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澳洲-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乾隆帝的后宫里,就有不少妃嫔以买到兰芳国的东西为容。

    但直到今天,乾隆帝才知道。这兰芳国,只是大明控制的一个傀·儡小国。那生产的东西,都是大明自个儿产的。因为怕引起大清的怀疑,才借用兰芳国的名头。

    每年从大清赚走的银子,最终都流向大明的口袋。

    这相当于拿自己的银子,扶持自己的敌人。

    对于这种结果,乾隆帝无论如何接受不了。所以恼怒的他,下达严令。禁止兰芳国的商船停靠广州,禁止兰芳国的商人在大清做买卖。所有走私进来的兰芳商货,也都做销·毁处理。

    甚至百姓家里已买到的兰芳商货,也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销毁。否则就以资敌罪、谋·逆罪论处。知道内情的官员们,虽心疼那些值钱东西,但和性命相比,又什么都不是了。

    再加上乾隆帝还在气头上,也没人敢出面谏言。便只能不情不愿的执行禁令。

    于是大明在清国的商货,受到突如其来的重挫!

    那些大明人假扮的兰芳商人,要不被抓,要不被赶。货物,也全被没收。整个清国,都在大力排斥明货。

    当这些消息传回大明时。南洋,二十余艘战舰排成一条直线。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他们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将大明海军不畏艰难、共克险阻的军容军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擒·龙大计的顺利进行,南峰他们,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考虑到了所有细节和意外,才派出南洋舰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越南。

    在这之前,南峰也跟阮福映打了招呼。得知大明要亲自出手,教训政·敌,阮福映别提多高兴了。他还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呢!

    所以在行动上,极为配合。就在五月中旬,大规模陈兵富仁、裘江一线,大致的位置是多乐高原的北部。

    这引得越南的西山朝紧张不已,立即调兵遣将,陈兵边境。整个局势,一触即发。

    就是在这视线转移,内部虚空的当口,大明的南洋舰队,终是抵达了越南顺化。

    。。。

    《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越南(六)………忧

    1405年~1426年,明朝占·领了越南。将顺、化二州改为顺化府,隶属交趾布政使司。这也是顺化之名的由来。

    它位于越南的中部,北距升龙城(河内)654千米,南距嘉定城1071千米。西靠长山山脉,东临中·国南海。从旧阮到现在的西山朝,顺化都是都城。不过名字,已被改成富安,赋予富贵安康之意。蜿蜒清澈的香江穿城而过,将城区一分为二。只是主城区,设在江北。

    很多时候,现实都与人的预期相反。比如富安这个名字,就从没给这座城带来富贵安康。

    此时江北的皇城中,西山朝新任国主阮光瓒,即阮文慧之子,正愁眉苦脸的坐在龙椅上。

    在两年前,兼并归仁朝廷的领地,将阮文宝降为国公时,他还是踌躇满志的。因为他做到了他父亲没做到的事情,成为越南,唯一的王。

    后来反攻逐渐势大的阮逆,他也没怎么担心。毕竟阮逆的地盘小,人口少。军队规模,也远远赶不上朝廷。所以优势,显而易见的属于他这一方。

    但现在,他却没那么乐观了。

    因为大仗小仗打了三年多,阮逆不但没被消灭,还北上占领了不少地盘。致使朝廷的军队,一路北退,最终凭借归仁地区的地形优势,才挡住了阮逆的进攻步伐。

    这样的僵持之势,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所以阮光瓒心底,也越发急躁了起来。

    也不知是不是时运不济!

    这个时候,西山朝内部,又发生令人痛心的内乱。先有裴得宣、吴文楚等朝廷重臣,被武将武文勇扔进香江活活溺·死。后有少傅陈光耀和武文勇不和,带兵北返,在京都临阵以对。

    最后还是阮光瓒出面调和,才化解了二人的冲突,但不和的种子,却是落地生根了。且裴得宣是阮光瓒的舅舅,在阮文慧病死,阮光瓒年岁尚少的情况下,独揽朝政大权。而武文勇和陈光耀则同为‘西山七虎将’之一,一南一北,守护越南的安宁与稳定,算得上封疆大吏。

