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月三十日,东平城正做最后的准备,明日便要大军出发。邓沧澜正在检点兵员,中军许靖持突然面色大变,紧急来见邓沧澜。
许靖持带来的,是一条让邓沧澜和胡继棠都大吃一惊的消息。在三天前,天水军突然出现在东平城上游大约三百里的王除城。王除城虽然不入十二名城,也是大江上船运的一个重要港口,人口也有两三万,城中并没有正规军,只有三百卫戍军。因此五月二十七日,当符敦城的两万大军突然抵达王除城,立刻封锁四门时,卫戍一下就被解除了武装,毫无还手之力。
大江自西流向东,他们是顺流而下,十五六天便可抵达东平城了。他们这一次更是全速前进,只花了七天时间就到了王除城。而天水省的部队军纪亦极为严明,这次突然袭击更是如风如火,邓沧澜还不知道,这支天水军的首将即是乔员朗的中军丰天宝。丰天宝对消息的封杀极为得力,夺下了王除城的消息直到三天后才抵达东平城。得到这个消息,邓沧澜马上通知了胡继棠,胡继棠听得这消息,亦是大惊失色。
乔员朗曾经随胡继棠征倭,正是在此役中崭露头角的。当时乔员朗尚是个下级军官,但在征倭一役中,表现极佳,特别是行军之速,更是有如惊雷掣电。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支天水军来得如此之快,竟然抢在了他们之前,邓沧澜和胡继棠已失去了先手。胡继棠看着这份报告,久久不语。
邓沧澜心里,亦是如同波涛汹涌。他道:“胡将军,你意下如何?”
胡继棠沉吟了一下,低声道:“邓帅,我担心的,还不是这支天水军啊。”
邓沧澜点了点头,“五羊城肯定不会任由天水军孤军深入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已经离东平城不远了。”
胡继棠半晌没有说话。邓沧澜的担心,他也已想到了。让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一次南军的攻势来得如此迅猛,己方还在想着南征,但他们竟然已经先行北上。好一阵,他才道:“一切请邓帅定夺。”
邓沧澜道:“南军想的,只怕是要釜底抽薪。”
他说得平静,但胡继棠却是一抖,惊道:“直扑雾云!”
第11章强中之强
在前线以偏师牵制住敌人大军,而主力直扑敌军主营,这在战例中已不是第一次。邓沧澜还记得当年自己尚在帝国为将时,有过一次征倭之议。当时征倭的主将,是句罗名将李尧天。
李尧天率战船直抵倭岛,倭人源氏幕府召集倾国二十八藩之兵抵挡。如果正面交锋,李尧天虽有“水战天才”之号,一般不能轻易获胜,因此他自驻营海上,牵制住倭人主力,派遣副将绕道直扑倭人都城平原京。此计大胆之极,但一旦成功,倭人群龙无首,必将束手就擒。只是天时不利,李尧天遇到千年一遇的狂风,战船大半倾覆,结果这条胆大包天的妙计也落空了。后来帝国覆灭时,帝国军的主力其实并不亚于共和军,而且两军主力交战,帝国军已占据绝对优势,正是邓沧澜和毕炜的水火两军团前线反水,绕过帝国军马,千里奔袭,直抵雾云城下,帝国措手不及,这才得以投降。这一成一败两计,如出一辙,胡继棠在水火两军团反水一事中亦是主脑人物,后来他领兵征倭,对李尧天功亏一篑的战例亦曾详加参详,取长补短,最终才得以成功。当听得邓沧澜说到“釜底抽薪”四字时,他便已想到了这一点。
邓沧澜点了点头道:“现在我军虽众,但分驻东平东阳两城。两军犄角相倚,本来可以固若金汤,但天水军已夺下王除城,我担心的是五羊军会从海上而来。我军被他们定死在此处,他们若从海上直扑雾云城,只怕中央军区措手不及,那就大势去矣。”
胡继棠道:“中央军区挡不住他们吗?”
