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苏联集团的任何国家都一样,古巴目前的物价处在一个极低的位置上,一块钱能买到的东西非常多,但是古巴自己不生产的东西多少钱都买不到,这个问题不单单存在于古巴,在苏联的所有盟国当中都广泛存在。但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比革命之前高了不少,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卡斯特罗是古巴现在的最高领导人,武装力量掌控在他弟弟的手里,切格瓦拉是古巴工业部的部长,也是我们打交道最多的领导人。   ?·?因为我们的援助项目大多数都要经过切格瓦拉的手,从对待我们苏联的态度上面来讲,切格瓦拉应该比卡斯特罗兄弟更加愿意和我们苏联展更紧密的关系!”卢卡妮一本正经的读着古巴克格勃收集回来的情报,这些情报将帮助谢洛夫分析,如何对面古巴现在的领导层。

  “切格瓦拉?这个人的风评怎么样?”谢洛夫歪着头问卢卡妮。

  “思想上有些激进,很有我们克格勃的风范。但从私德上面评价很好,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者色彩,身上的革命气息浓厚!”伊塞莫特妮从一边补充道。

  “我们应该见一见他,不过不用着急!”谢洛夫在这之前还要探查一些地方,联络切格瓦拉的事情交给苏联驻哈瓦那大使馆的人来做。他要先检验一些工程。目前在古巴的苏联专家和工人并不多,大概只有两三千人。远远不是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四万两千人驻军的庞大规模,苏联专家在指挥着古巴的工人进行一些工程的施工。

  谢洛夫要看的就是这些工程的进展情况,其实主要是看自己规划中的监狱体系进行到了哪里?在谢洛夫的规划当中。这些建筑不可能做作为关押苏联犯人的地方,因为仅仅这么一个用途的耗费就太高了,但又不能玩莱茵大营那种关押方法,所以必要的监舍还是要建立,这就需要挥这些建筑的其他用途。

  克格勃古巴联络站的负责人是斯摩棱斯基中校,在此之前他都不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竟然跨海来到古巴。而且是秘密而来。似乎目的不仅仅是来看看工程而已。

  “必须要考虑到伪装方面的功能,至少要让上空飞过的美国侦察机从表面上看不出来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有些大楼的建设只需要表面伪装的效果,至于未来要干什么用,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谢洛夫一只脚踩在石头上,看着下方的工人在紧锣密鼓的施工。

  “我们是要在大楼中藏着什么东西么?这样棚顶是不是要改造一下,防止敌人的轰炸?”斯摩棱斯基中校口中的敌人自然是美国人,除了美国也没有人能够有轰炸苏联大楼的本事。

  只不过斯摩棱斯基中校会错意了,谢洛夫不是要把棚顶加固而是恰恰相反,希望这些大楼的棚顶可以一旦出现危机就很快打开,从这点上来说这些大楼的目的仅仅是伪装。因为一部分改造的大楼,里面会安放苏联的核导弹,到时候把顶棚打开直接就可以对美国进行威胁,当然这种伪装工作现在还为时过早,等到他回国之后还会派来一些伪装专家来指导工作。

  不知道国内监狱中的一些律贼,知道自己即将和核导弹做邻居是什么感觉,反正谢洛夫是没什么感觉,万一没玩好让核导弹汽化了这些人渣说不定更好。

  “不用,等到快封顶的时候给国内电报,我会派人来告诉你怎么做!”谢洛夫看了一会就离开了这里,在随后的几天时间他亲自到了很多工地去观看,可能就算是现在施工队的古巴工人也很奇怪,不知道这些建筑到底用来做什么。因为这些大楼都远离市区,目前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作用。

  但是换一个拿着古巴地图的苏联参谋就能看出来,这些建筑的地点都是易守难攻而且不方便侦查的地点,属于军事上的重要位置。最后一天谢洛夫来到了古巴的东南部城市关塔那摩,就在这座美国海外监狱的旁边不远处,同样一个施工队正在紧张的施工,虽然仅仅处在挖地基的阶段,距离完工还差得远。

  工地距离关塔那摩监狱并不远,距离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如果核弹在工地爆炸,爆炸半径足够覆盖关塔那摩监狱,让这座美国最大的海外监狱消失。

