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国藩见陈敷并非为金钱而来,对他更加敬重,也更相信了,便客气地说:〃待先生用完饭后,我陪先生一起到两屏山去看看。〃
两屏山离白杨坪只有十里路。吃完饭后,国藩带着满弟国葆,陪陈敷一起徒步来到两屏山。三个人在山前山后看了一遍,然后登上山顶。陈敷指着山势,对曾国藩说:〃大爷,这两屏山乃是一只大鹏金翅鸟。你看,〃陈敷遥指对面山峰说,〃对面是大鹏的左翼,我们脚下是其右翼。〃陈敷又指着山下的一条路说,〃这是大鹏的长颈。大爷看,远处那座小山是大鹏的头,后面那个山包是大鹏的尾。〃
这一带,曾国藩从小便熟悉,只是从来没有站在山顶,作如此俯瞰。经陈敷一指点,他越看越像,仿佛真是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那只〃展垂天乌云之翼,击三千里之水,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神鸟。陈敷又指着尾部说:〃我昨天看到那里有一座修缮得很好的坟墓,也不知是哪位地仙看的,算是有眼力。〃
曾国藩顺着陈敷的手指方向看去,说:〃那座坟我知道,不是哪个特意看的,而是无心碰上的。〃
〃无心碰上的?〃陈敷惊奇地问,〃怎么碰得这样好?〃
〃我们荷叶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国藩缓缓地说,〃前明嘉靖年间,贺家坳有个贺三婆婆,带着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儿子名唤狗伢子。母子二人终年在荷叶塘一带以乞食为生。那年大年三十,风雪交加,母子俩乞讨回家途中,路过两屏山时,贺三婆婆一脚未走稳,从山上滚到山脚,摔死在一块石头边。狗伢子抱着母亲痛哭,想自己家无尺寸之地,如何埋葬呢?只好就地挖了一个坑,把母亲掩埋了。狗伢子埋葬母亲后,便离开荷叶塘,远走他乡。四十年后,狗伢子在外乡发财致富,三个儿子也都得了功名。他带着大把钱衣锦还乡,乡亲们都说是贺三婆婆的坟地好。于是狗伢子将母坟修缮一新,并请人年年代他祭奠。〃
〃哦!原来这样。〃陈敷笑着说,〃这贺婆婆葬在大鹏鸟的尾巴上,保祐了后人发财致富得功名,这便是这块宝地的明证。我现在看中的是大鹏鸟的嘴口,那才是胜过尾部千百倍的好地。大爷请下山,我陪你亲自去看看。〃
三人一起来到被陈敷称之为大鹏嘴口的小山边,只见此地山峰三面壁立,中间一块凹地。山不高,却林木葱茏,尤其是那块凹地,芳草丰盛,虽是冬天,亦青青翠翠;环绕四周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中时见游鱼出没。曾国藩心中赞道:〃果然一块好地。〃
〃大爷看此地山环水抱,气势团聚,草木葱郁,活力旺盛。这种山、水、势、气四样俱全的宝地,世上难得。〃
曾国葆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连连点头:〃陈先生说得不错,这方圆百来里地面,确实再也找不出一块这样好的地来。〃
陈敷说:〃自古以来,风水之事不能不讲。当年朱洪武贫不能葬父母,祷告上天,代为看管,用芦席将父母尸体包好,浅浅下葬。后来,扫平群雄,据有天下,打发刘伯温到凤阳老家营造皇陵。刘伯温看了看朱洪武父母的葬地,对人说:'原来皇上的双亲葬在龙口里,怪不得今日坐江山。'〃
说到这里,曾国藩、曾国葆都笑起来。陈敷继续说:〃葬在龙口出天子,葬在凤口出皇后,葬在大鹏口里出将相。大爷,请再也不要迟疑,就将老太太的灵柩下葬此地吧!〃
曾国藩高兴地说:〃先生说得好,过些日子,就把灵柩移来,葬在这里。〃
陈敷又打开罗盘,细细地测了一番,削一根树枝插在凹地上,说:〃这里便是金眼的正中处,让老太太头枕山峰,脚踏流水。〃
说罢,三人一起离开大鹏金翅鸟的嘴口回白杨坪。
听说来了位奇人,给老太太寻了一个绝好佳城,可以保祐曾府大吉大利,阖府上下,无不欢喜。曾麟书也过来见了陈敷,说了几句感谢话。晚饭时,曾氏五兄弟都陪着陈敷吃饭,以示谢意。晚饭后,曾国藩把陈敷请进书房,秉烛夜谈。
