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底金字-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先生边回忆,边从书柜中取出一套80年代重印的《岳传》。我打开封套,看到了一本本久违了的书名:《岳飞出世》、《枪挑小梁王》、《岳云》、《牛头山》……全套(15本)定价:3。50元。    
    连环画的背后    
    连环画的背后是什么呢?不言而喻,是创作者的劳动。    
    “小人书”创作,类似于拍电影,起自脚本的编写。姜先生向我出示了一张连环画出版社的文学脚本专用稿纸,上面96格,即每面的文字不能超过96个字,下面是一栏“绘图参考”,由编写者向绘画者提供参考意见或建议。    
    大量连环画是根据字书改编的,编写者不仅要熟读原著,而且要吃透和消化,转化为“小人书”版。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据姜先生说,当年蔡若虹改编《鸡毛信》,因为白天要坐在机关里处理杂事,每天的夜车都开到后半宿。他家的保姆煮好面条端上来,凉了,回锅热,再凉了,再热,如是反复多少遍。毫不夸张地说,蔡若虹是以一种废寝忘食的创作热情,改编了这本书。有些原创作品,需要文字作者和画家深入生活,作实地调研和考察。姜先生提到《穷棒子扭转乾坤》和《焦裕禄》这两本60年代出版的现实题材的优秀连环画,作为编写者,他曾多次到遵化和兰考采访、体验生活。姜先生还用上了画报记者时的老本行,拍过许多照片。《焦裕禄》从确定选题到完成创作,仅仅用了20天。而脚本的初稿,是姜先生和两位同事在一夜之间赶编出来的。    
    绘画是连环画创作的重头。多卷本连环画往往是多名画家集体创作,风格要融为一体,这对早已形成个人画路的画家们,说来也并不容易。《水浒》的人物造型,就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姜先生回忆说,当时先从不同视角画出四个宋江,一幅正面,一幅侧面,一幅全身,一幅特写。然后张贴出来,请编创人员和专家们观摩、讨论,画家再作修改。反复多次,最终确定统一的造型。刘继卣画《穷棒子扭转乾坤》时,也多次到 “穷棒子社”体验生活,画了大量的铅笔速写,又把铅笔稿拿到农村征求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加工后才定稿。    
    这种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与合作精神,直接造就了画家们的艺术素养,让他们的绘画境界拾级而上。后来美术界的名家如刘继卣、王叔晖、程十发、任率英、墨浪、贺友直等等,用姜先生的话说,是“以画连环画起家的”。而《山乡巨变》、《十五贯》、《渡江侦察记》、《东郭先生》、《西厢记》、《我要读书》等等,也成了今天的收藏者眼中的精品。


