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通悉历史的高手,不能不为毛泽东开出的这贴良药,拍手叫好。只是可惜,民主这贴良药,但凡世界上所有的独裁者,都不乍愿意服用,一定程度上,包括毛先生自己!
隋王朝虽然没有渡过他的历史瓶颈,但隋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已经打出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国。所以当隋王朝轰然倒塌之后,这个王朝却为后来的唐王朝,准备了十分丰厚的政治遗产:广袤的国土,以及民众对大一统中国的喜欢与怀念。
对隋唐两朝来说,杨坚是一个先行者,他努力开创了一个盛世!他的子孙虽有能但无德,最后大隋王朝的一切,被一位和杨坚一样优秀,或者比杨坚还有雄材大略、还更会深谋远虑的皇帝继承。把柏扬先生瓶颈理论完善一下:隋王朝没有能渡过他们的历史瓶颈,但继承者如果能在最智短的时间内,把刚刚才开始“散”的民心士气聚拢起来,则柏扬先生的瓶颈理论,居然还有效!
这个新兴的唐王朝,代替老的隋王朝。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渡过了国家与民族一时的政权危机。新政权的维持自然不成问题,而这个国家或民族还会出现中兴!
中国历史上,汉王朝取代秦王朝,渡过了咱中国那一时期的政权危机,然后中兴。
唐王朝取代隋王朝,渡过了中国那一时期的政权危机,然后大兴。
宋王朝取代后周王朝,渡过了中国那个时期的政权危机,然后中国又兴!
这里重点说说唐王朝,唐王朝所以能快速地取代大隋王朝,让大唐王朝“其兴也勃”,起核心动力就是李世民。
隋义宁元年,公元618 年,李世民做通了父亲李渊的工作,准备起事。其时李渊虽然答应李世民起义,但他对于起义能不能成功,心里没有底。所以在杨广赦免了他“不能御寇”的罪名、及“使复旧任”后,《资治通鉴》里说李渊“谋(反)亦缓。”又不想反了。
他的副手,河东副讨捕史夏候端,据说善于占卜、会给人看相。他对李渊说:“今年以来,玉床不安,帝座不稳,一年之内,必有真人崛起,属下思来想去,非君而谁?”李渊这个人说好听了,是从善如流;说难听了,就中耳根子软。他听夏候端如此一说,心又开始痒痒了。
几天之后,李渊的另一手下许世绪,也来凑热闹,他向李渊进言道:“公姓名应于图谶,据四战之地,举事则帝业可居,希公图之!”
这些人都跳出来鼓捣李渊造反。有人拿天象说话,有人拿图箓说话,是他们真的看出了什么吗?难道没有可能,是这些人想购买李渊的原始股,明明什么也没有看出来,但看到天下大乱了,所以到李渊面前投一机,如李渊能成了功,他们也有大把大把的政治红利!
隋义宁元年六月,李渊终于下定了“革命”的决心,但李渊这个人玩政治的手法很成熟,决心“革命”了,他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出“革命”的旗子。而是相当老到,有条不紊做地做了几件事:
一,搅浑大隋王朝的水。
隋炀帝这家伙坏事干尽,许多人有眼共睹。但咱中国人有一脾性,只有自个儿碗里还有一粒粮食,自个儿身上还有一根丝条,他们就不会起来“造反”,或者“革命”。
李渊治下的山西,偶有盗贼,但老百姓的日子还能过下去。但李渊想“造反”了,老百姓却没有“革命”精神,这对于李渊来说,可不是好事儿。所以李渊想出了一歪招:“诈为敕书,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年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悉为兵期岁暮集涿郡,击高丽。”
李渊假传圣旨,说皇帝要伐高丽。讨伐高丽,对于当时隋王朝许多人来说,是一场恶梦,现在皇帝居然又要讨伐高丽。所以“人情忷忷,思乱者众。”
李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而李唐王朝的皇帝,在咱中国人心中,还是蛮仁慈的。但李渊在李唐王朝创建的非常时期,为了达到他的政治目的,用了非常之手段,现在读来,是不咱道地,但可以理解啊。
二,寻求外援。
此时,李渊所据山西,只是中国一个地区,他本人也只是隋王朝一省部级干部。以一个地区想与整个国家叫板,总有一点胳膊想与大腿斗的味儿。所以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国相结。按李渊当时的状况来说,说得更准确一点,是与突厥国相勾结。
李渊听从了刘文静的建议。他亲自写了一封给突厥始毕可汗的信,信的内容“币厚言甘”。他对始毕可法说:“我想大举义兵,愿与突厥国一至友好对外,如能发兵助我,所得宝货,唯可法自择!”
