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傻到耗尽最后一丝力气而任人宰割。
见张枫坐了下来,黑影也停了下来。张枫斜眼睨去,对方正渐渐拉近与自己的距离,似乎想说些什么,却有些犹豫。
“他在犹豫什么?”怀着这样的疑问,张枫站了起来,刚想开口,不料黑影见张枫站了起来,立刻飞身后退拉开二者之间的距离。“你爷爷的!”张枫二话不说,扭头就向山下走去。小样的,耍我?心中暗暗下定决心,除非对方开口挽留,不然自己立刻回到少林寺,任他是天王老子也绝对不鸟。
见张枫要下山,黑影终于开口了:“居士请留步。”
声音苍老且熟悉,张枫霍然转过身去,失声道:“‘大梦’禅师?”
在张枫转身的同时,大梦一跨步间已然来到张枫面前,张枫心中骇然——这个“大梦”在刚才的奔跑中竟然没有拿出真正的实力。从他这一跨步间展现出来的速度,纵是已达天人之境的宋缺,恐怕也只能甘拜下风。
看到了张枫眼中的震惊,大梦布满皱纹的老脸上露出一丝应该算是微笑的表情,淡淡道:“居士不必惊慌,以你现时的修为,如果活到大梦这个年纪,区区修为自然不在话下。”
看着那干瘪可比标本的脸,活到这个年纪?张枫咽了口唾沫,有些沙哑地问道:“大师高寿几何?”
叹了口气,干涸的眼中竟然十分明显地显露出缅怀的神色来:“年龄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自从跟随恩师以来,大梦亲眼见到了少林寺由盛而衰,又再度兴起的过程。到头方知,世事如白云苍狗,浮生不过一场大梦。”
少林由盛而率?少林何时“衰”的?张枫并不明白,但他清楚知道,隋文帝可是个信佛的皇帝,从他黄袍加身到现在的六十多年里,少林是不可能“衰”的。那眼前这个老和尚的年龄……一个令他无比震惊的念头突然浮现,张枫小心翼翼问道:“敢问大师,令师是……”
“菩提达摩!”
“天啊!”
卷六 第七章 达摩影石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无比混乱的时期:东汉末年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三国征战连年,更是劳民伤财,是以虽然司马家统一了天下,但晋王朝真正的实力甚至还不如当年的汉朝。屋漏偏逢连夜雨,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已经开始有些名存实亡的味道了。
晋王朝的衰弱,直接引发了对中华历史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西晋灭亡,迫得晋室衣冠南渡成为东晋王朝。这个新成立的政权偏安江左,仅得半壁江山而苟延残喘。同時北方尽被胡人所据,先后建立了十多个格局政权,纷争扰攘,直到最后形成南北朝对立。在这漫长的二百多年里,中原大地在战火中呻吟。
后世史学家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可以算得上是毁誉参半。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为较为接近的如唐、宋、明、清这些历史时期已经被金庸、黄易等大家割据,这段历史才渐渐被人们记起,随即渐渐涌现出如《五胡战史》、《边荒传说》、《乱世猎人》这些以南北朝时期为背景的优秀小说。虽然张枫对这段大汉民族的“屈辱历史”并不感兴趣,但他试从来不会跟好书过不去的。而在漫长的等待更新的过程中,他也忍不住随手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借以猜测小说中每个人物最后的命运。
对于达摩,张枫还是知道一些大概的。这个来自南印度的婆罗门是在梁武帝时期来到中土的,他自称自幼游历四方,来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岁了。因为与梁武帝的见解不一,便渡江北上,在少室山面壁九年得道。梁武帝统治时期,距今约有一百二十多年,也就是说,就算达摩证道前,眼前这个老和尚还只是个黄口孺子,现在他的年龄至少也在一百三十岁以上了……
“唉!一百三十多岁的老怪物啊……”张枫心中感慨不已,随即对刚才老僧所施展的身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笑道:“大师刚才所施展的身法可有什么名堂?”