  “还不错,这些人质的质量还可以!”谢洛夫搂着伊塞莫特妮站在一处高地上,俯视着整个关塔那摩监狱,甚至连里面的美国国旗都显而易见。随后两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里,就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谢洛夫准备回到哈瓦那,和古巴工业部部长切格瓦拉谈一谈。即便是一些对格瓦拉的**理想嗤之以鼻的人也对其自我牺牲精神表达了由衷的钦佩。他之所以被广大西方年轻人崇敬,原因就在于他为了全世界的革名事业而毅然放弃舒适的家境;当他在古巴大权在握时,他又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高官厚禄,重返革名战场,并战斗直至牺牲。特别是在六十年代晚期,在中东和西方的年轻人中,他成为一个公众偶想化的革名的象征和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词。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没准切格瓦拉死了更好,至少可以用他的死为目前的社会主义运动塑造出来一个良好的形象,见到这位革命者之后,谢洛夫不得不承认切格瓦拉真的很有气质,这种气质很容易赢得一些民众的好感。

  两个人的手重重握在了一起,谢洛夫带着尊敬的口气说道,“对于切格瓦拉同志事迹我曾经听说过,只是上次你来到莫斯科的时候,我有事不在,没有见到你一面真是十分遗憾。”

  “没想到苏联大使馆同志说的是真话,谢洛夫将军真的隐秘来到了古巴。”切格瓦拉脸上充满了讶异,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不通过正式的渠道来哈瓦那呢?”

第二百八十五章 价值

  “作为一个情报人员,适当的隐藏身份是必要的!”谢洛夫还不是怕被中情局盯上嘛。通常情况下面对一群卢瑟,他自然喜欢和通常的苏联人一样玩碾压。但中情局不是一般的对手,把自己的对手当成是傻逼最终自己就会变成傻逼。

  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看着这位国际革命的名人,谢洛夫是不是考虑一下先要个签名,毕竟这位哥们的性格虽然有问题,但在死了之后却成了一种叛逆精神的符号。事实证明这位先生死了比活着更加有用,虽说切格瓦拉活着的时候搞砸了很多事情,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原本历史上的切格瓦拉命运对苏联是有利的,当然指的是长远影响。

  至于这位仁兄搞砸了几个国家的游击队,在谢洛夫看来这完全可以补救。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搞砸几个游击队这种小事无伤大雅,反正死的又不是苏联人。相反切格瓦拉死了对苏联却有巨大的作用,这种反叛符号一般的人物,用好了可以打开对苏联最为重要的西欧知识分子阶层,至于其他的一些次要地区不重要,反正在南美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那些游击队员死了就死了。

  现在苏联因为没有出现过重兵收拾匈牙利的事情,民主这块招牌虽说没有闪闪发光,但还不至于让美国人抢走,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让欧洲共产党势力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换句话说目前欧洲的苏联带路党还相当猖獗,理论上还保存着把欧洲染红的希望。所以对于苏联的战略来讲,任何时候都是欧洲优先。

  谢洛夫不懂西班牙语,但在翻译的帮助之下仍然可以算是谈笑风生,至于双方是不是真的领会对方的意思,这些小节没有人关心。从切格瓦拉口中,谢洛夫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拉美民间的反美势力不能说弱小,甚至从声势来看还比较强大。这也符合他一直的判断和常识,像是大国的存在天然上就有一种对小国的压迫感。很容易就成为被民间攻击的靶子,这些小国的政府也乐见这种事情的发生。这样就能把自己的无能掩盖住,表明我们发展的不好都是美国压迫的原因。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就比如日本旁边的韩国、苏联旁边的波兰等等。只不过和欧亚大陆强国林立的情况不同,整个美洲除了人口稀少的加拿大之外。就没有出现一个有强国潜质的国家,所以这些不满也只能成为不满,毫无实现的可能。

  想到这谢洛夫心中也很不满,为什么苏联旁边是一水的帝国主义国家加上潜力无法估计的中国,美国旁边却是一水的烂泥。让苏联想扶持一个国家给美国添堵都做不到。扶持南美游击队的计划克格勃一直都很感兴趣,但从来没指望真的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