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略水浒-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正在梁山上等着朱贵的好消息呢,就见朱贵派人来报,河北来人了,名叫乔道清,如今就在山下酒店。

    说实话,李景对乔道清很欣赏,听说田虎派了乔道清来,忙忙亲自下山来迎。

    乔道清此时正与那个带刀的汉子在酒店喝茶,店中也没有别人,忽听外面一阵喧闹,还没起身,就见一个人出现在了酒店门前,正是李景。

    乔道清当即下拜道:“乔道清拜见恩公!”

    李景来不及阻止,忙忙上前把他扶起来,一番寒暄之后,李景见乔道清旁边一个汉子正盯着自己,而乔道清也不避讳此人,开口问道:“先生,这位是?”

    乔道清将这人拉到李景面前,介绍道:“这位兄弟姓江名炜、字子帆。”
………………………………

第四十三章 乔道清献策

“原来是江壮士!”,李景见江炜向自己抱拳示意,也回了一礼,听乔道清接着介绍道:

    “江兄弟本是河北富户子弟,当初河北受灾,朝廷赈灾不力,是以田虎得以聚众为匪,傲啸山林。后来田虎觊觎江兄弟家中财产,在小可劝说之下将家产献给了田虎,才得以破财免灾,江兄弟也从一个良家子弟落草为寇,家眷与我一样,皆在田虎总寨。”

    李景先听乔道清直呼田虎姓名,心中自是暗喜,听了江炜被逼落草的经过,看着江炜的拳头握的紧紧地,心里已然明白乔道清的意思。李景寻遍脑海,也不记得有个叫江炜的好汉,但也没关系,看这江炜的体型,一看就不是易于之辈。而且又是乔道清介绍的,自然不是那种中看不中用之人。

    随后李景请乔道清上山叙话,途中,两人同乘一条小船,乔道清问及自己在昨日在酒店的听闻,待了解详情后,乔道清建议道:“李寨主若是有意,不妨把此桩买卖扩展至山东,乃至于北地。”

    李景沉吟片刻,还是决定和盘托出:“先生此言我也想过,京东东路倒也无妨,青州有桃花山、齐州有对影山、冠州有枯树山,我梁山地处两路之中,徐州沛县也有芒砀山。这些大都是小山寨,少则两三百人,多则七八百人,唯有一个芒砀山,有两三千人,但我却不惧他。这几处关隘自是无妨,那些小寨派人去商量一番即可定下了,只是再往北就有些难了。”

    乔道清见李景心中已经有了这般想法,心里暗自佩服,若是真让李景做成了此事,不止银钱收入这一项,名望亦会传遍天下。说实话,虽说田虎如今还有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但乔道清在田虎手下这许多年,已经看透了田虎,对他很是失望,若不是家眷还在田虎手里,乔道清都准备离开田虎了。

    但当李景出现在他的面前之后,乔道清又有了另外一个选择,他如今听到李景在梁山的所作所为,心知李景所图不小,便有了借李景之手从田虎那里脱身的想法,又加之感恩,这才是乔道清愿意为李景出谋划策,将江炜介绍给李景的原因。

    苦思良久,乔道清忽然想到了几个人,待李景把他请到大厅之后,乔道清这才说出口:“小可曾在蓟州饮马川见过三个好汉,分别唤作‘铁面孔目’裴宣、‘火眼狻猊’邓飞、‘玉幡竿’孟康,这‘玉幡竿’还是个造船好手,这三人都是义气汉子,饮马川离沧州柴大官人那里不远,想来李寨主应该用得到。”

    李景拍了拍额头,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三人,若是在加上柴进,河北东路也尽在掌握。经乔道清提醒,李景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了,如今史进朱武一伙人就在京兆府少华山落草,若是能把势力扩展到那里,梁山可就真的是可为北地之首了。

    当然了,这基本只是想想而已,两地之间毕竟隔了一个京畿之地,哪有这么容易连接。

    经过了和乔道清的详谈,李景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先整合梁山附近的山寨,扩充势力,逐步扩大梁山保护下的商路范围,便是不愿意投奔梁山的,也可分润利益,当然,这一切的首要前提就是实力,若是梁山实力不够,一切谋划都是枉然。

    而李景已经感觉到,目前梁山的人还是太少了,便是加上老弱妇孺也就刚过两千,而芒砀山如今单是喽啰就有两三千了,招人,立马招人!李景现在心中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只是汴京之行已经迫在眉睫,李景可不想高俅再策划一次对梁山的攻击。