第二部分:三种精神食粮一个即将消逝的概念

    字书这个词,已经不常用了。它是就小人书而言的,也会随着小人书的消失而消失。但字书这样东西,还不会马上离开我们。    
    六七十年代,孩子长到三四年级,只要不是太笨,大多开始了接触字书的经历。当他们囫囵吞枣地看完《欧阳海之歌》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一定有一种类似拿到汽车驾照这样的掌握了一门技艺的快感。这个印象也一定终生不忘。倘报纸的读书版拿“我看的第一本小说”作怀旧征文,来稿也一定会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毒草”还在泛滥    
    “文革”爆发后,几乎所有的长篇小说(大概仅《艳阳天》、《沸腾的群山》等个别作品例外),都被打成毒草,成为禁书。还不止是小说,像《外国名歌二百首》这样的文艺作品,像《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也跌入冷宫。报纸上是连篇累牍的批判文章;作家和翻译家挨斗的挨斗,坐牢的坐牢,自杀的自杀;无数家庭的无数藏书抄走的抄走,毁掉的毁掉,封存的封存;出版社看家的书(如中国青年出版社的“ 三红一创”,即《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都被束之高阁;新华书店更是一派萧然的气氛……    
    茅盾的子女在《父亲茅盾的晚年生活》中,提到人大“三红”的红卫兵来抄家时的一个场面:    
    爸爸家中最多的是书,可是红卫兵倒不认真翻书,只有一个女红卫兵指着满屋子的书架问爸爸:“这些书你都看过吗?”拿军刀的头头说:“ 这些全是大毒草,看得越多中毒越深。我们只读毛主席的书,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毛主席的书一本顶一万本。”⑧    
    茅盾当时的处境,尽管也不怎么样,但与更多更不幸的作家相比,还算是幸运的,顶多属于靠边站的一类。毛泽东有指示,个别文化人不在批判之列,茅盾名列当中。他的作品(如《林家铺子》)尽管也不能幸免于横遭批判,但人似乎从未尝过“揪出来”的滋味,家里的书也未被抄走。但这段出自他家的对话,却反映了字书在“文革”初期的真实境遇。    
    一阵疾风暴雨过后,“毒草”们并没有被灭绝,时显“沉渣泛起”之势。漏网之鱼,还在游弋。有个住在军队院里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院大校楼一位留苏的九级干部家被抄后,家门洞开,他有一次去那里游荡,看见桌子上赫然摆着一套《静静的顿河》,顿起肃然之感。三十年以后,我也有过一回类似的经历:2000年的夏天,去哈尔滨开会,有人在车上和北师大教授汝企和闲聊,说起他的姓不多见。我随口答茬说:有个翻译家叫汝龙。汝教授说:他是我父亲。我听后也“顿感肃然”了一番,眼前闪过这位有名的翻译家以及和他相关的托尔斯泰、契柯夫乃至聂赫留朵夫的影子。那些年那些作品曾让无数的孩子大中其“毒”,当中也一定包括破“四旧”时杀在前面的红卫兵。所以说,矛盾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人生的方方面面,尽在变数当中,这也是生活的辩证法。    
    复课以后,学生靠分看家和吃饭的时代已经过去,有了不少闲工夫。一些孩子“飞”在外面瞎折腾,另一些孩子呆在家里大看借来的小说。那时学“毛著”的榜样门合,有“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的经验之谈。这样三句话似也可以用在一些孩子读小说的体会上,以至传看小说,成了在一部分孩子中风靡一时且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他们看的,都是些传来传去的小说,有的是从图书馆流失出来的,盖着形形色色的单位公章。外国小说中,不少是竖排繁体字的那种,人名和地名用曲线或直线标出。因库存过久,纸张多已泛黄,散放着一股仓库中的霉气味。很多小说由于倒手次数过多,成了少头缺尾的残书。不知道过了多少道手,遇上看不过去的,包上马粪纸书皮,用钢笔写着《安娜·卡列尼娜》、《红色保险箱》、《上尉的女儿》、《三家巷》、《苦菜花》、《古城春色》、《莎菲女士的日记》……也有的干脆没头没尾到底,书看完了还人家时,还得现打听书名。那也看得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我估计有些小说没头没尾是故意之举,至少是读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不然让“毒草”招摇于市,有点危险。一般来说,小说的传阅速度都是闪电式的,头天拿到手,便被叮嘱:“明天想着还我。”很多孩子的书包里总装着一两本没头没尾的小说。大街上也常见兜里揣着小说的孩子,路上碰见熟人,问:“干嘛去?”答:“还书去。”或者应了后来的电影《看不见的战线》里的那句话:“你拿的是什么书?”回答当然不会是《歌曲集》。中间插一杠子,把书截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借书给他们的孩子,已经说不准是几道贩子了。


第二部分:三种精神食粮黄新原的读书生活

    黄新原是我的朋友,确切说,是高我一级的同学黄汉青的哥哥,多年前因一次工作上的合作(我给他写的一本书作编辑)而有了过往。论岁数,他应该是68届的,由于身体原因(不是成绩原因)蹲了一班。他父亲在玉泉路的政治学院和红山口的军事学院之间调来调去,他家也随之搬来搬去。他的身体比较糟糕,打小有哮喘的毛病,去年又安上了心脏支架,植物神经也不大正常,怕风,休息不好。但他精神尚健旺,聊天时,常能听他翻腾出小时候的旧事,很有一些是和孩子看书靠边的。    
    “文革”初期,他家在玉泉路政治学院。他这茬孩子成长到大看小说的时候,不分中外,几乎所有作品都成了“毒草”。孩子都有点逆反心态,越不让看,越得看。书借不出来但偷得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