    所以当裴得宣削武文勇的兵权不成,反被杀死时,阮光瓒只能亲眼看着,垂泪而泣。甚至为了西山朝的团结,他还亲自出面调解,化解冲突。

    但此事过去不久,陈光耀又被削去兵权!这是由武文勇主导的!他掌控了朝政,左右政局。憋屈的阮光瓒,依然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封疆大吏除其一。

    就在这内部不稳的时候,南边的阮逆,又大规模派兵北上。多乐高原大部被阮逆占领,因此居高临下,在军事上,占有极大的优势。

    由于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所以在形势极端严峻的情况下,陈光耀的兵权,又得以恢复。但战事的主导权,却掌控在武文勇手里。如今二人,已奔扑南境,严守阮逆的十万雄兵。

    即使两位封疆大吏都去了,阮光瓒心里,仍是七上八下的,难以心安。虽然他阅历不多,年岁也不大,但生在帝王家,懂事得也比普通人早。那南边的阮逆,获得域外大国……大明的支持,火枪犀利,兵良将广。在朝廷发生内乱后,对阮逆的优势,已逐渐转成了劣势。

    都说人在倒霉的时候,喝水都会塞牙缝!

    这话果真不错!

    当阮光瓒为此忧心时,一个太·监莽莽撞撞的冲进殿内,疾呼道:“皇…皇…皇上,中书令陈…陈大人求见!”。

    话一说完,一个身着朝服的中年人就闯了进来。太·监顿时面显惊怒。因为皇上还没恩允,陈文纪就自己进来了,这算得上冒犯天颜,损害天威。

    不过陈文纪却没理他,叩拜在地道:“皇上,阮逆带着重兵,从海上进犯富安了!”。声音急切,面色仓皇,显然也是惶恐至极。

    当初阮文惠死时,让他和陈光耀、裴得宣一起辅助新主……阮光瓒。后来裴得宣大权独揽,将他贬斥到外地,并欲收回陈光耀的兵权。

    这才致使他和陈光耀联合,将裴得宣弄死。

    所以阮光瓒即使很不待见他,但朝政之事,也只能依靠他。尤其是听到重兵进击富安后,他整个人都蹭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又惊又怒的质问道:“你…你…你说什么?”,双眼浑圆,身子都在颤抖,显然难以置信。

    毕竟阮逆的重兵都守在边境,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海上呢?

    难道说?这是阮逆的调虎离山之计?

    但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因为阮逆那样的调拨重兵,不可能事先不透漏一点风声。只是安插在那边的探子,却没传回半点消息。

    这件事,也实在太过蹊跷了!

    想到这,阮光瓒看陈文纪的眼神也变了。因为上次裴得宣躲在皇宫内,却被陈文纪、武文宣等人强逼了出来。这形同谋·逆之举,给他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

    因此越往下想,他就越发怀疑陈文纪的用心。

    眼见阮光瓒越发微妙的眼神,陈文纪立即明白了过来,急忙解释道:“皇上啊!海上确实来了重兵!那船都是钢铁巨船,有二十多艘呢。若不是岛上的渔民,发现了他们。我们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阮光瓒闻言,神色并没有先前那么紧张。沉声道:“那巨船现在到了富安么?”。当一个人怀疑另一个人时,不管什么话,都会在那人心底大打折扣。像现在的阮光瓒,因为怀疑陈文纪的用心,所以并不相信他所说的话。

    可应景的是,一声震天炮响突然从东北方传来。像是晴天霹雳似的,炸得阮光瓒晕乎乎的。

    且这炮声就像骤然急至的暴风雨,一下起来,就连绵成线,猛烈非常。天地间,便只剩响个不停的炮声了。

    感受到地面的震动,阮光瓒也不敢多待。便在宫人的保护下,来到殿前的空地上。他现在已没心思怀疑陈文纪了!因为敌人都打到了家门口,没那么时间让他怀疑。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同心协力,击退来犯之敌。

    只是听着如此猛烈的炮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浓重的担忧。但他们忧心的不仅是朝廷的存亡,还有自己的死·活。

    (感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秦汉唐明、虫君、秦时汉殇的推荐票。)
………………………………

第三百四十七章 越南(七)……登陆战

    顺化海岸边,二十多艘钢铁巨舰一字儿排开。对着海岸,露出黑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