邓沧澜叹道:“他们怎么会去攻雄关城?直接攻雾云城的话,各部鞭长莫及,再无回天之力。”
胡继棠本来就是中央军区的长官。中央军区拱卫雾云城,平时驻守在雾云城外围的雄关城,本来也有七万之众,但这一次因为是胡继棠做南征军陆军主将,相应的抽调到东平城的援军也是中央军区的部队最多,达到三万之众。雄关城是三池省首府,亦是十二名城之一,可是五羊城一旦真个千里奔袭,因为雾云城和运河出海,五羊城的战船可以直接开到雾云城下,不会去攻雄关城,到时雾云城的卫戍军队怎么可能挡得住他们?而水军北战队更是因为补充东平水军的损失,战舰大多调到了东平城来,北战队几乎已成了个空壳,虽然正在加紧建造战船,但远水救不了近火,近期是不可能发挥多大效用的。胡继棠的脸白了白,喃喃道:“也许,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唯一的路,就是将东平水军出海,在外海挡住五羊军的去路。东平虽是大城,但东平和东阳向来是一个整体,名字叫东平军,其实不管水军还是陆军,都有三分之一驻扎在东阳城。如果东平水军出海阻击,失去了水军协助,东平东阳两城的犄角相倚之势也被打破。要么把全部军队都调到东阳城来,可是如此一来,东平水军在海上就算能够挡住五羊水军北上之势,东平城也势必要成为一座孤城。天水军封锁住大江,而南军的陆军后防是闽榕和广阳两省,补给畅通无阻,到时万里云的昌都军因为没有水军接应,无法跨江攻击符敦城,若再转道增援东平城,这般疲于奔命,就算到时东平城未破,万里云一军也战力大损,难起什么用处。胡继棠深通兵法,一时间却也想不出万全之策。邓沧澜亦有些茫然,低声道:“胡将军,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生死关头。”
说到底,北军诸将,包括邓沧澜和胡继棠,都有个根深蒂固的念头,就是南军尚在劣势,尚不可能全力扑上。但天水省能有这等胆大包天的举动,证明了南军已经全力扑出了。胡继棠顿了顿,道:“立刻召开紧急军机会。”
现在东平城驻军有六万,东阳则有三万余。这次军机会十万火急,军中都尉以上的军官全都受到急命赶来。经过整肃,诸军中还有下将军三人,都尉十二人。傅雁书虽然只是校尉,但因为他是邓沧澜爱将,而且本来身负南征水军主将之责,因此也破例参加了。当诸将听邓沧澜说天水军秘密出兵,三天前已拿下了王除城,离东平只有三百里时,全都大惊失色。
虽然承平已久,参加过实战的将领并不是很多,但与会的是都尉以上的中高级将领,每个人都深通兵法。当邓沧澜要诸将各抒己见时,虽然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话要说,却谁也没率先发言。半晌,才有人道:“邓帅,南军真有奇袭雾云城之计吗?”
说话的,是中央军区来的下将军戴诚孝。此人已年过六旬,是共和国灭亡帝国,进入雾云城后分封的三元帅、五上将、十七下将军之一,也算是个宿将。但他军衔虽高,却很不为人所重,私底下甚至有人说,现在共和国的二十几个下将军里,戴诚孝纯粹是靠活得长才爬上这个位置的,以往军功其实也是靠另一个下将军耿恭之助才得到。耿恭亦是宿将,和戴诚孝交情极厚,但这一次留守雄关城,并不曾前来。戴诚孝年纪比胡继棠还大,在胡继掌麾下也最久,资格最老,因此才第一个开口。他虽然问的是邓沧澜,但邓沧澜看了看胡继棠,胡继棠心知是要自己回答,便道:“眼下虽无确切情报,但南军既然有此之举,这种可能很大,不能不防。”
戴诚孝想了想道:“南军兵锋虽锐,只怕亦是色厉而内荏。依末将想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派一员得力将领,先攻王除城。我军兵力正盛,水陆齐下,王除城指日可破。”
要破王除城并不难,但最怕的就是兵力一散,神出鬼没的五羊军突然攻过来。到时东平城陷入拉锯战,无力分身,而五羊水军却长驱直入,冲向雾云城,那时候几乎就是帝国覆灭一战的翻版了。听戴诚孝这般说,几个曾经参与过当年战事的老将便有点不以为然,另一个下将军翟式秋道:“戴将军,南军此举,只怕并不是为夺取王除一城而已。若我军分兵,有兵来犯东平城,到时如何?”
东平城一旦分出了一支兵马,若五羊城杀过来,展开围城战,到时那支攻王除城的兵马就孤悬于外,难以救援了。戴诚孝一下语塞,便道:“依翟将军之见,该当如何?”
翟式秋道:“全军出动。水军出海南下,挡住南军去路,而全军猛攻王除,务必将其全灭。”
戴诚孝急道:“翟将军难道不要东平城了?他们还在暗处,接下来不知会有什么举动。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