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的交谈。事后,老舍遂再未向任何人重新提起他的入党要求。老舍是怎么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不再追求这一政治身份了呢?没有任何一位第三者能够知晓其中的秘密。”150老舍与周恩来的这次会见,与他最后的投湖自杀,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这实在又是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历史谜团。即我无法凭借“事后诸葛亮”的主观臆测,来推断老舍当时的入党动机,更无法推断周恩来是如何说服老舍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我还是想做这样一种假设,如果老舍把自己所遇到的在党外种种不被信任的事情,向周恩来和盘托出,周恩来会向老舍做出作为一国总理所能做出的什么承诺吗?而许多年以后,当老舍在“文革”风暴中受尽凌辱,遥想当年,会觉那不过是南柯一梦,一切已经付之东流吗?这会是导致他最后绝望的诸多因素之一吗?
当然,这也许全然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历史推理小说中的一节。但我觉得,还是有理由认为,1960年3月北京市委文化部准备对老舍进行批判,只是这次已明显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学批评”的延续。同样有理由认为,1960年3月是老舍人生最后岁月的分水岭。
心灵的困惑与艺术的挣扎(1957—1966)(6)
1963年12月12日和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针对文学艺术作过二个批示,第一个批示说得还相对含糊,称社会主义改造在文艺界的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第二个批示就已经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151之后,京剧《谢瑶环》、昆曲《李慧娘》、历史剧《海瑞罢官》相继受到批判,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及相关的文艺机构,都需要整风,作自我检讨。《戏剧报》曾在检讨中说:“多年来一贯对社会主义的革命现代戏采取了冷淡、挑剔的态度。而对于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统剧、历史剧则一味叫好,大力宣传。”152
没有理由认为老舍不是由衷地表示过,“要听毛主席的话,跟着毛主席走!因为“听从毛主席的话是光荣的!“要在毛主席的指示里,找到自己的新文艺生命。”153读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他“五十而知使命。”因为,《讲话》使他的“心中爽朗,眼界开阔,好像久住在城圈儿之内,忽然出了城门,上了阳关大道,看见了绿水青山与沃野千里。”所以,他能忘了年岁,“要和年轻的小伙子们作笔墨劳动的竞赛。”154他始终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感激”,无论怎样努力工作,总觉得不够。“这种无限感激像一种什么新的血液,新的生力,叫我感到应当永远高高兴兴,永远年轻,永远积极工作。”155因而,此时的他,一如既往,放下了不为外人道的《正红旗下》的创作,不再写反映现实的话剧,而是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深入生活,大胆创作”,“以最大的热情向工农兵学习,改造自己。”156以求能将“脑中那些鬼”剔除。在毛泽东的这个批示以后,老舍又似乎拿出了当年写《龙须沟》时的劲头,像一个劳动模范似的,不顾腰腿病的折磨,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同年夏,老舍即赴北京密云县当时的檀营大队深入生活约三个月。10月中旬,又到北京海淀区四季青人民公社门头村体验生活。1966年1月,已步入67岁的老舍,在跟日本友人的交谈中,还“只希望今后身体能够好一些,真正到农民、工人那里,一块住一个时期,一个长时期,能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来。”157这一年春天,他在“血压高,头晕,写字困难”158的情形下,还坚持到北京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体验生活,留下了他平生最后一篇创作——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喂养猪,也是闹革命,/毛主席的著作活学又活用。/思想红,不利己,/贫下中农的高尚风格,全心为集体。……”159
这是老舍的绝笔之作。老舍为写好这篇快板词,写下了长达好几页的采访笔记《猪多肥多粮多的陈各庄大队》。“断奶小猪体重小,体质差,卖到社员户,一换食,即可死亡。仔猪过三关。”“饮水,小猪生后5——7日开始饲水。早春晚秋中午开始饮水一二次,夏季饮四次,与给粒料同时。”“母猪平均每日食粮精料1公斤,粗料1.5公斤,精料中豆类占30%——35%,每日加骨粉50克,可克瘫痪。”“一岁的公猪每周配种不过二次。一岁半到两岁,可续配种两三天,每天一次,休息一天。”160
读着这一条条为创作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而精心记录的枯燥的养猪资料,谁能想到拿笔的这位67岁的老人,在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室同堂》、《茶馆》等足以传之后世的作品之后,却还要“求进步,争上游,/越进步,越学习,/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大红旗!161直到1966年8月23日在“文化大革命”的红色海洋中被吞没,死后依然被打入毛泽东所说的北京市文联的“裴多菲俱乐部”。
历史叙述中的“八·二三”事件(1)
《海瑞罢官》——“文革”风暴的引信
像老舍响应号召,写了许多“配合”政治的话剧一样,吴晗写作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初衷,也与“配合”有关。这一文化现象在当时是再普遍和正常不过的。
1959年,毛泽东意识到造成中国经济重大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不敢讲真话,形成过急过大浮夸的恶劣作风。他直言不讳地承认,有很多假话是从“上面”压下来的。应提倡敢于讲真话的魏征精神和海瑞精神。他希望找几个历史学家研究一下海瑞,写写有关海瑞的文章,编演有关海瑞的京剧。可令人难以思议的是,此时庐山会议还没有召开。也就是说,单从时间上来推算,毛泽东指示写海瑞在前,而通过《关于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批判大有海瑞风范、敢于讲真话的彭德怀的庐山会议在后。换言之,吴晗的《海瑞罢官》若是写在庐山会议之后,一旦批判起来自然难逃影射之嫌,即惹祸是因为写了“罢官”。但倘若是在之前,毛泽东会因它对历史有先见之明而不去罢免彭德怀吗?
显然,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身为北京市副市长的历史学家吴晗的《海瑞骂皇帝》一文,可以说完全是在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毛泽东宣传海瑞精神的讲话。随后他又接连写了《清官海瑞》、《海瑞的故事》和《论海瑞》,并将《论海瑞》送胡乔木审订。刚刚参加完庐山会议的胡乔木,在结尾处意味深长地加了一段骂“右倾机会主义”的话。吴晗虽与彭德怀素无交往,对庐山会议一时也搞不清楚其深奥的政治动因,却也对此风闻不少。为谨慎起见,他同意文章在1959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时,加上这个稍显“突兀”,但明显带有“自我保护”性质、痛骂“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结尾,以划清海瑞与彭德怀的界线。他特别注明:“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根本不是什么海瑞。”之后,在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再三催促下,吴晗将写竣的《海瑞罢官》剧本交北京京剧团,并于1961年初公演。毛泽东甚至在家里接见了扮演海瑞的京剧演员马连良,并留他一起吃饭,还说:“戏好,海瑞是好人6海瑞罢官》的文字写得也不错”。吴晗听了自然高兴。得到领袖的称赞,兴奋之余的马连良也写了两篇谈表演体会的文章《〈海瑞罢官〉演出杂感》和《从海瑞谈到“清官”戏》。162
然而,事隔一年,在毛泽东发表那份《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报告之后,江青开始酝酿批判《海瑞罢官》。她曾找中宣部和文化部的四位正副部长说:“在舞台上,银幕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大量的是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东西。”遭到拒绝。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召开,江青不忘旧帐,又让李希凡写文章批判《海瑞罢官》,李希凡没答应。几乎与此同时,毛泽东指示将用来批判资产阶级权威的39个《文学艺术资料》发到全党县一级单位,资料中就包括吴晗的《海瑞罢官》和担任北京市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