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世凯评传-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来看外交方面的干涉与监控。联俄风波甫定,外交风波又起。翌年5月,朝鲜政府任命闵泳骏为驻日公使,朴定阳为驻美公使,沈相孚(后改为赵臣熙)为驻英、法、德、俄、义(大利)五国公使。作为试探,8月先派闵泳骏赴任,但迟至9月13日,始致书清廷告之此事,由此引发了持续数年之久的外交风波。
  事件大致过程是:清廷认为朝鲜先斩后奏,擅派使节的做法,不合附属国外交事务要经请示批准的宗藩体制,9月23日谕令:“朝鲜派使西方国家,必须先行请示,等待批准后再前往,方合乎属邦体制”;李鸿章则致函朝鲜国王,嘱令该国外交,应遵行附属国的旧章。袁亦连续致函责问朝政府。朝方则虚以委蛇,一方面表示遵循旧章,一方面又声称互派使节乃建交时约定,“近日各国请之愈切”,故不得不派赴云云,同时仍为朴定阳出使美国作积极的准备。10月,迫于清廷压力,朝鲜不得不走走形式,咨请清廷礼部批准外派使节;清廷则只同意以属国体制派使,且只能派三等公使,不能使用“全权”字样。对此,朝鲜国王李熙11月初致函北洋,解释派任全权公使的初衷,是以“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下卿之意也。而且敝邦偏小,久已为各国所轻侮,如派使不足以壮观瞻,尤恐怕愈见轻侮,玷辱天朝,因而酌派全权公使,分别驻扎,虽然表达的是小邦敦睦之谊,也宣传了天朝怀柔远方之德。”并强调“全权公使”这一称号“已于派定之后,即下令外署通知照会各国使节先行报其政府,以备接待。如果此时忽然改派,深恐见疑于诸国,失信于天下,益开启各国轻侮之心,而加重强邻窥伺之意。”请求“仍准许派驻全权公使,……待报聘事情完毕,或调回,或以参赞等官员代理,以便节省经费”云云32。李鸿章请示清廷后回函同意朴定阳此次以“全权公使”身份赴美,但附加了“三端”,即三条外事纪律:
  一、韩使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报到,请由中国钦差携同赴外交部,以后就不再有什么要求。
  二、遇有聚会公宴,酬酢交际,韩使应跟随于中国钦差之后。
  三、一切交涉大事关系紧要者,韩使应先密商于中国钦差,核准请示。这全都是属邦份内应行的体制,与各国没有关系,各国不能过问。33
  朝鲜打擦边球,而且赢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国王一面表示“恪遵体制,恭谨行事”,一面会见袁世凯,“极力称赞准许派出全权公使,感激天朝恩德上宪教诲,殷勤款待,礼意有加。闵妃派其家族长幼诸闵,也殷勤致谢。凯则加意抚摩,酬酢而归34”。
  孰不料这只是个障眼法,朝驻日公使、驻美公使赴任后均未首先拜会清廷驻日、美之公使,朴定阳更是单独谒见美国总统,呈递国书。李鸿章接到驻美公使张荫桓的报告后,责成袁世凯查问,朝方则答复如下:
  此次派使西方国家,议准三端中,先拜谒华使并请携带前往(呈递国书)一端,太有失韩国国体,而且恐怕各国拒绝国书,不以平等相待,则贻羞非浅,所以朴公使因(维护)国体以至于违反原定章程。而出使五国的赵公使还在香港,如到了西方国家,也势难遵守,请婉言恳请北洋大臣俯准,删去第一端,以顾全韩国国体。
  袁此时已看出韩国是故伎重施,但韩使已在海外,颇觉无可奈何,遂复电北洋:“伏查韩国谬妄狡黠,因此可知朴(定阳)违章,必有授意,现今受到查问时才提出此种请求。如果不允许,也必会悍然行事,反复筹思,难以理喻。”清廷恼羞成怒,断然拒绝:“三端既经议定,岂容轻易更张?著即电知该国王,恪遵前议办理35。”但生米已做成了熟饭,李、袁遂压朝政府撤回并惩处朴定阳,否则不再批准朝鲜外派使节。两国在外交上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亦进入第三个阶段。朝鲜方面对清廷压力采取了如下应对措施:
