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逸也不是过于客气之人,同样摆出恒山剑式,“成师弟,请!”
唰唰···叮叮叮···
比剑一开始,成不忧没两招,就从华山基础剑法转为他最擅长的狂风快剑,霎时间一剑化百,身随意动,疾速绕着定逸团团游走,连环出剑。
如此一来,定逸只用恒山基础剑法自然有所不足,便也转用恒山的上乘剑法——万花剑法。而且,万花剑法以圆转为形,绵密见长,暗含阴柔之力,虽然凌厉不足,但却最是善于防守。此时定逸一经用出,便即招招成圆,剑光徐徐扩散,如重重叠叠的莲花绽放,将成不忧的连绵不断的犀利剑光牢牢挡在剑圈之外,随即更偶有剑招出其不意的反击。
狂风快剑虽然迅疾凌厉,但也颇耗内力,属于速战速决一类的武功,最不怕硬碰硬的对攻,反而能够借助对手攻击的力道更快的变招出剑,但遇上类似万花剑法这般绵密严谨的阴柔武功,就有些隐隐受制的感觉。好在凭着迅疾的速度,成不忧也不虞被定逸乘隙反击,只是每每触击定逸的长剑,就如陷泥淖,无处着力,却会有一股如针扎般的尖锐劲气顺着长剑反袭回来。成不忧知道,这是恒山秘传的“绵里藏针”诀,不触无碍,触之反击,而且力道随触犯的力量越大便越强。好在成不忧玄门内功根基扎实,狂风诀已颇有火候,全力御使真气,也能抵挡无遗,不致受伤,只是内力消耗更快,不由颇为苦恼。
毕竟是第一场比斗,各派高手都很是关注,细细揣摩二人的剑法路数,与各自印象中的华山、恒山剑法相比对,试图窥得二派剑法的些许精髓。
数十招过后,定逸、成不忧二人尽皆额头见汗,显然功力消耗不轻。一个仍旧迅疾进击,一个亦防守反击,局势看似与开始时并无不同,但场外眼力高明如左冷禅、岳不群、莫大、封不平、定闲几人者,都已暗暗感觉到定逸将败。只是大多不甚看重两个年幼师弟妹之间的比试,不动声色罢了!而定闲看着定逸越来越勉强的咬牙坚持,不禁微微摇头,外人只知定逸气力无以为继,即将败退的表象,但她身为定逸朝夕相处的师姐,却是很清楚,定逸之所以会败,并不是因为剑法或功力不如成不忧,而是因为恒山秘传的“绵里藏针”诀!
恒山虽属佛门,但女尼们气力本就不如威猛男子,便不适合修习佛门主流的阳刚雄浑武功,所以恒山武功更偏近道家流派的阴柔风格,剑法亦是防守反击,守则绵密不绝,圆润严谨;攻则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如此,于实战威力而论,恒山剑法不免凌厉不足,难以有效制敌,因而绵里藏针诀便即应运而生,以弥补不足。
此诀顾名思义,就似棉团里藏着钢针,轻轻碰触则如触软绵,丝毫无碍,而一旦用力触击,则必绵尽而针现,自然受到针扎般的反击,用力越猛便受伤越重。若就运劲使力而言,此诀便已是对阴柔劲力的一种高深的御使之法。不仅仅如此,这绵里藏针诀更精妙的是,心法立意于佛家因果报应、业缘自作、善恶由心的修行至理,若有佛法精深,澄静空灵者运使此诀,阴柔劲气便如臂使指,自然而然意于气合,不仅功力消耗极低,而且威力与常人运使时绝不可同日而语。
恒山三定,若论剑法天赋,必属年龄最幼的小师妹定逸最高,剑法进境最快,但要论佛法修为,却又是脾性刚直火爆,嫉恶如仇的定逸最差。而似定逸这种比较极端的心境,本就与绵里藏针诀的心法意境相差甚远,若非其内心柔善高洁,慈悲萦绕,恐怕连绵里藏针诀的入门都难。就算如此,每当定逸勉强催动绵里藏针诀之时,不仅威力差强人意,而且真气、精神都消耗极快!
果不其然,待二人交手过百招之后,定逸出剑越发力不从心,随后便被成不忧窥得一个间隙,一下挑飞了定逸手中的长剑。
“师姐承让了···”诚恳的抱拳一礼,成不忧胜得艰辛,自然不为己甚。
虽然输得很是不甘,但定逸到底性子直爽,只是臭着脸扭过头,“成师弟剑法高明,定逸输了···”
场外的定闲看着师妹一贯好面子的表现,不由放下心来,知道师妹并未因此灰心丧志,小受挫折也好!
