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就到明斯克,希望林铮能够给帮忙牵线搭桥一下。
湘&潭电机厂?这家企业是什么来头?林铮倒是深知一点,能够让外交系统都出面了的单位,那肯定来头不是一般的大,但……为什么我就没听说过这家公司呢?
再次想了一会儿,林铮死活没想起来这家叫做湘&潭电机厂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来头,不过没关系了,既然是国家身份介绍过来的人,自己有拒绝的余地吗?
将传真折好,林铮扭头向李靖帆问道,“他们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到?”
“就这几天……”李靖帆刚说完,忽然发现自己老板的脸色不太好,登时被吓了一跳,这才意识到自己这番话错在了什么地方:你李靖帆是谁的秘书?屁股坐在哪一边呢?脑子一转,立刻道,“我的意思,是和湘&潭电机厂的人联系一下,咱们在这里等他们三天,三天之后他们到不了咱们就不等了……公司里这么多事呢,也不可能只等着他们不是?”
这还差不多,林铮微微颔首,李靖帆这才如蒙大赦。
这倒也怪不得林铮头上去,任谁也对那种事情还没开始呢、自己一方的气势反倒是弱了下去的人没什么好感:他们湘&潭电机厂的人都还没来呢,你小李就被他们的一封信给吓成了这样?这样的人你让我以后怎么信任你?
若非李靖帆反应的快,以后会是个什么结果,这个可谁都说不好。
“对了……去找一些关于这个湘&潭电机厂的资料。”林铮随即又吩咐道,“要尽快。”
对于这个骤然冒出来的、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企业,多掌握一些资料,接下来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心里也有谱,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
“好的,我这就去。”李靖帆连连点头,他的脑子总算是不笨,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那个举动有多么不妥。
没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不是你这么干的。
…………………………………………
好在李靖帆的工作效率的确不慢,当林铮回到酒店的时候,李靖帆已经收集了一部分这家湘&潭电机厂的资料送了过来。
当看到湘&潭电机厂竟然是我国仅有的三家重型矿山车生产企业之后,林铮就被这条信息给吓了一跳:咱们国家竟然也有自己的矿山车生产企业?!
当看到在1977年的时候,湘&潭电机厂就已经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载重108吨的大型矿山车、而且这台被命名为sf…3100型的矿山车竟然还是一台电驱动矿山车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住了:1977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了电驱动矿山车?
这……不是跟我开玩笑吧?电动机在大型矿山车领域已经使用了好多年了?甚至咱们国家在1977年的时候就已经研制成功载重108吨的电驱动矿山车了?
林大老板对汽车行业不熟,只知道一直到10年后市场上才出现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再一个10年后各大汽车制造商才开始大规模的上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以为在此之前电动车很少,想到20年之后就是电动车陆续发力的时候,这才会在发现自己竟然有机会染指前苏联军队装备的全电驱动军用越野车的时候想要“学习”一下,可现在这条消息给林大老板的打击不可谓不重:敢情是哥们弄错了?
好在林大老板到底是知道后世的发展脉络的,立刻理顺了自己之前错误的地方在哪里:电动机和电动机可不一样,乘用车用电动机要求高效、扭矩和动力输出要均衡,可矿山车用电动机应该和柴油机一样,看重的并不是功率,而是更看重扭矩和效率,而电动机天生的就是低速乃至零速时的大扭矩输出,至于功率输出,那反而是电动机的弱项,相对来说,似乎20年后乘用车用高速电动机的技术含量比现在这些电动机的技术含量要高出来不少。
明白了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林铮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没走错路就好。
91年的时候,湘&潭电机厂生产出来了我国第一台载重量154吨的矿山车sf…3150;但在很多方面,其技术水平与国际顶级矿山车制造商:卡特。彼勒、利勃海尔、日立建机以及小松等企业还有差距……湘&潭电机厂希望林铮甭管帮自己与别拉斯牵线搭桥,提高湘&潭电机厂的整体水平。
这倒也是完全能够理解,能够生产重型矿山车的企业全世界两只手都扒拉不完,共和国能够在其中算一份子已经不容易了,以共和国薄弱的经济和工业、科技基础,还指望他们能够拿出什么赶超英美的产品?趁着这个机会向别拉斯下手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374章好大的一记闷棍
不过……
林铮皱着眉头,有一点他还没有想明白,从湘&潭电机厂能够研制载重154吨的矿山车这一点来说,他们的技术水平应该不会太差,从他们能够主动与自己联系,希望自己能帮他们牵线搭桥与别拉斯的合作这一点来看,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还可以,可为什么从苏联解体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他们才想起来和别拉斯合作?