    乔道清此行是来送千金交换卞祥回去的,是以没有在梁山多待,向李景献策后不久乔道清就见到了红光满面的卞祥,看的出,卞祥在梁山过的极好。

    确实,如果不是田虎派人来接,卞祥真的有些不想走了,他在这里享受的是头领般的待遇,有什么事都不用做,若是林冲和鲁智深有空,还会在一起切磋武艺,倒是打出了一番交情,这次离开,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卞祥还有些不舍。

    林冲和鲁智深对这个爽直的汉子也有些不舍,但他们了解卞祥的为人,也没有多做挽留。当晚因伤别离,三人喝的酩酊大醉。

    第二日,乔道清与卞祥便离开了梁山,乔道清临走之前,与李景约定,若是河北有急事,便遣江炜来报信,自是不提。

    ……

    正在李景想办法给梁山招兵买马的时候,汴京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左谏议大夫刘安世上书,弹劾蔡京,历数蔡京大兴花石纲之役、为私利铸十大钱等等七条罪名,而蔡京的老仇人张克公见状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也是带了几个铮臣上书附议。

    张克公不是别人,正是张叔夜的从弟,在大观三年曾弹劾蔡京,致使蔡京下台,由此与蔡京结上了仇,但不久之后赵佶舍不得蔡京,又重新启用蔡京,而为了制衡蔡京,张克公便一直被赵佶留在朝堂上。蔡京复位之后,深恨张克公,但屡次弹劾无果,心中猜到赵佶的用意,也就没有接着对张克公下手。

    但蔡京心里气不过,反而把目光瞄向了张叔夜,对于张叔夜,赵佶当然没心思维护,由此造就了张叔夜的官场起伏。

    要说这种朝廷的弹劾本来和李景没什么关系,但蔡京的一条罪名便是选拔官员不力,致使草寇丛生,也不知刘安世是从何处听说的,把梁山泊作为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呈现在了朝廷官员面前。

    虽说现在赵佶用蔡京用的正舒心呢,还不想换相。对于花石纲的事情,本来就与赵佶有关系,可以说花石纲的由头便是赵佶,而蔡京只是执行者而已。但地方上出了事,赵佶可就放在心上了,遂将此事问与高俅。

    高俅此时和蔡京还在蜜月期,自不会落井下石,反而上书为蔡京辩解,称“梁山匪寇,业已为济州兵马剿灭大半,只有部分余匪藏匿于水泊之中,不值一提。至于其他地界,更是太平盛世……”

    一番歌功颂德的马屁把赵佶拍的不亦乐乎,也不去考究高俅所言的真假,将刘安世、张克公的奏折压下不提。

    而本来因为剿匪失败,担心受到斥责的济州知州孙成,却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嘉奖。他是个聪明人,当即补上了一封剿匪功劳簿,周昂、黄安全都位列在册,朝廷俱是嘉奖。
………………………………

第四十四章 枯树山鲍旭

乔道清离开后也就三四天,曹琦派了福伯亲自来到梁山,请立即务必在五月生辰之前来到东京,李景是五月二号生人,按曹琦的意思,是要李景在汴京把他的二十岁加冠之礼给办了。见曹琦坚持,李景不愿拒绝,在李景心中,曹琦自然是不会害自己的,更何况李景还有事想向曹琦请教。

    在听闻李景有意扩充山寨人数之后,阮小七又活络起来了,不过两三天,竟然又给李景拉来一千三百多人,全是梁山泊附近渔村的百姓,其中可以当兵的青壮也就五百左右,但此时梁山资源并不匮乏,李景自然来者不拒。

    毕竟梁山最巅峰的时候可是有着十来万兵马的,这或许有些水分,但若是算上水泊周边的土地,只要能买到足够的粮食,倒也不无可能。

    这一日是正是四月初,李景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来来实施自己的“梁山商旅保护计划”,自当日吴高经过之后,又有几家商队经过梁山,李景同样让朱贵只收了一半的费用,又在一些地段设了补给点,提供饮食和清水,免了商队进城受剥削之苦。

    没几日,李景又听到有商队因为梁山酬金昂贵,而护送路途太近不愿从梁山走,只可惜梁山没有做行脚商人出身的,李景不知道具体收益,不过既然有人愿意交纳一成货物的本钱,那就说明梁山收的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