大梦不答反问:“居士可知我师达摩是如何离开南朝的?”
“果然是‘一苇渡江’。”张枫暗道。一直以来,关于“一苇渡江”,很多人都认为那是讹传,更有甚者将之归结为“神迹”,现在,经过张枫面前这位达摩的高足亲口证实——“一苇渡江”,其实是一种高明到极点的轻功心法。
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张枫的心头,张枫脱口而出道:“大师,小子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少林寺众僧所习武学,真的都是当年达摩祖师带来的吗?”对于“天下武学出少林”之说,张枫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少林寺的大部分武学都是来自达摩——一个印度“阿三”!对于张枫这个民族荣誉感颇强的人,是很不愿意接受的。
老僧有些奇怪地看着张枫,好半晌,才微微摇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居士乃有慧根之人,难道仍然堪不破这世间俗名?”言下之意,自然是告诉张枫:你着相了。
张枫知道自己的偏执肯定使得自己在对方眼中形象大跌,但仍然坚持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自当时时拂拭。否则心中不敬,何谈修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禅宗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慧能在弘忍门下时所作的一首偈的前两句,而张枫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则出自他的同门师兄神秀之手。对于这段典故,张枫不甚明了,但大梦却是知之甚深。在他看来,张枫是故意用神秀这段未见得“自性”的说法表明自己的立场。
长叹一口气,大梦声音中透出一丝遗憾道:“只到门前,尚示得入;作见见解,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须入得门,见自本性。罢了罢了……其实我师与少林并无甚关联,只因于少室山面壁九年,天下人疑为神人。而少林寺正好得到北周名将白氏,此人因家逢巨变而遁入空门,他本身是绝世高手,在少林寺潜心修炼下,化解了戾气之后,修为更进了一层。而此时,杨坚黄袍加身,白氏深感世事变幻莫测,若无一技在身,命运始终要把握在别人的手里。遂将一生所学尽数传予少林僧众。”
想不到少林寺的武学竟然有这么个来历。张枫心中顿时有一种“今天没有白来”的感觉——一个埋藏他心里很有的疙瘩就此解开,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但也让他胸中宽敞了不少,而面对大梦的那种压抑的感觉也消失不见。也许是没有了达摩的“名人效应”吧?
“诶……”张枫忽然想起来,是大梦引自己来到这里的,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将疑惑的目光转向大梦,张枫有些迟疑道:“大师今日引小子到这里来,应该不是为了这些事情吧?”
口宣佛号,大梦淡淡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此确非大梦找居士前来的本意。”话虽如此,可是从他语气中透露出的一抹失望看来,对于这件事,他显然还有些犹豫。
张枫何等聪明,想想大梦来找自己时只是一味地引自己向山上跑,显然是想带自己去某个地方。不过看他现在的反应,应该是自己刚才的说话太过执着,使得对方还是怀疑是否所托非人了。
能够得大梦如此看重,此事显然至为重要,甚至还有可能是当年达摩祖师留下来的东西。如若因而错失,张枫再是洒脱也是难免遗憾的。不过转念一想,天下四大奇功,仅自己一个人就占了两个,自己已经是如此得天独厚,又何必在乎其他得失呢?
洒然一笑,张枫向大梦缓缓施了一礼道:“既然如此,小子就此拜别了。”
见张枫转身就走,大梦微感错愕道:“居士难道不想知道昨日山前大梦所说之话何解?”
张枫却是一阵大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大师之与我,不正像尊师之与梁武帝?既然如此,再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他可不管什么“着相”与否,迈着大步转身离开。
看着张枫潇洒的背影,大梦终于下了决定,长叹一声:“摩法虚宗,玄旨幽颐。可崇则情事易显,幽颐则理性难通。唉!虽然居士并非有缘之人,但留给大梦的时间已经不多,如今只能将此密托与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