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一番寒暄之后,费尔德面交了麦克阿瑟的亲笔信件,蒋介石喜上眉梢。
然后,蒋介石和费尔德在小范围进行了密谈。他俩从外交到军事、从保卫台湾到援助李
承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决定52军3 万余人立即作开赴朝鲜战场的准备。
当天下午,蒋介石向麦克阿瑟复电,大献殷勤地表示:52军即可经空中和海上运赴朝
鲜战场,投入战斗。
同日晚上,太平洋彼岸,华盛顿布莱尔大厦,正宣读麦克阿瑟关于“在亚洲遏制共产党
扩张的计划“和蒋介石的建议。约翰逊、布雷德利、柯林斯都主张接受蒋介石的建议。
国务卿艾奇逊则坚决反对,他说:台湾是最可能遭到攻击的地区之一。这就是我们已经
把第7 舰队派到那里的原因;一方面花美国的钱去保卫那个岛屿,而另一方面这个岛屿的理
所当然的保卫者却跑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做多少是有些矛盾的。这位委员长的军队在进入现
代化战斗以前,是否还必须由我们给它重新大大地装备一番?
杜鲁门听到这个信息时,第一个反应是“应当接受。”但看到双方相持不下,就没有贸
然决定。
6 月27日,麦克阿瑟又向杜鲁门去电,再次请求批准蒋介石的建议。艾奇逊将电报扣
下,并继续反对这个建议。
6 月28日,台湾《中央日报》全文刊登了杜鲁门关于武装干涉朝鲜半岛和台湾的声
明。
《中央日报》接着报道:“两天后,第7 舰队的9 艘军舰,包括6 艘驱逐舰、2 艘巡洋
舰和1 艘运输舰,进入台湾海峡,并即开始巡戈。旋第7 舰队司令史枢波访台。别忘记,在
是年6 月以前,美国留驻台湾的只有一个领事阶级的代表,最高级的武官还是位中校。“
美国为了保护它在亚洲的利益,贯彻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把台湾纳入美国的战略防御
体系,使之成了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
6 月29日,奄京,麦克阿瑟视察朝鲜前线回来后,第3 次致电杜鲁门,请求从速采取
蒋介石的建议。
白宫,杜鲁门举棋不定。他头一天刚刚接见了台湾驻美国“大使”顾维钧和胡适,接受
了蒋介石的电报:愿意派遣为数达3 .3 万人的地面部队援助南韩。但是,台湾既没空军,
也没有海军,必须由美国协助,把台湾地面部队送到朝鲜半岛,并供应他们给养。
6 月30日,杜鲁门又一次召集高级军政官员开会,决定向朝鲜半岛派出地面部队,同
时说:“我还请大家商讨一下,关于国民党中国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否值得接受,特别是因
为蒋介石曾经说,他的3 .3 万人的部队在5 天之内就可以上船出发,而争取时间是非常重
要的。“
杜鲁门请大家仔细考虑另一方面:“毛泽东会有什么行动?苏联人在巴尔干半岛、伊朗
和德国会有什么行动?“
艾奇逊说:“如果台湾的中国军队在朝鲜出现,北平的共产党人就可能决定参战;因为
他们可以趁此打击蒋介石委员长的军队,以削弱蒋介石的力量,以便他们试图进攻台湾时蒋
介石难以自卫。“
三军参谋长的看法是:“蒋介石所提供的3 .3 万人,尽管他们自己说是最精锐的部
队,却很少现代化装备,其情况恐怕会同李承晚的军队一样,无法对付北韩的坦克。此外,
如果把他要求我们提供的运输力量,用于给麦克阿瑟输送供应品和增援部队,可能更好一
些。“
杜鲁门接受了参加会议的人差不多都持有的看法,那就是应当婉言谢绝蒋介石提供的援
助。
蒋介石的建议和麦克阿瑟的3 次请求,终于被最后否决。
7 月27日,杜鲁门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们提出建议,给
予蒋介石军队以全面的援助,使他们能抵抗共产党对台湾的可能攻击。
杜鲁门批准了三项具体的建议:给予蒋介石军队以广泛的军事援助;由麦克阿瑟对蒋介
石军队的需要作军事方面的调查;计划在中国海岸作侦察飞行,以确定对台湾的攻击的紧迫
性。
7 月31日,台北,麦克阿瑟率领了一个由16名高级军事官员组成的代表团飞抵这里,
亲自向蒋介石说明情况。他们分乘两架飞机,麦克阿瑟乘坐的是“巴丹”号。阴云密布,雷
雨交加。飞机降落推迟了1 个小时,候机室里,蒋介石不无担心地等待着。当飞机终于降落
后,蒋介石的手捏出一把汗。