成不忧功力消耗不轻,自忖无力再战,便干脆的拾起身旁的长剑,双手送还给定逸,随即二人齐齐出场,各自回座。
见此,左冷禅、岳不群、莫大面无表情,在他们眼里,成不忧和定逸功力尚浅,剑法亦未脱稚嫩,仍有不少照本宣科的僵硬,不能变化由心,而这场比斗也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属于华山剑法和恒山剑法的标准对抗赛···
但在泰山玉矶子、玉罄子师兄弟二人眼里,比斗的二人年纪轻轻,剑法造诣已然不低,实属天资过人之辈,只需再有十年苦练,必然都是独当一面的掌门一级高手。可不能任由他派大出风头,念及于此,玉矶子若有深意的扫了师弟一眼,玉罄子立时会意,起身来到场中,“刚刚让华山和恒山拔了头筹,接下来不妨由我泰山领教领教衡山剑法!呵呵···”玉罄子抚须一笑,“倒也有十多年不曾见识过衡山剑法了,莫大、刘正风,你们谁来让贫道开开眼界?”
第七十一章比武斗剑(二)
这次刘正风没有丝毫犹豫,欣然提剑起身,“玉罄子前辈愿意赐教,刘正风不胜荣幸···”说着走进场地。
莫大微微颌首,他对自家师弟的武功知之甚详,倒也不怕刘正风吃亏。
果然,玉罄子、刘正风二人的交手一开始,无论是相互出招试探,还是各施手段,用出两派的看家剑法,刘正风都丝毫不落下风。
说实话,包括华山岳不群、封不平在内,各派关注过泰山派内情之人,以及与泰山派有过交手的嵩山左冷禅师兄弟,都不怎么瞧得起玉矶子、玉罄子师兄弟。只因二人明明比在场的各派掌门高出一辈,年纪也一大把了,但除了功力稍稍深厚一些外,剑法造诣实在不值得称道,不说比起左冷禅、岳不群、莫大三人差了不少,就算比起刚满双十的成不忧、定逸、刘正风三人,也强的有限,可谓是“以身作则”拉低了前辈高人们的整体水平。
别看现在玉罄子还与刘正风打得难分难解,但无需十年,五岳年轻一辈的高手们就会完全成长起来,从中随便挑出一个,都能完胜玉矶子、玉罄子师兄弟。
斗了五十余招,玉罄子仗着功力深厚,已经稍稍占据上风,但刘正风将拿手的衡山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剑和回风落雁剑相机使出,以快打慢,避实击虚,令玉罄子急切间败他不得,渐渐焦躁起来。
东岳泰山,堂皇宏大,气势雄浑,经历朝历代的帝王不断封禅祭祀,为道家圣山之一,而泰山派创始人东灵道长本就是在泰山潜修多年的一代道家高人,所以原本的泰山剑法就兼顾道家武功的轻灵迅捷之风与泰山的堂皇正大之势,二者合一即为苍然古朴,正中藏齐的泰山派剑法,善于谋而后动,如七星落长空、五大夫剑、岱宗夫如何等剑法。
此时玉罄子既失了沉稳心境,自然剑招浮动,施展不出泰山剑法的磅礴威力,便更加奈何不得刘正风。情急之下,玉罄子再也顾不得前辈风范,剑势突兀一变,绝然使出了暗暗修炼杀手锏——泰山十八盘,便即身随剑走,左边一拐,右边一弯,越转越急,越转越险,剑招越发狠辣。
见此,场外观战的天门眉头皱起,玉矶子也脸色一变,不知想到什么,眼中流露出几分后怕之色,旋即又变为忿忿恼怒。
这套泰山十八盘剑法乃是昔年泰山派的一位前辈高手所创,取自泰山三门下十八盘处羊肠曲折的地势,招招险峻,式式狠辣,偏向以奇取胜之路。因为招数风格迥异于泰山派原本堂皇正大的主流,泰山派历代弟子中习此剑法者并不多,而玉罄子既有心谋夺泰山派掌门之位,又自知武功不及师兄玉矶子、师弟玉音子、玉钟子,便悄悄学了这套偏门剑法,平日暗下苦功,以期能够在关键时刻胜过三位师兄弟,夺得掌门大位。这时用泰山十八盘来对付刘正风这个晚辈,玉罄子自觉乃是大材小用,定然能够轻易击败对方。
对于玉罄子突然变换剑法,刘正风初时不免有所不适应,劣势又稍稍扩大了些许。但没几招后,刘正风就心下一喜,暗道玉罄子昏了头,自己找死。
原来,衡山剑法中最强的虽然是衡山五神剑,即紫盖剑法、天柱剑法、芙蓉剑法、石癝剑法、祝融剑法及其融合为一的五神剑之回峰蜿蜒势、千剑纵横式,但这些剑法皆需高深的内力和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