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恩来被外国人称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智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20
世纪只有少数从比得上周总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过25 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
一百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锐敏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
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夫
人说周恩来是“伟大的行政官和卓越的谈判者,”“他以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帮助解决了中国的许多困难,并且成功地处理和解决了许多国际问题。”曾担任
过联合国秘书长的哈马舍尔德则声称周恩来是“迄今我在外交政治中所见到的最
超凡的头脑。”无疑,周恩来的智慧和才能给他同时代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受过中华文化熏陶的海内华外,喜欢把周恩来比作诸葛亮。马来西亚槟榔屿
华人大会堂主席庄汉良说周恩来“由学生的时代,就已献身为国家,为人民做事,
担任了26 年的国务总理,公而忘我,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比于
西蜀丞相诸葛武侯。”对于诸葛亮,有一副诗联写道:“文章天下两司马,经济
南阳一卧龙”。对于周恩来,儒学大师马一孚赠给他的诗联是:“选贤与能进信
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周恩来不仅在国民经济方面,而且在足智多谋方面,
都远在诸葛亮之上。当代中国周恩来的名字同历史上诸葛亮的名字一样是中华民
族美德和智慧的化身。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书试图通过周恩来在行政、经济、军事、统战、文教、外
交、处世等方面的超人智慧来展现这位伟人的特殊魅力。我们生活在一个“争于
智”的世界,一个“争于智”的时代,学习和思索周恩来的智慧,可以从中获得
许多有益的启迪。
本书面世,我们要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李琦同志和中共中央文献研
究室室务委员、周恩来研究组组长刘武生同志。李琦同志不仅担任本书顾问,指
导写作,而且审阅了部分书稿,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刘武生同志审阅了全部
书稿。
本书各篇撰稿人是:
行政篇吴志鸿
军事篇江英
经济篇曹应旺魏勇
统战篇陈答才
文教篇李静陈阳勇
外交篇王浚晓雨志江
处世篇鸿才魏松
周恩来是一个“通才”,周恩来的智慧是一个大海,我们遨游其间,海中觅
珠,所获仅仅是一小部分,遗珠之憾是不待言的。周恩来的智慧不仅博大,而且
精深,我们限于水平,对有些智慧故事的概托与内含的分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我们恳请热心的读者对本书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给以批评指正。
曹应旺
1993 年夏
周恩来的智慧
行政篇
千案端祥慎重抉择——建国前夕选定国旗图案
1949 年3 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周恩来以“其性质是内阁总理”的
身份参与主持建国大计,并邀请各界民主人士共同建立新政府。从此,周恩
来即负起了筹建新中国的重任。在建国大计中,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正确
决定,就是国旗、国徽和国歌问题。
为了选定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周恩来化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过问,因为它们一旦被确定后,就将成为新中国的一种象征。对于此事,周
恩来动员了广泛的力量,用民主征集的方式,向海内外各界人士征求方案。
在开国大典前的一个多月中,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满怀热情寄来了数
以千计的国旗、国徽图案和推荐国歌,表达了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热爱。对
于这么多方案,周恩来除了组织专门的委员会审慎地研究和甄别外,还亲自
和大家一起审查、挑选方案。最后,周恩来看到一幅五星红旗的图案端详许
久,对这幅图案中深含的寓意非常满意,他激动而高兴地评论说:“这红旗
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大地;这一颗大的星星,象征着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周围四颗星星,象征着中华各民族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我觉
得很好,寓意鲜明深刻。”就这样,新中国的国旗被选定下来,迎风猎猎的
五星红旗成为新中国的一个象证。
知人善任民主建国——荐举党外人士担任政府要职
1949 年初春,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成定局,大批民主人士先后来到北平,
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大计。这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开始考虑对民主人士和起义
将领的安置问题。
对于傅作义将军,考虑到他对和平解放北平有重大贡献,还考虑到他想
治理河套水利工程,周恩来提名他担任水利部长,并支持他抓好工作。
对于黄炎培,周恩来提议他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周恩来还
提议李书城担任农业部部长。黄炎培闻知此事,感慨地说:“以往我坚拒做
官不愿入污泥,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民的官
啊!”
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袖或社会贤达、知名人士
差不多都安排进来了。在政务院4 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有2 人;15 名政务
委员中,党外人士有9 人;在政务院所辖34 个部、会、院、署、行中,担任
正职的党外人士有14 人。
周恩来不但能知人善任,促进民主建国,而且在聘用人才方面也是不拘
一格,虚怀若谷。建国初期,为了充实中国科学院,中央有关部门要调著名
历史学家顾颉刚到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当时误传顾先生要求每月薪金
500 万元(指旧币,折合新币500 元),不然就不去北京。这件事被周恩来
知道了,他非但不生气,反而说:“中国有几个顾颉刚?他要500 万就给500
万嘛,但一定要请他到北京来。”顾颉刚先生听说后深为感动,向有关领导
说明并无要高薪的意思,表示马上进京,他事后感慨地说:“我从周总理的
身上看到了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真正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公私分明俭朴廉洁——建国以后处理政府工作餐问题
周恩来担任国家总理以后,一方面注意精打细算,厉行勤俭建国;另一
方面事事克己廉洁,狠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之风。有名的“四菜一汤”制
度就是他为了解决公事用餐问题而亲自规定的。建国以后,在中南海里经常
召开国务院会议,出席者都是部长一级以上干部,会议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大家吃饭往返所花去的时间,一般都规定会议到吃
饭时安排工作餐。这工作餐为合餐制,通常一桌中摆上四个菜,一个汤,大
家正好吃饱。
周总理常称赞这“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
惯例。吃工作餐时,周恩来和大家吃的都是一样的饭菜,一点也无特殊之感。
有时在他家里开会,就餐时常常自己掏钱,自己的一份工资开销完了就用邓
颖超的钱,吃完以后,他就补一句:这次是邓大姐请客。在周恩来家里吃这
种合餐,还常常用一种“盆菜”,即一大盆菜里放上多种原料,搅在一起味
道很浓,花样也多,也很省事。他常常说这种盆菜营养很好,经济实惠。
周恩来吃饭时也常注意不要浪费,他吃完饭后,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抹
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他亲自规定,吃饭要付饭钱和粮
票,通常是四两粮票二角钱,如果是哪位部长忘了带钱和粮票,就下次补交。
周恩来反对各级领导干部利用工作之便,携带家属,到外地吃喝玩乐,
不交分文的作风。有一次,他到外地出差时了解到此种情况后很生气,回到
北京后立即严肃而不点名地批评了这件事情,强调这种事情不许再发生,无
论哪一级干部领导私自到外地大携带家属旅游,必须交费,自己付款。此后,
这种事情渐渐很少了。
周恩来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先做到。有一次,周恩来到天津出差,
看到各地大兴楼台之风,而接他的车子又朝新地方开去,于是严肃地要求车
子开回老地方去住,这样,使天津的同志深受教育。
1964 年春,周恩来出国访问后回到成都,第一餐饭是四菜一汤,周恩来
一看,就说:菜多了,吃不完浪费,要注意节约,吩咐服务员端一个下去,
晚餐再热上来吃。到了吃晚餐时,周恩来问服务员:中午那一样菜呢?有一
天夜里,工作人员看他工作到深夜还未睡,就做了一小碗银耳羹端上来,总
理一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