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对上述建议不感兴趣,对其他任何建议也都听不进去。特别在随机调动部队方面,他甚至不肯给这些陆军元帅们比以往更多的自由。希特勒不但对陆军元帅们的忠告置之不理,反而滔滔不绝向他们保证说,新的V 型武器,即前面提到的火箭,将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陆军元帅们要求说,既然这种武器如此有效,就应该马上用来对付盟军所入侵的海滩,或者用来对付在英国南部盟军部队集结的港口。而希特勒却坚持必须集中轰炸伦敦,“以便使英国转向和平”。
这样,德军防御部队只能守在不断崩溃的防线上,毫无希望地坚持下去。陆军元帅和将军们也只能勉强执行希特勒的命令,即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冈城—阿弗朗什一线。
事实很快证明,希特勒所指望的V 型火箭没有产生他所预期的那种效果,而盟军在诺曼底的军事压力却越来越大。有一天,希特勒突然打电话询问:“我们该怎么办?”德军西线总司令伦斯德元帅反驳说:“结束战争,此外还能做什么!”希特勒很快撤了伦德斯的职,把东线的克卢格调来接替他。克卢格元帅是一个身强力壮而富有进取心的军人。起初,他非常高兴,并且像所有新上任的司令官一样充满信心。但是,不到几天功夫,他就变得非常严肃和沉静,因为眼前的战事太严重了。没过多久,即克卢格上任还不到2 个月,不仅整个德军防御阵线被盟军突破,而且一个数量巨大的德军集团被困在法莱兹“袋形地”,全军覆灭。8 月16 日,克卢格被希特勒撤职。两天后,他在乘车返回德国的途中吞服氰化物自杀。
他在给希特勒的最后一封信中说道,虽然他认为对于其部队的失败他没有任何罪过,但他看不出在德国国内会获得多大同情。看来自杀是他可以采取的唯一的体面方法,他要求元首认识德国绝望的处境并缔结和约。。”
斯大林的战略配合
6 月6 日下午,诺曼底登陆开始不久,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致电斯大林,通告了诺曼底登陆行动:
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水雷、障碍物和地面的炮台大多已被克服。空降很成功,而且规模很大。步兵登陆进展迅速,许多坦克和自行火炮已运上岸。气象预报天气转佳。
斯大林收到英国首相的电报,十分高兴。他当即回电表示热烈祝贺:
接奉来电,得悉“霸王”作战行动业已开始,并获成功,我们同感欢欣,并祝获更大成就。
按照德黑兰会议协议所组织的苏军夏季攻势,将于6 月中旬以前,在前线某一重要地段开始。苏军的总攻将随着部队之陆续转入进攻而逐步展开。从6 月底到7 月间,各项进攻行动将汇成苏军的总攻势。
攻势行动的进展情况,当随时奉告。
正如斯大林在电报中所讲,6 月10 日,苏联红军的夏季攻势中的第一阶段在列宁格勒战线展开,这次战役揭开了苏军1944 年整个夏季进攻的序幕。这次战役从6 月10 日开始到8 月9 日结束。苏军参战的有:戈沃罗夫元帅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部队、梅列茨科夫大将指挥的卡累利阿方面军左翼部队,总共45 万余人,火炮和迫击炮近1 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800 多辆,飞机1547 架。战役目的是迫使芬兰退出战争,改善苏德战场北翼的战略态势。
6 月10 日和11 日,列宁格勒方面军第21、22 集团军分别发起进攻。17日,苏军突破芬军第二道防线,20 日突破第三道防线,占领维堡。21 日,卡累利阿方面军第7 集团军发起进攻,强渡斯维尔河。25 日解放了奥洛涅茨。7 月底苏军进抵苏芬边境线。至8 月9 日,战线稳定在库达姆古巴、皮特凯一线。这次战役减轻了对苏军北翼的威胁,同时也为苏军尔后在彼罗的海沿岸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6 月23 日,苏军又发动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二、三方面军都参加了这次战役,参战总兵力240 万人,火炮36400门,坦克5200 辆,作战飞机5300 架。