陈敷浪迹江湖几十年,一肚子奇闻异事,今日又因有所为而来,更是滔滔不绝。曾国藩也将朝中一些有味的故事,拣了一些说说。二人谈得甚是投机。
〃三个月前,我住在长沙,那正是长毛围攻长沙最紧张的日子。〃陈敷有意将话题扯到战事,并刺激他,〃亏得张中丞居中调度,更兼左师爷出谋画策,亲临指挥,江将军率楚勇拼死抵抗,终于保住长沙几十万生灵免遭蹂躏。山人想,左师爷、江将军都只是文弱书生,何来如此胆识魄力。从左、江身上,我看到湖南士子的气概,真佩服不已。〃
这几句话,说得曾国藩心里酸溜溜的,他强作笑容说:〃湖南士人为学,向来重经世致用,大都懂些军事、舆地、医农之学,不比那些光会寻章摘句的腐儒。〃
〃大爷是湖南士人的榜样,想大爷在这些方面更为出类拔萃。〃
曾国藩颇难为情地一笑,说:〃鄙人虽亦涉猎过兵医之类,但究竟不甚深透。左、江乃人中之杰,鄙人不能与之相比。〃
陈敷道:〃大爷过谦了。想大爷署兵部左堂时,慨然上书皇上,谈天下兵饷之道,是何等地鞭辟入里、激昂慷慨;举江忠源等六人为当今将才,又是何等地慧眼独具,识人于微。依山人之见,左、江虽是人杰,但只供人驱使而已,大爷才真是领袖群伦的英雄。〃
〃先生言重了。不过,国藩倒也不愿碌碌此生,倘若长毛继续作恶下去,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国藩亦可带兵遣将,乘时自效。〃
说到这里,陈敷见其三角眼中两颗榛色眸子分外光亮,暗想:曾国藩动心了。陈敷有意将曾国藩谛视良久。曾国藩感到奇怪,问:〃先生为何如此久看?〃
陈敷说:〃今日初见大爷时,见大爷眉目平和,有一股雍容大方、文人雅士的风度。适才与大爷偶谈兵事,便见大爷眉目之间,出现一股威严峻厉、肃杀凛冽之气。当听到大爷讲带兵遣将、乘时自效时,此气骤然凝聚,有直冲斗牛之状。〃
曾国藩见陈敷说得如此玄奥,大为惊讶,暗想:这陈敷莫不就是古时吕公、管辂一类人物。曾国藩往日读书,就十分留意那些隐于占卜星相中的奇人。他细看眼前这位学问博洽、谈吐不俗,不畏旅途艰难,无偿地送来一处绝好吉壤的江右山人,心中顿起敬意。他自己喜欢看相,便趁机问道:〃史书上载有星相家吕公、管辂的事,断人未来吉凶,毫发不差,真是神奇。请问先生,这人之贫富寿夭,真能够从骨相上判断出来吗?〃
〃当然可以。〃陈敷断然答道,〃《孔子三朝记》上说:'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文王取人以度。'古代圣贤选择辅佐,总先从骨相着眼,而所选不差,足可资证。玉蕴而璞,山童而金,犬马鹑蛩,相之且有不爽,何况于人。只是人心深微,机奥甚多,相准不易。〃
〃先生高论。〃曾国藩心中欢喜,又说,〃照这样说来,这相人之事可以相信了。〃
〃相人之事,有可信,亦有不可信。〃陈敷侃侃而谈,〃若是那种挂牌设摊,以此谋生之辈,其相人,或迎合世人趋吉好利之俗念,或为自己某种意愿目的,往往信口雌黄,亦或阿红踩黑,此不过是攫人银钱的骗局而已。若夫博览历代典籍,推究古今成败,参透天地玄黄,洞悉人情世态者,其平日不轻易相人,要么为命世之主指引方向,要么为辅世之才指明前途,要么为孝子节妇摆脱困境,胸中并无一丝私欲。其所图者,为国家万民造福,为天地间存一点忠孝仁义之气。这种人不相则已,相则惊天动地。如此星相家,岂可不信?〃
曾国藩频频颔首,说:〃先生所论,洞察世情,不容鄙人不佩服。不过,鄙人心中有一段往事,其中缘故,一直不解。先生可否为我一释?〃
〃大爷有何不解之事,不妨说与山人听听。〃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曾国藩缓慢地说,〃那年国藩尚未进学,一次偶到永丰镇赶集,见集上一先生,身旁竖起一块布幡,上书'司马铁嘴相命'六个大字。我那时正为自己年过二十,尚无半个功名而苦恼,便走到司马铁嘴面前,求他相一相,看此生到底有没有出息。司马铁嘴将我左瞧右看,好半天后,沉下脸说:'先生是喜欢听实话,还是喜欢听奉承话?'我心头一惊,自思不妙。但既然已坐到他的对面,便不能中途走掉,于是硬着头皮说:'当然要听实话。'司马铁嘴把我又细细端详一番,说:'不是我有心吓唬你,你这副相长得很不好,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