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荥阳板渚渡口,浊浪奔涌。
孤身挺立在清凉湿润而又生机勃勃的春风里,向雨田手捧黄铜质地的精密罗盘,邪异莫名的锐利目光,带着审视和探究意味,在滔滔黄河及两岸不住徘徊。
时不时根据罗盘定位,掐算片刻,亦或阖闭双目,聚精会神。似在以通天彻地,暗涵不可思议力量的奇异魔种竭力感察着什么。
忽而向雨田转身面朝西南方向,一对虎目精芒爆闪,似欲透过千山万水、无穷空间,投注到川蜀某处。
微微凝眉,喃喃自语道:“不应该啊……这小子怎么如此快就迈过那道至关重要的门槛,突飞猛进至如斯境界?”
旋又摇头失笑,慨叹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又到了英杰辈出的时节么?
或许正如孙恩所言,这世界是个非常奇异的地方。天数气运更像一个大饼,于整个历史而言,某时代分多了,另一时代会变得黯然无光。其中情况微妙难言。
像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兴起,老庄孔孟绽放光芒,以后的秦汉便只能重复或加以演绎,却无法超越前人!
然而不论在哪个时代,能够悟透造化玄机。上窥天道者,均属天运里的天运,无不是集天地灵秀于一身……
只可惜,这诸多顶尖人杰中,够资格破空而去者,终究百不存一,余者仍不免身化腐土,元神继续徘徊在一世又一世的黄粱苦梦之中,难以自拔!”
说着向雨田眼神变得愈发幽邃莫名,俄尔别有深意的轻笑一声,复又收拢心神,摒弃杂念,催发魔种异能,继续自己的未完之事。
……………………………………………………………………………………………………
迎着山腰送来的清风,一袭淡青衣裙随风拂扬,说不尽的闲适飘逸,俯眺清流,从容自若。素手提着的造型典雅的古剑,平添了她三分英凛之气,亦似在提醒别人她具有天下无双的剑术。
蓦然回首间,她与孤立山巅的师尊云青雨凝目对视。
从云青雨的视角看去,春日暖辉刚好嵌在爱徒头顶正上的碧空中,把她沐浴在温柔的月色里。份外强调了她有若锺天地灵气而生,如川岳般起伏分明的秀丽轮廓。
以云青雨曾入世修行数年,见惯了大江南北的美人尤***物,亦不由狂涌起惊**艳的感觉。
但她的“艳”却如此与众不同,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自然的、无与伦比的纯真淳素的天生丽质。
片刻后,她洒然转身,轻启玉足,向着山外万象纷呈的世界迈去。
不知为何,云青雨心头微微一痛,多年来对她的重重顾虑倏地消弭无踪,反而涌起浓浓不舍,还有不忍……
若是将她永远留在这空山灵雨的胜境,不让她再接触丝毫污秽尘俗,她是否会一直这么清纯灵素下去,绝不会有误入歧途之虞?
尽管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云青雨仍不免如此作想,带着与自身禅境修养本不该有的患得患失之情,缓缓转身,去往茶林。
情动而念起,念动而意生,云青雨忽的想到:或许,我该再收一个弟子……
第四百一十七章道魔之别
山涧幽林,芳踪乍隐乍现,疾速飘掠的身姿轻盈曼妙恍若惊鸿仙子。
衣袂闪烁间,路旁空荡荡的巨石上,毫无征兆的多了一道窈窕身影,绝美秀首转朝着南方川蜀方向,眸光迷离。
感觉着许久以来,冥冥中那一线从未与自己有过断绝的因缘感应,忽然消失不存,似乎千里之外那人已经消失在这世上。
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绝不可能!
思及这似曾相熟的奇异感觉,她隐隐明悟,唯有那人的精气神与一股庞大无匹的力量结合,无限升腾而灵化为玄之又玄的虚无永恒,使她的精神力量单方面感触不到对方。
柳眉一挑,梵清惠喃喃自语道:“你并非轻浮冒进的性子,怎会如此快就重新登临【炼神返虚】之境?”
顿了顿,美眸倏地精光暴涨,如利刃横空,锋芒毕露,语气却愈发柔和,“莫非取走和氏璧之人当真是你……不曾想,和氏璧还有如此奇妙的作用,那可不能不见识见识!”
说着她眼波流转,隐隐显露出一丝丝绝不属于仙胎的邪异精芒,浑身亦透出别样气质和魅力,“许久不见,不知你在剑道上是否更上层楼?
