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教父-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戈尔巴乔夫的心腹和在金融方面颇有研究的官员,谢廖沙对于这些事情还是略知一二的。其实摆在戈尔巴乔夫计划表上的不只是住宅公用事业银行,还有一家叫做工农银行的国有银行也已经列上了金融体系改革的日程表。也就是说,在未来。苏联的银行体制将有现有的中央银行、外贸银行、建设银行、储蓄银行四家扩容成六家,工农银行和住宅公用事业银行将会加入进来。戈尔巴乔夫此举是为了推动国家的住房和城市建设以及改善工业和农业生产逐年下滑的局面。也就意味着未来,住房和城市建设以及工业和农业企业将会的到更多的来自国家资金上的扶持。作为国家领导人中的第二把手,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第二把手利加乔夫承担了这一次金融制度改革的工作。

    利加乔夫以前担任过党内的组织部部长,他在党内很有威望。不过谢廖沙现在间接掌握着苏联的钱袋子,而利加乔夫对于外贸方面的业务也不是非常的熟悉,所以利加乔夫并没有过多的干涉谢廖沙的事情,反倒是耶利钦那边,由于工人新城需要中央投入庞大的资金预算,让利加乔夫有些不满。

    利加乔夫的想法很单纯,为什么当初工人新城在谢廖沙手里的时候,没有靠国家拨一分钱就把工人新城盖了三期,而你耶利钦刚接手就向国家要这么多的钱。所以耶利钦那边的资金一直得不到满足。

    谢廖沙其实心里清楚,这几年来由于国内的供应不足,所以老百姓们对于黑市的依赖更大了。可是由于苏联的国家性质又决定了工人们不论如何都会拿到工资。这就在事实上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危害,因为供应在减少,而老百姓手里的钱因为花不出去而变的越来越多。通货膨胀带来的危害就是让老百姓对于住宅公用事业银行所发行的那些债券的利息有些看不上了。老百姓倒是宁愿去把钱换成一些经久耐用不会过时的商品囤积起来,或者换成外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财富。这又在无形之中加剧了供应地需求,更加恶化了供应地不足。有关系的人可以拿到紧俏的商品,而没有关系的人只能去黑市上购买高价商品。老百姓之中对于这种现象也是深恶痛绝。这让谢廖沙突然想起了一个很小的时候听到过的词汇,叫做投机倒把。

    在苏联这种短缺经济的影响下,投机倒把有害的一面被放大,逐渐的显示出了对于苏联经济更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对谢廖沙手上给苏联输血的易货贸易都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以嘉能可公司的主营三大业务之一的电解铝为例,那些因为通货膨胀而无法在国营商店买到满意的生活必需品的工人们为了有足够的钱去黑市上购买商品,开始各显神通起来。有的人会从工作单位偷窃生产出来的铝锭卖给外面的走私商人,有的则干脆在上班时间跑到外面去做一些兼职工作补贴家用。更有甚者,一些有门路的人依靠着电解铝厂的大树,也干起了投机倒把的行当。于是工厂里的铝锭产量开始下降(因为工人们不好好工作),生产成本开始上升(因为有大量的铝锭会丢失)。而到了谢廖沙这里,带来的危害就是由于商品不足带来的贸易萎缩,和成本上升造成的利润下降。

    明白了这一番道理之后,谢廖沙现在算是看透了。除非恢复到安德罗波夫书记刚上台的时候那样,让警察上街去抓翘班的工人,否则的话,苏联的经济还真是无法改变下滑的趋势。不过戈尔巴乔夫所做的事情恰恰相反,他要给人民自由,是断然不会让警察这么做的。

    坏消息其实不只是这一个,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铝锭、石油还有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都在下滑,幸好的是粮食价格也在下滑。虽然嘉能可公司的盈利模式毫无影响,但是苏联的出口收入却是不容乐观。

    外经贸部的业务不好做,不过谢廖沙让汽车成为了新的出口亮点。所以暂时来说,谢廖沙这边的业务数据还不至于过于的难看。可是耶利钦那边没有钱就无法开工,当初谢廖沙对耶利钦有过承诺,因此耶利钦就厚着脸皮来找谢廖沙为他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老兄,我们外贸银行的钱都是出口企业的利润,一个季度就要结算一次。我把钱挪用给你,你的工人新城光是资金回笼得好几年的时间,你让我怎么帮你!”谢廖沙无助的说道。

