承认这点,但长久的地方干部生涯中,他有着自己的一套处理办法。≯> 网 对于赫鲁晓夫、苏斯洛夫那种动辄列宁、**的讲话,勃列日涅夫并不感冒。但他着自己的判断标准,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哪个干部有多大的价值,怎么使用,这点都难不倒他。

  在后来的历史上,勃列日涅夫最后对柯西金动手,一方面是因为柯西金本身年龄比较大,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勃列日涅夫知道,主导苏联经济没有人比柯西金更加合适。换掉了柯西金得不偿失,所以勃列日涅夫先对付势力最大的谢列平和波德戈尔内,把苏斯洛夫束之高阁,最后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才着手换掉柯西金。

  现在对于新任的克格勃主席谢洛夫,勃列日涅夫也希望通过接触来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那就是这个克格勃主席能不能用,对自己会不会造成致命的威胁?还是会成为自己的助力,当然这种接触才刚刚开始。

  “我的朋友,你觉得尤拉如果面临在安全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之间的选择,他会选择哪一个?”下车之后的勃列日涅夫看着契尔年科问道。契尔年科和他已经认识了快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正好是谢列平去阿塞拜疆视察的时候,见到谢洛夫的时间。

  “谢洛夫是谢列平一手提拔的,应该会选择和谢列平站在一起吧!”契尔年科对于勃列日涅夫是毫无保留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谢列平、谢米恰斯内之间的关系差不多。

  勃列日涅夫莫名的笑笑,觉得自己的部下还需要多见识一下,直接推开了自己办公室的大门,声音从里面传来,“知道么,尤拉先是一个克格勃主席,必须和自己的安全体系干部站在一起,谢列平的势力看似无懈可击,但共青团和克格勃根本就衔接不上……”

  从回到书记处之后,担任中央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几乎马上就感觉到了两个人若有若无的威胁,一个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波德戈尔内,另外一个则是最年轻的中央书记谢列平。短时间内勃列日涅夫只是感到谢列平可能会成为一个威胁,但对谢列平还不会采取手段,他先要巩固自己的位置,击败这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和自己地位相同的波德戈尔内。

  勃列日涅夫很欣赏谢洛夫那种长期规划,在暗处一点一点的进行积累,最后一击致命的想法。欣赏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也是这种人。在没有把握之前,勃列日涅夫不会进行任何动作,而有了机会他也不会放过去。

  这种想法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信,然后确保自己每次面对的只有一个对手,而不是一群,在没有一个人是自己对手的前提下,把自己的竞争对手一个一个的收拾掉。唯一的坏处可能就是,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慢慢操作。

  在勃列日涅夫评估谢洛夫的同时,刚坐上克格勃主席没多久的谢洛夫也在进行同样的评估,只不过刚刚反过来。从去年开始他似乎和勃列日涅夫的接触越来越多,一直到这次勃列日涅夫来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参观,这个接触的次数有些太频繁了。如果到了现在他还看不出来什么,那简直不配掌控克格勃这个情报机关。

  “太快了,刚刚回到书记处就有这种嗅觉,还是在最高苏维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一切尽在掌握中,这句话不适合我,比较适合他!”谢洛夫颇感无力的自语道。

  从历史来看,勃列日涅夫这个人属于那种现实主义者,最讲究的就是实际而不是主义,而且还实际的过分。众所周知勃列日涅夫上台的时候苏联的情况是这样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这是苏联的三驾马车。除此之外就是理论家苏斯洛夫、按照年龄说不定是下任总书记的谢列平。

  这种态势其实仅仅维持了大概十年,而勃列日涅夫剪除几个威胁之后,也就是七十年代中期之后。苏联的三驾马车名义上还是他们三个,但实际上有几个部门的权利大大增大,成了勃列日涅夫自己控制的三驾马车,他们是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已经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中。

  克格勃、国防部、外交部这些级部门的领导人政治地位,已经上升到了和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主席平起平坐,阿富汗战争最力主出兵的是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反对者是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而最后的决议是出兵。

  怎么接触勃列日涅夫已经成了谢洛夫的一个问题,这位老大可不是赫鲁晓夫,跟他谈**是没用的,勃列日涅夫看的是多少收获,没有收获就什么都不要谈。

  “难道我要向安德罗波夫学习?躲在卢比杨卡装死?一定有办法的!”谢洛夫自认为事情远远比安德罗波夫面对的要好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