麦克阿瑟与蒋介石举行了整整两天的军事会议,蒋介石又请求出兵参加朝鲜战争。
在第1 天会议结束后,宋美龄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国宴。麦克阿瑟的随从人员惠特尼写
道:“大元帅在这样的社交场合英语讲得十分蹩脚。但他的夫人作为女主人的照人光彩却作
了弥补。尽管她从来没有见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可能只是从为这次访问进行的官方通报
上听说过我们,但她却亲切呼唤着到来的客人的名字,向他们问候。“
分析家们认为:蒋介石一再呼吁出兵朝鲜,不单是献殷勤,也不是如他所讲的“中华民
国政府军距离韩国最近,是能够赴援最快的友军“。而是另有企图:朝鲜战争扩大,他可以
从朝鲜进攻东北,也可以在东南沿海开辟第二战场,那就是他“反攻复国”的机会了。
但是,由于美国担心这一问题会变得十分白热化,有可能促使中国或苏联介入朝鲜战
争,而加以拒绝。
第二章 毛泽东抉择果断 彭德怀挂帅出兵
(1 )打,还是不打,毛泽东3 天3 夜没睡着觉。
6 月25日以来,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报童们大声吆喝着:“号外!号外!朝鲜战争
爆发了。“炎炎烈日下,行人纷纷驻足传阅。
中国老百姓关心着这场战争。
中南海也关注着战况的发展。
“翡翠层楼浮树抄,芙蓉小殿出波心。”
这是描写中南海景致的诗句。中南海位于故宫西侧,旧时与北海统称“三海”,又名
“西苑”、“太液池”,有800 亩土地和700 亩水面。始建于辽金,历经元、明、清,是封
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之地。著名的瀛台、翔鸾阁、涵元殿等一批古建筑,都已历史悠久。清
代的熙、乾隆二帝曾在瀛台“听政”。光绪搞“变法维新”失败后,长期幽禁在这里。
民国时期,袁世凯等人在中南海设立过“总统府”。
那时,一代伟人毛泽东上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他多少次倘佯
在中南海的红墙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他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用美国武器装备起来的蒋介石军队,
建立了人民的共和国。
1949年3 月25日,毛泽东——这位中国农民的儿子,这位从来也没有到苏联学过马列
主义的中国共产党领袖,走进了古城北京。
5 月,毛泽东迁入中南海居住,一直到1976年9 月9 日逝世。
他住在丰泽园里面的菊香书屋院内,这是一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飞檐走
厦,青砖灰瓦,居所面临碧波涟漪、岸柳依依的中南海,毗邻假山叠翠、溪流漏漏的静谷。
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也住在中南海内。
连日来,菊香书屋内,毛泽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例览一遍当天的报纸。
中国人民需要和平,最不需要的就是战争。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和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为争取国
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而奋斗。并提出:人民解放军应在1950年复员一部分,回乡安心生
产。话音刚落,朝鲜内战就爆发了,美国武装干涉,并开进台湾海峡,直接威胁着中国的安
全。
6 月28日,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 次会议。这位无限深
邃而豁达的政治家、战略家,谈起话来气势磅礴:
“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
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
反抗。杜鲁门在今年1 月5 日还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