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将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宇航员的名字将会被全联盟的人们牢记!可能比我们的第一书记都有知名度!”谢洛夫没有多谈,既然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想聊天,那就随便聊一聊,他说的确实是真话加加林的名字比很多国家的领袖都更容易被记住。
“来说一些轻松的事情吧,尤里,知道么?国防部的元帅们联名表示愿意主动裁军六十万,并且愿意把四十万的作战部队改编成建设兵团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当中,据我所知你去了一趟国防部才出现了这种情况!”乌斯季诺夫笑呵呵的谈到。
但他看到的是谢洛夫十分不敢相信的目光,这让乌斯季诺夫很是惊讶,难道不是这个年轻人用军事管理总局的权利逼迫国防部进行调整的嘛?
“没有,这和我没有关系!”脸色呆滞的谢洛夫没想到国防部会做出这种反应,他当时只是提一提应该让红军的部队忙起来,没想到那群红军就是一切观念的国防部元帅竟然为了保持红军的规模来了一场壮士断腕,不用想也知道留下做建设兵团的部队才是真正的精锐。
站在红军的角度这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那些老元帅都看见了,谢洛夫说的很对,裁军只是奔着红军来的,克格勃的内卫军和边防军没有在裁军中受到一点波及。这种结果比谢洛夫说一百万句话都更加有用。有克格勃的例子在前,那些为了避免红军被削弱的国防部元帅自然在权衡之下做出了这种选择。
不过这对克格勃来讲并非全是坏事,至少军事管理总局和国防部之间的关系也许就没这么尖锐了,看来有时候一个注意确实比用命令强压更加有用。还有一点就是国防部对赫鲁晓夫的不满也许会少一点,毕竟这次的裁军是国防部主动申请的,如果到时候在用裁军作为不满的根源就说不过去了。
赫鲁晓夫又欠了我一个勋章!这就是谢洛夫的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是不止欠了一个。
“我们看看航天的总指挥和宇航员吧,第一书记对这件事非常关心!”勃列日涅夫对着乌斯季诺夫说道。这一方面是体现中央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同时也是表现自己重视科研的作风,两个人都和军工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四月十号晚上,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发射架上,东方一号火箭已经被树立,距离发射时间只剩下一天多一点的时间,苏联载人航天的专家们还在进行常规检测,保证这次的载人航天万无一失。今天的星空格外美丽,不知道此时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有多少人在忙碌。
设计东方一号的谢尔盖?科罗廖夫与克里姆?阿利耶维奇?克里莫夫、宇航员加加林、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还有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甚至还有不相干的谢洛夫等着最后的检测结果,直到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报告被交上来,所有人在松了一口气。而这种难熬的日子还有一天。
第二百六十五章 载人航天
“整个地球上的形势脉络都在我们的尤里脑子里,我们的尤里可以精准的把握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威胁,哪怕他只是刚刚出现了苗头!”在夸奖别人这个方面,勃列日涅夫本人是不会在任何之下的,就比如在乌斯季诺夫旁边夸奖谢洛夫。≥≥,这让一直以来以嘴强王者自居的谢洛夫都感受到了压力。
勃列日涅夫可以说是目前苏联领导层当中名声最好的干部,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可他在民间的名声也很好,比起脾气都不好的赫鲁晓夫和科兹洛夫两人,勃列日涅夫目前给任何人的印象都还算不错,哪怕是面对脾气暴躁的科兹洛夫,勃列日涅夫也一样笑脸相迎,让科兹洛夫没有一点脾气。
面对勃列日涅夫的夸奖谢洛夫是相当不自在的,如果不是知道历史上谢米恰斯内的遭遇,他甚至有这么一瞬间会觉得眼前的勃列日涅夫也不错,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没错,勃列日涅夫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但仅仅限于说话的时候倾听一下别人的意见,不代表你的意见会被采纳,直接就走也是不礼貌的,既然谢洛夫在这里,就做好一个安全干部应该有的样子,两位大佬问什么,便回答什么就行了。