事情顺利得出乎李渊意料之外。这始毕可法还就“看好”李渊,他当着使臣的面,对左右说:“杨广之为人,我知之也,不若奉唐公为天子,我当不避艰难,以兵马助之!”这如毕可汗,而且给李渊开了一张起大额的支票:“多少随所欲!”
三,打出“安隋”的旗子。
始毕可汗不但许以发兵,还多少随欲!
突厥国对于唐公李渊的支持力度,超出李渊的想象。使臣传回始毕可汗,“拥护唐公为天子”,发兵“多少随所欲”等言,“将佐皆喜”。
李渊却没有被始毕的支持蒙住了眼睛。始毕可汗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能得到突厥国的支持,无疑会给李渊的政治形象加分,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手下见到突厥国都支持李渊之后,他们一个个恳请李渊,从始毕可汗之言,立即称帝。
李渊却十分清醒地“不从。”李渊所以不众,不是因为他此时还保留了对隋王朝最后的忠诚。而是他清醒地认识到,此里的大隋王朝,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自己一开始就打出反对大隋的旗子,不便于统一战线。所以与刘文静、裴寂等人商定,李渊的起义军打出了“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这帝,以安隋室”的口号。
旗子打出来之后,李渊对于手下人,来了点真情告白:“此所谓掩耳盗铃也,但迫于时事,不得不如此也!”此时,李渊尚能有如些清醒,这李唐王朝的未来,可以预期!
十五、精英们的革命历程
许多人都说;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能说这话的人,看到的都是一些酸秀才,不识大体,奢于妄谈,如需要真刀真枪地干事的时候,他们多是一些百无一用的书呆子。所以不要说给他们三年,给他们十三年,三十年,他们依然会一事无成。
李唐王朝的李渊也是一文化人,但他不是酸腐的秀才,而是货真价实的当代社会精英。我们一些老是喜欢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人,应读读唐史,看看李渊这个文化精英,是怎样革大隋王朝命的。
与秀才造反、及流氓起义不同,以李渊父子为主体的文化精英、社会精英,他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如何解决民意支持,如何寻求外援,革命的总体方略,在发动革命之前,就搞得清清楚楚。而且李渊父子的这支革命的团队,用现代管理学标准恒量,很有学习力!他们看到李密的起久军,攻占洛阳仓之后,用粮食收收集了大量的民意支持,李渊活学活用,决定起义之后,李渊也下令开仓放粮,这招在当时特灵,所以应“募者日多。”
在民意支持,谋略,战略,外援问题都解决好之后,李渊的这支队务,想要取得成功,也必须有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问题。李渊晋阳誓师后,首先“通电”自个儿治下郡县。河西郡丞高德儒拒不从命。
高德儒,这个在隋唐历史中,只是晃悠了一下的名字,观其名,象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家信徒,他出于对皇帝杨广的忠诚,所以不想上李渊的船。
李渊令长子建成,次子世民,带兵讨伐。这群讨伐高德儒的军队,包括李建成,李世民等人,多是新兵蛋子。不但不会打仗,而且在军事的纪律与服从上,许多人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李建成、李世民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大概也是亲自下到连队,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遇敌则冲在战斗的第一线。
而且李氏兄弟也教育士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资治通鉴》说他们“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队之中,偶有个把手脚不老实的士兵,偷了群众的东西,李世民兄弟必登门既赔钱,又赔礼。对于犯了错误的军士,考虑到他们是第一次上前线,所以以批评教育为主,不穷洁不放。
李氏兄弟这一招搞得很得老百姓欢心,手下士兵也心悦之,臣服之,他们特喜欢李氏兄弟这样的领路人。所以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