道、佛正法及剑心通明的奥秘,我已尽知,这一世,你休想再那般轻易就胜过我……”
余音袅袅,梵清惠复又毫无征兆的化作淡青素云,在林间梢头飘飞闪烁,宛若逍遥仙子,谪临凡尘,悠游于青山秀水之间。
腾跃滞留半空的一瞬,极目俯瞰,整个天地都别有一番韵味。
山头远近的山林像变成另一个世界似的,不但色彩的层次和丰富度倍增,最动人处是一眼瞥去,便似能把握到每一片叶子在阳光中柔风下拂动的千姿百态。
反之。她闭上眼睛,内外的天地立时水乳交融的浑成一体。
和煦的阳光从东方射来,投到她身上,前世今生从没有一刻。她像目下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意义。
宁静欢愉和不再作他求的满足时刻充盈于心,使她清晰感察到自己的圆润无暇,与大自然无穷造化同在。
这正是道、佛玄门正法的修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所修持而成高深道心禅境之士,远胜于同等功力的魔门邪人之处。
此种天人交感的境界,在道心晶莹透彻者,自是唾手可得,甚至已成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
但在放纵欲***念、不修心性的魔门中人来说,即使最顶级的高手,亦需天时地利、用志不分,长时间进入心灵的深处,才偶一得之。
就像上一世,她纵然功参造化。横行天下,无所顾忌,但内心常有不足,总觉得意念识想,通灵透达,任意翔翔,无远弗届,却为肉身所拘,缚手缚脚。
甚或时常感到苦困,便想与人斗智斗力。或争权夺势,或厮杀对决,希望藉那短暂的,间或频临生死的刺激。忘却那重重的锁困。
直至她选中宿命中的他,将他当做唯一的对手,通过与他的精奇道功一次次交锋和印证,始知别有天地,十数载潜修,方窥天人之道。乃有今世卷土重来!
凭着两世的境遇和造化,她如今的眼界自是截然开阔,更深有所感,为何他那种虚伪卑鄙、自私自利、贪心好***色的人,竟会时常自绝于温柔**乡,清修不辍,持之以恒。
即使后来他权倾江湖、富贵无边,自身亦从不铺张奢华,保持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尽管他给女儿一件生日礼物就价值数千金!
相比之下,玄门道、佛大法固然是康庄坦途,直指天人合一的本质,但真正的无上魔诀亦正是使人由魔入道,便如山峰高高在上,不同的路径,虽有不同的际遇,目标还是要抵达山峰!
念及于此,她不得不对慈航静斋的创始人地尼甚为敬佩,其所遗【彼岸剑诀】,在剑道上的建树固然奥妙无穷,但还不足以让她仰望。
然而其中融汇道、佛修行法门之大成,再参考【道心种魔大*法】所推衍独创的修炼仙胎之法,着实惊艳无双。
须知,彼时两汉的道家修炼系统经数百年来众多智慧之士前赴后继的开拓,初见完善,以致无数人趋之若鹜,引为正统,却不知人云亦云,真假难辨,极易深陷藩篱,不能自出机杼,终究难窥上乘功果。
与之相比,佛门则传入中土未久,信众不多,沉心接纳其修行法门之士更是少之又少。
而地尼在道门修行上已然登堂入室后,却并不为宗教狭义所限,转而以大智慧、大毅力到中土第一座寺庙——白马寺深入研习佛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一切可能完善自身修行道路。
其间地尼舍弃一切,为求索修行正法、天道妙谛而一往无前的精神信念,毋庸置疑,因能成为第一个尝试并成功融合道佛两家精义,别出心裁,自成一家的盖世宗匠!
从而将同时代的诸多绝顶人杰远远甩在身后,望尘莫及……
……………………………………………………………………………………………………
蜀中有灵山,峨眉天下秀。
石之轩手捧和氏璧,瞑目盘坐在水潭中孤耸的青石上,正前方瀑布倾泻,水声轰鸣,身下两侧湍流潺潺,但他的心灵却无比宁静,空明透彻。
阳神藉由和氏璧灵性的加持,无限升腾,充斥虚空,与冥冥万化同呼吸,共运作……
石之轩但觉自己成了宇宙的中心,漫天精气贯顶透入,顺任脉而下,大地精气由督脉直上,交汇于任督两脉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