“信息的重要性在于建立完全不对等的优势,地球上出现了任何事情,我们早知道一段时间和晚知道一段时间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所有方面都是如此。不仅仅局限于安全工作上!”谢洛夫面对勃列日涅夫的夸奖直接照单全收,目前他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就建立在这种信息不对等的上面,没人知道科兹洛夫会中风,但是谢洛夫知道,这也是优势。
“完全的信息优势是非常难建立起来的。对于我们和美国人来讲都是如此!”乌斯季诺夫不是很同意谢洛夫的看法,因为他从来不藐视美国人,这个军工干部出身的部长会议副主席比很多国防部的将领都更加强硬,但也知道尊重自己的对手。
“但建立起来这种信息优势对小国却非常简单,而且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一定的先发优势,在这种先发优势上只要自己不犯错误别人就非常难追上!”谢洛夫很从容的说道。“除非美国人能得到外星科技,不然的话只要苏联首先成功,美国人也休想扳回劣势……”
就那计算机网络来说,如果难啃的国家就是西欧、美国和有数的几个英联邦国家,如果苏联首先建立英特网,到时候还一定是谁孤立谁,没准美国的计算机网络才会变成局域网。
“外星科技?呵呵,看来在我们的安全干部眼中,美国其实并不可怕!”乌斯季诺夫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这种口吻似乎有些讥笑。
但没有关系,谢洛夫不在乎的缓缓开口道,“只要再来一场朝鲜战争,我们就能和美国完成平起平坐的均势,美国人是忍耐不住的,就看他们选择在什么地方动手了……”
“你认为什么时间会在哪里动手?”乌斯季诺夫十分想要笑,谢洛夫是一个情报主管没错,但朝鲜战争的结果还不够美国人长记性?难道谢洛夫还能指挥美**队踩坑么?
“越南吧?那边的发展速度最快。而且越南人本身也有南下的意思!”谢洛夫好似整暇道,“也许应该制造一些假情报表明苏联正在支持越南这一目标。这样时间也许会提早一点!”
看着两个人的谈话有些不愉快,勃列日涅夫马上起来打圆场,从感情上他自然是站在乌斯季诺夫那一边,但他同样不愿意和谢列平起冲突,更何况双方根本没有冲突的必要。
“未来十年是我们转而进攻的关键时刻,到时候我们国力会和美国进入到相对平衡的阶段。我已经定下了未来十年的颠覆计划。都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保险柜锁着!”
计划这个东西谁都不嫌多,相信就是乌斯季诺夫也没有把谢洛夫的话当回事。就让时间来证明好了,只要越南战争开始,乌斯季诺夫肯定会想到今天两人的谈话,至于他会不会感到羞愧。这就不是谢洛夫所能预料的了,最好是羞愧的自杀更好。
“尤里,乌斯季诺夫同志对克格勃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你们两个都是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好!”让谢洛夫没想到的是,过了一会离开的勃列日涅夫竟然又回来了,显然还没有放弃和谢洛夫谈谈的努力。
“勃列日涅夫同志,乌斯季诺夫同志可能对我们克格勃的工作不熟悉,这点我并不介意!我的论调是非常认真地,从十年左右的时间足够让苏联和美国取得相对平衡。”谢洛夫叼着烟头一点都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等到那一天到来,也许我们联盟的所有人都不会惊讶……”
就像马上发射的东方一号一样,赫鲁晓夫不断的砍经费才造成了今天苏联航天的成功,可以说赫鲁晓夫时代远远比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日子要难得多。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距离东方一号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在拜科努尔的勃列日涅夫、涅杰林、乌斯季诺夫、谢尔盖?科罗廖夫与克里姆?阿利耶维奇?克里莫都在紧张的等待着最后的时刻到来,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一种难言的压力细微又无孔不入的弥漫在空气当中。
这个时候就算是最乐观的人都能感受到气氛的压力,没人能确定到底会成功与否。对于谢尔盖?科罗廖夫与克里姆?阿利耶维奇?克里莫航天专家来说,这也检验成果的最后一关。
就算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赫鲁晓夫、米高扬和其他中央主席团成员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