经过激战,苏军消灭德军54 万人,给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以毁灭性扫”击,苏军战线向西推进500—600 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的全部领土和立陶宛的部分领土,并在波兰军队配合下,解放了波兰的东部,逼近了东普鲁士和华沙。
当白俄罗斯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的同时,苏军又发动了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7 月13 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部发起了进攻,苏军参战兵力有120 万人。
在这次战役中,苏军共击溃德军23 个师,全歼13 个师,解放了西乌克兰和波兰东南部,为而后从华沙方向至柏林方向上的进攻奠定了基础。
上述三个苏军战役都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西线开辟的第二战场,苏军一系列的有力进攻,极大地吸引了德军兵力,使其不能从东线抽出部队应付西线。
第九章战旗插上瑟堡港
天气依然晴朗。
一批批运输船队构成了海上运输的洪流,大批的兵员和作战物资从海峡对岸源源不断地运来。
启用“桑树”港
登陆开始后第2天,即6月7日,天气虽然晴朗,海面上却依然刮着5—6 级的强风。诺曼底海面上一直波涛汹涌,被击伤和损坏的舰船随风飘荡。。
下午,风刚一停,建立人工港的“桑树”计划就开始付诸实施了。
美军人员在乱成一团的海滩上勘察,在海面上标明各部件应该沉放的位置。当天下午,第一批准备下沉作为“醋粟树”防波堤的船只到达。冒着德军不断射来的炮弹袭击,有3 艘在当天就沉放在指定位置。8 日,供“桑树A”用的巨大的混凝土箱“凤凰”,也按计划开始运到“奥马哈”海面,被立即沉到指定位置。
到6月10日,美军地段的防波堤竣工,围出了一个2平方海里的港区。16日16时30分,一艘坦克登陆舰靠上了刚刚竣工的一条“鲸鱼”舟桥通道,在38分钟内至少有78部车辆通过它上了岸,“桑树A”建成了!
接着,第2条、第3条舟桥码头和外海防波堤“低音大号”陆续竣工。
此时,“奥马哈”这块只停过小渔船的荒凉海滩,一跃成为法国北部最有活力的、容量最大的港口。
与此同时,在英军“哥尔德”登陆地段的“桑树B”也建成投入使用,川流不息的人员、补给品迅速上陆。
到6月18日日终时,共有314514名人员、41000部车辆和116000吨补给品通过人工港上陆,形势十分喜人。
到6月19日为止,盟军实力与日俱增。组织完善的横渡海峡运输舰队已把大约20个师的部队送到陆上。盟军的集结速度超过德军,在诺曼底已拥有50万人左右的兵力。
盟军已经像汹涌的潮水一样,不断涌向欧洲大陆。
与此相反,由于盟军的无情主袭,再加上交通线在前些日子已遭破坏,德军元帅隆美尔不可能得到编制完整并能立即投入战斗的增援部队。有些增援部队不得不化整为零,而且往往还得在夜间靠步行或骑自行车赶往前线,许多重型装备都在途中被炸毁。
丘吉尔登岸视察
6月10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史未资、布鲁克登上一艘驱逐舰,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诺曼底前线的英军滩头阵地视察。此时,英军已经深入内陆7—8英里了。
当他们走下舰时,蒙哥马利满怀信心地在海滩上相迎,满脸笑容。
丘吉尔一行在蒙哥马利的陪同下,驱车来到这一小块有限的法国土地。
当时的炮火极稀少,天气晴朗。他们看到了此地乡间一派富庶的景象,
田野里满目是正在晒太阳或游荡着的可爱的黄白色母牛。居民们看起来也轻松多了,并且热情地向来访者招手。
丘吉尔一行又来到搬来不久的蒙哥马利的前线司令部,这个司令部设在离海滩约5 英里的一处别墅里,房子的周围有草坪和湖水环绕着。
中午,大家在一座面向敌方的帐篷里共进午餐。
蒙哥马利将军一直兴高采烈。丘吉尔问:
“真正的前线距离我们这儿有多远?”
“大约有3 英里吧。”蒙哥马利回答。
“现在我军是否有一条接连不断的防线?”首相又问。
“没有。”
“那么,有什么办法来阻止德国装甲兵突然闯进来,把我们的午餐给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