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上次马金星往吴国见公孙纠借道,马金星深感常天重用之恩想做件事情以表谢意,打起了吴国的主意,基于对这位原吴国太子的了解,开始只是试探性的劝说公孙纠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没想公孙纠哈哈一笑,直接问马金星的意思是否要吴国取消帝制?归顺恒帝国,帮助常天完成玄黄一统!马金星当时面红耳赤,毕竟劝别人主动不当皇帝不是什么好事。他更没想到的是,公孙纠又说道:“马先生文武双全,乃我玄黄族百年难遇的人才,像先生这样的人都甘于辅佐常天,我公孙纠也不是舍不得这些荣华富贵。这样吧,我们达成一个协议,只要常天能打败可可尔,收回燕平,公孙纠便不当这个皇帝,在我的领地上插上恒帝国的蓝白之旗,先生以为如何啊?”
公孙纠的话令到马金星佩服不已,上前一步拜倒在公孙纠面前,久久不起。公孙纠扶起马金星,两人互相注视良久,却都没有再说别的。对他们两位站在历史风头浪尖的人来说,再多的话都是多余的了。这就是常天为什么非要在时机并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攻取燕平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按照后来的统计数字,攻取燕平战役尚在城外作战时,恒国士兵的伤亡和金帐汗国相比是2:1,伤亡是异常惨重的,只不过因为战场离恒国的大后方更近,所以在补给上金帐汗国吃了亏,耶律齐就是看出常天不惜用几个士兵的性命换取金帐汗国一名士兵这种消耗战术,才不得不建议可可尔暂时战略后撤的,因为恒国已经统一大部玄黄,金帐汗国无法和恒国进行人口消耗战。当然这一点在大恒帝国的任何记载中都是找不到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属于最高军事机密,金帐汗国也只能是明白对方这种战术,但也无法了解准确数字。至于那三个月中究竟恒国军队伤亡了多少人,成为了永远的迷团。
吴国愿意主动臣服的消息传到漳州后,可谓是举城欢腾,因为这个意义是不同一般的,这表示玄黄一统的日子不远了,皇帝常礼委托常天全权处理此事,并带来了空白诏书,意思是可答应公孙纠的任何要求。
常天决定只带亲卫营及马金星等一干文官前往海涯城,并拒绝了先对吴国形成大兵压境的包围态势,以防不测的建议!
大恒帝国历五年十月十日,常天率马金星的抵达海涯城,前方城门大开未见一人,亲卫统领袁世民顿感紧张,令卫兵散开保护太子,常天挥了挥手制止了,因为公孙纠真要有什么不轨的举动,这点人根本不起作用。
常天没有过多的停留,拍龙往城门口而去,马金星等赶紧跟上,就在常天离城门大概不足二百米距离的时候,城头乐声大起,原吴国国旗缓缓降下,大恒帝国蓝白相间的旗子冉冉升起,同时吴国国君公孙纠率文武百官出现在城门口,这历史性的一刻永久的篆刻在大恒帝国的史书上,几千年后仍被人津津乐道。
后世的历史学家对这一事件可谓是大书特书,对常天的魅力,对公孙纠的胸襟都赞叹不已。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通过战争一国的君主主动放弃帝位率臣民归并到另一个国家,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也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的榜样。当然还有许多的文学作品用夸张的手法来歌颂这一事件,对引针搭线的马金星也做了极高的评价,甚至更有好事的有根有据的描述马金星是如何三次进海涯苦口婆心劝说公孙纠以民族大义为先,陈述利害得失,并许诺公孙纠将来如何保留荣华富贵云云。
公孙纠主动放弃帝位归并恒国在玄黄族历史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按照常天的说法,公孙纠的这个超常的举动起码为玄黄重新统一缩短了五年时间,试想从日月关战役开始吴国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就在东边牵制恒国,那么后来的第二次中州之战和燕平之战就决不会那么早发生。
当然,公孙纠这样做在其内部是受到相当大的阻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孙纠要求必须在打败金帐汗国收复燕平后才能归并的道理,否则国内的反对力量难以说服。后来也真是这样,当公孙纠决定吴国归并恒国的时候,其家族内的一些人联合一些利益派官员群起而反对,公孙纠把他们召集起来开导说:“吴国是谁的国?是朕的国家。朕今天这么做,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你们着想,现在连强大的金帐汗国都被打败了,你们认为能抵抗得了恒国的大军吗?假如等到战败投降的那天,你们还能保住荣华富贵吗?吴国不存在了,受损失的不过是朕一人,你们一样能够保住官位和家产,不做朕的官,你们一样做恒国的官。所以现在朕牺牲自己一人,为大家保全性命和财产,你们还有什么怨言呢?至于我的族人,虽然你们没有了皇亲国戚的名份,但总比到最后丢掉性命一无所有强吧?”