    “老弟,你可要替我想想办法!那个,GRD利加乔夫油盐不进,一个劲的让我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现在住宅公用事业银行的债券根本就没什么人感兴趣,老弟你可是这方面的专家,要是你不出手,哥哥我来莫斯科的第一个项目就要黄了!”耶利钦焦急地说道。

    “鲍里斯大哥,你先别着急!办法也不是没有,只不过这些钱想从国内融资怕是不可能了!如果我们从国外的金融机构借钱的话,没准还有一些希望!”谢廖沙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头疼如何让外贸银行账面上的资金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起来,可是现在看来,被利加乔夫折磨的快发疯的耶利钦貌似是最好的人选。
………………………………

第十一章 武器摊贩

    瓦连京靠着自己过去工作上的关系很快就搞到了飞往喀布尔的机票。至于如何搞到自己想要的针式导弹,瓦连京并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他打算等到了阿富汗再去考虑这些问题。

    瓦连京还在克格勃的时候,可以接触很多国内的老白姓接触不到的情报。他知道目前在阿富汗,苏联红军的斗志已经消耗殆尽,早在几年前,最早参战的土库曼斯坦部队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私自逃脱的情况,于是国防部不得不从俄罗斯共和国和乌克兰共和国抽调政治上靠得住的部队前去参战。

    由于战事不利,前线的士兵们逐渐开始不安分了起来,军队纪律开始涣散,斗志开始丧失。更有甚者一些苏联红军的士兵叛逃到巴基斯坦甚至是圣战者马苏德的武装,掉转枪头攻击同胞。

    瓦连京乘坐的飞机需要在阿拉木图中途转机,当他降落在喀布尔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上午了。瓦连京知道在喀布尔自己搞不到所需要的东西,一是因为这里对于部队的管理比较严格,另一个方面则是这里有专门的火力强大的大型防空系统,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飞机不敢到这里来撒野。

    瓦连京的目的地是位于靠进巴基斯坦边境的坎大哈地区,那里时不时的有巴基斯坦或者是美国的飞机在边境上巡逻,偶尔也会有武装直升机或者A…10攻击机之类的武器对当地的圣战者武装提供空中支援。因此在附近驻扎的苏联红军部队手中,大量的装备了可以对付这些飞机的单兵防空导弹。瓦连京虽然和当地的部队没有什么可靠的关系,但是他坚信在前线的士兵们不会对绿油油的美元不感兴趣。

    在阿富汗地区最危险的一段路程就是从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到喀布尔的运输补给线,从阿富汗战争爆发开始,苏联红军就试图打通这条运输大动脉,但是直到现在苏军的大部分补给依旧要靠飞机来维持。原因就在于这条交通运输大动脉要经过著名的潘杰希尔谷地,圣战者的领袖马苏德的部队就盘踞在此。而从喀布尔到坎大哈的公路安全情况则要好得多,那便都是开阔的平原,苏联的装甲部队可以很轻易的在附近布防和警戒。

    瓦连京在喀布尔停留了几天之后,买下了一辆二手汽车,花大价钱雇佣了一位会说俄语的当地向导。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瓦连京还换上了本地人的长袍。

    瓦连京让向导帮助采购了一切路上需要的东西之后,就立刻沿着公务往西南方向出发了。

    瓦连京将身上的钱都放在了驾驶座位的椅子里。一路上他都不太敢睡踏实,累了就在车里歇一会儿,一只手总是摸着后腰上的托卡列夫。从喀布尔到坎大哈的道路上并不好走,时不时的可以看见被火箭弹掀翻的军车和坦克,不过好在瓦连京比较幸运,在路上大部分时间他都老老实实的跟在别的汽车的后面,因此倒是没有遇到地雷之类的武器。

    瓦连京找到这名向导,叫做卡西姆,俄语说的不错,为人也很老实。瓦连京觉得这个小子是个不错的好帮手,他一想到以后没准武器的生意会成为一条稳定的财路,就打起了招揽这个向导的想法。

    这一路上一共花费了将近四天的时间,由于路况实在是太差。瓦连京的这辆二手车到了坎大哈就被送去了修车厂,瓦连京在苏军驻地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