这说不通啊。
说他们没有想到别拉斯?这个林铮还真不太相信,别拉斯好歹也是几年前世界排名前三的巨头好不好?这么多人都来前苏联“发财”了,共和国是最积极的一个,作为共和国矿山车的领军企业,湘&潭电机厂会看不到?
很快,林铮打定了主意:算了,不管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了,就冲着他们能够搞出154吨的矿山车这一点,帮他们也就帮了。
是的,林大老板在乎的是电驱动技术,而不是什么矿山车,与别拉斯的合作也是没办法,既然湘&潭电机厂主动送上来帮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忙,可不能让同志们寒心了。只是……如何才能够在这其中占据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呢?
是的,湘&潭电机厂是来寻求与别拉斯的合作的,但林铮绝对不认为这些从国内来的国企老爷们会放下自己身上的浓浓的官老爷作风,那说什么也得想个能够镇得住他们的法子了。
沉吟了一下,林铮抬起头来。对李靖帆吩咐到,“靖帆,去和大使馆、湘&潭电机厂联系一下。问问他们要到白俄罗斯来的人有多少,具体是什么时间,如果是在这两天,总人数不超过14个人,我们可以派我们的专机去接他们。”
听到老板这话,李靖帆猛地抬起头来,吃惊的望着自己的老板。“林总,这个……”
白俄罗斯到共和国的详细里程是多少他并不清楚,但想来公司的这架湾流飞机的最大航程撑死也就够一个单向的。也就意味着一来一回最少需要14000公里,这么长的航程,单单燃油的开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老板这份人情可是送的大了啊。问题是……有这个必要吗?
有没有这个必要林铮自然不会对李靖帆解释。只是挥了挥手,“去吧。”
“是。”李靖帆一头雾水的下去了。
没错,他并不理解林总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同样的,作为秘书,林总也不需要他事事都明白……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那你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一个傀儡般的秘书的料了。
好在李靖帆也的确不笨,回去之后苦思了没多久。就重重的一拍大腿:“原来如此!还是老板厉害,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哥。看你这么高兴,到底是什么事啊?说出来也让兄弟高兴高兴么。”房间里协助李靖帆处理事务的“第二秘书”高震一脸羡慕的问道。
随着联创科技的规模不断扩大,林铮固然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可同样,堆到李靖帆这里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这事儿一多,李靖帆可就处理不了了,这倒不是李靖帆懈怠或者能力不够,实在是……不管处理什么事,那总是需点儿时间的吧?作为秘书,还得保证老板哪儿绝对不能出一代岔子,结果自然就是事情太多,李靖帆长四只手、四条腿也忙不过来了。
好在李靖帆倒也知道自己老板的性格,小心的和林铮说明了自己的难处:老板,您看,我这儿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不是我小李懈怠,实在是事情太多了……您看您都忙到想要购置一架飞机了,您看,给我哪儿添置个人手行不行?
行不行?当然行了,林铮自然也清楚,哪怕是在政府系统里面,到了一定级别的领导也会配属一个专门的领导班子,上面一个大秘书负责统领,说他们是秘书班子也行,说他们是秘书的秘书当然也没问题。
自己虽然暂时还没到配备秘书班子的程度,但相信这一天也不会太久了。林大老板大手一挥,“再给你配备5个助手吧,小李啊,你好好培养培养他们。”
李靖帆的这个感激,那是不用提了,他自然是知道,自己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