就这么一席推心置腹的话使得大多数反对派安静了下来,认真思考他们皇帝陛下的话后,当即痛哭流泣的跪地感谢公孙纠如此为大家着想。还有少数顽固派,公孙纠也只是派人秘密将他们监视起来,只要不出来捅乱子也就算了。但就在常天进入海涯受到民众夹道欢迎的时候,还是出了乱子:
一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突然从民众中跳出来,拦住了常天、公孙纠的去路,指着公孙纠大骂:“先皇陛下真是瞎了眼,怎么生出你这么个败家子,老夫宁死不归顺恒国,陛下,老臣来找你了!”说完,老者从袖子中摸出一把匕首一刀扎入了自己的心脏。公孙纠微闭双眼,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低声说道:“胡老伯,你这又是何必呢?”
事后公孙纠告诉常天,这名老者是早年跟随父亲一起打下吴国江山的老臣胡庆林,任职吏部尚书,前些时日就因不满公孙纠的决定公开纠集一帮大臣反对,后来见公孙纠心意已定,便上了辞呈,公孙纠担心他难以在新的帝国中与恒国的官员合作,就同意了他的辞呈,并赏赐了不少金银,希望他能安渡晚年,想不到他竟然如此刚烈,选择了这么一条道路。常天则表示理解,后来还特意赐封胡庆林为忠义侯,表其忠义。
常天与公孙纠两位历史骄子终于能够单独面对面详谈了,地点选择在吴国的原太子府,也就是专门招待常天一行的地方。
“公孙兄是否早已料到凤凰山上的便是常天?”常天选择了以此为开场白。
“恩,开始我还没敢完全确定太子的身份,后来我发现你身边的那名女子也是唐门中人,从相貌和年纪推断应该就是太子夫人唐思思,夫人与太子向来是从不分离的,这个天下人都知道,所以我才想到太子应该就是那名中年男子,但从年纪上又不符合逻辑,只是当时事态紧急,我也来不及深想,只好匆匆做别,后来想当时太子应该是易了容吧?”公孙纠的回答非常自然,就好象两个老朋友在拉家常一般。常天暗暗点头,心想此人的肚量真是深不可测,按道理讲当过皇帝的人骤然间地位改变,肯定会有一些不太自然的表现,可公孙纠仿佛生来就没当过帝王。
“呵呵,公孙兄推断得不错,本人那次的确是易容而去。也不瞒公孙兄说,那次的目的就是想会一会你这位闻名遐迩的太子殿下啊。”常天见公孙纠心态如此平和,也索性放开半开起玩笑来。
“说起闻名遐迩,比起太子殿下,公孙纠相差何止千万里。如今的太子殿下可是全联合大陆都知名的人物了啊。我这可不是吹捧,就连西方的商人都没有不知道太子的威名的,许多事情并不是完全靠武力所能办到的啊。公孙纠早就拜服太子殿下之能、之德,也早认定玄黄一统非太子殿下不可,其实就算吴国在东面制肘,也不过是拖晚几年罢了,所谓识时务者为英雄,公孙纠算不上什么英雄,但还不至于为一已之私欲弃民族大义于不顾,更不会做那螳螂挡车的蠢事。”公孙纠真诚的表白着自己的想法。
“不,公孙兄乃当之无愧的大英雄。虽然我不知道以后会如何,但在历史上你是第一人。兄之胸怀,常天佩服。天下人也当感激公孙兄这一前无古人的决断啊。”常天说到激动处紧紧的拉着公孙纠的双手。
在对公孙纠及其属下爵位和官职的安排上,两人不免要详细计较一番。公孙纠表示往后愿做一般的普通民众,但对手下及族人希望常天妥善安排。对公孙纠的安排,常天早就有决定,说道:“公孙兄的才智就连马先生都佩服不已,常天希望兄台能继续为新生的恒帝国做些有益的事情,而不是从此避隐山林,不问世事。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