  一是推,即把责任推到列强和朴定阳身上。朝君臣认为“清廷素来畏惧洋人,我派遣使节结好洋人,清廷也必会畏惧我。北洋电报必是虚声恫吓,计划断无可虑,……从速派使结好西洋,清廷无可奈何36”。从这一判断出发,朝鲜一开始就把派使、违反“三端”等事说成是被动无奈之举,把责任推到列强一边,希望借列强之势为自己争得外交上的空间。但清廷不谈原因,只就朝方阳奉阴违,出尔反尔的做法诘责不已,朝外署遂将责任推到朴定阳身上。1888年2月2日(旧历十二月二十一日)回复袁世凯称:

外交“双簧”三(2)

  查以前议定的三端,已于赴美使臣启行之前,饬令遵办。……未知该使至美为何托词不遵,以致有此诘问,实令人惊怖,立即发电诘问该使。后据该使电称,前定三端,本不敢违背,只是到美国后,查访打探国情,如果由华使带往外交部,美政府有意斥退国书,故冒罪违章,暂且完成使命,待回来后请罪等语。……是以该公使碰到万万难处的境地,才出此不得已之举,其情极苦,或许也该原谅。
  袁是何等人,能受此愚弄?在转给北洋的电报中随即点明韩政府的答复“意在捏词搪塞”,“曲袒朴使,也无非是想要为赵使留下违章的余地37。”李鸿章因此大发雷霆:“韩政府外署竟敢用擅自违章的小人的无从查证之语转复,尤属胆大包天38。”
  二是拖,即借口朴远在海外,回国后方能惩处,希望将大事拖小,小事拖了。2月6日(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朝外署再次致函袁世凯:
  所有该使违章之罪,亟应议处,而现在本人出疆,无以施加谴责,拟等到调任回国,再行议处。……我国王殿下,自闻此报,殊为震怒。本督办亦不胜惊惑之至。总之该使朴谬妄的事实,可看出大致轮廓,容等到该使返回复命之日,应由敝政府再行查核并施加谴责,还要乞求贵总理特别给以包涵体谅。
  责任既已推到朴身上,朝政府亦答应予以惩处,袁觉得再责无益,不如以静制动,遂建议北洋“姑且等待朴使回国,视韩廷如何查办后再诘问39。”袁的盘算是,朴不回,则“违章案”不能了结,案子不结,则清政府绝不会批准朝再外派使节。此时朝鲜驻欧洲五国公使赵臣熙滞留香港观风已近三个月之久,势不能久拖不决,到时朝自会找上门来要求结案的。果不出袁所料,朝鲜迫于清廷压力,于1889年召回了朴定阳,而滞留香港的赵臣熙在迟迟不得出使的状况下,亦于1890年3月自行返国。清、韩遂又就处罚朴定阳一事展开新一轮的折冲。
  先是,朴甫抵仁川,朝外署赵秉稷即向袁世凯请示如何结案,袁答以惩办朴;赵以惩办朴美国公使必会过问,“不如毋予追究,以此顾全中、韩双方的体面”,袁答以“如不惩办,中方体面何在?美国公使诘问又何足吓唬人?赵语塞,即赴宫。”袁通过其在朝宫廷内的眼线,很快了解到朝方的打算,在向北洋汇报的同时建议严词诘责:
  又闻韩王打算在朴回来后即授职外署督办,以彰显自主之权。如中国追究得严,先支吾其辞,不得已则暂时定罪,而暗中唆使美国公使诘问,便仍可赦回充当督办云。只是朴回来后的查处如听之任之,不但大损国体,而且赵臣熙仍在香港,必会即刻赴任而重新违反三端,所以妨害尤其大。凯拟待朴回来后,即备办文书坚持严辞诘查,料其必难搪塞,朴如受到惩办,赵自会中止违章。
  李鸿章自然同意并称赞他“驳赵语甚有劲40”。朴定阳回到汉城后向韩王辩解自己并未接到朝廷的明确指示,而且“万国互通使节的公例,无先往他国使馆的礼仪,也无通过他国公使谒见外交部的事例”。而朝鲜所聘外署协办德尼则“力言于王,如听任中国对朴处罪,韩国就不是自主国家,各国必定不接待韩国使节,必须立即补授朴显要的职务以昭示各国,中国必无可奈何,这全是袁某一人作祟,尤其无足顾虑。”韩王于是派大臣多人,连日劝说袁“含糊了结,毋深究”,其外署督办闵种默并告诉他,“国王久已嫌你恐吓”。袁不为所动且严加驳斥:
  凯驳以韩国虽与各国有约,也应恪守藩属体制的派使规章,岂得阳奉阴违?你们既然包庇朴,必然是你们朝廷故意放任朴违章,你们朝廷可以儿戏自欺,也想要中国的朝廷这样么等语。言辞神色甚为严厉,闵(种默)颇为畏惧惭愧地返赴王宫。41
  此后,对朝鲜诸臣车轮战般的软磨硬泡,袁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