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衙内-第2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龚昭礼作为明珠系力挺的后备干将,一直都得到本派系高层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瞿浩锦,对龚昭礼极为欣赏,倚重不在呼延傲博之下。
眼看四中全会召开在即,柳晋才这个时候忽然点名表扬龚昭礼和江口市,应该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了。
陈政隆还听说,总理对东部某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很不满意。那也是一个沿海省份,经济比较发达,GDP总值常年位居第一方阵的前列。但是在此番金融危机的应对之中,对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指示落实很不到位,导致大量的海外资产未能及时撤回,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遭受了重大损失,直接导致好几个大型企业资金链破裂,如果不是国家及时采取了对策,这几个企业很可能因此破产倒闭。
而在随后的动作中,该省的动作也比较迟缓,遭受的损失比较严重。龚昭礼这两年的表现,很是耀眼,对柳俊也采取了基本合作的态度。各种时机应该说都已经成熟了。根据陈政隆的判断,龚昭礼极有可能在四中全会之后,调任该省担任省长。甚至还有一种更加“激进”的传闻,就是龚昭礼可能直接出任该省省委书记,去掉省长这个“环节”,一步到位。
以龚昭礼的资历和江口市在全国的特殊地位来看,这个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龚昭礼的几位前任,除了黎书记年龄到线,去了省人大,其他的几位无不到了高位。邱晴川眼下是A省省委书记,再之前的那位,已经是政治局委员,海门市委书记。
龚昭礼一动,江口市委书记这个含金量极高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瞄着这个位置的,绝不止陈政隆一个人。
单纯按照职务分析,陈政隆眼下是D省的三号人物,仅次于柳俊和魏宁生,排名远在龚昭礼之上,他争取去江口市任职,似乎是有些屈就了。不管怎么说,省委专职副书记是正经的省委领导,江口市委书记照字面理解,只是一方诸侯罢了。
然而真正精通官场规则的人都很清楚,正职和副职的区别是很大的。尤其陈政隆现在的地位,其实比较尴尬。依照省委分工,他分管政法工作,但省公安厅厅长黄振安也是省委常委,亦分管政法工作。当然,名义上黄振安只分管公安工作,陈政隆还是政法委书记,公检法司四家的工作,由陈政隆协调。只不过,公安这一块的工作被“摘了”出来,陈政隆所能协调的空间,着实有限得很。这也是黄振安抢先一步,主动向柳俊靠拢的原因。
论党内级别,陈政隆与黄振安是一样的。这让陈政隆在协调的时候,更加需要小心在意。陈政隆要是想动一动,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按理,省委班子成员的异动,尤其是省委专职副书记的任职异动,权限在中央,省委是不能置喙的,最多有建议权。
不过陈政隆很明白,这条规则对柳俊不是那么适用。
D省的省委书记,历来是比较特别的,更不用说柳俊这样强势的领导人了。
柳俊手里的“建议权”非常要紧。
“嗯,龚昭礼同志和江口市班子的工作,确实做得十分出色。江口成功顶住了金融危机的侵蚀,对于全省大局的稳定,至关重要。江口市今后的工作,要更加注重民生的发展和建设……这个时候,需要稳定啊。龚昭礼同志是很稳重的。”
柳俊微笑着说道。
稳重
陈政隆也是以稳重著称的。
“是啊,书记指出了关键所在。”
陈政隆忙即附和道,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第两千零八十七章 老党员的觉悟
九月下旬,十七届四中全会在首都召开。
柳俊提前两天到了首都。
照例,柳俊要去拜会岳父老子。进了龙山公园的别墅,略略让柳俊感到意外的是,严明又比他先到了。也是提前两天到了首都。
柳俊之所以提前,是有考量的。
在召开中央全会之前,柳俊还打算拜访几位叔伯,讨论一下四中全会期间可能有人提出来的人事异动。早在两个月之前,党内又有一种声音发出,那就是希望在四中全会土,增选薛远山同志为军委副主席。
在国内现行体制之下,是否出任军委副主席,才是确定接班人的关键。无疑,有人想要早点把这事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此事该当如何表态,柳俊想要多听听叔伯们的意见,其中严玉成的意见当然是最重要的。
严玉成和严明父子俩没有坐在客厅,而是坐在院子里的常春藤架下,品茶谈心。天气凉爽,不冷不热,就没必要在客厅里闷着了,院子里空气更加请新。
柳俊一进门,严明便笑着站起身来,说道:“也提前到了?。”
“嗯,有些事要办一办。”柳俊微笑答礼,径直走到架子下,在石凳上坐了。严玉成坐的那个石凳上,放了一个锦墩。毕竟年纪大了,解英怕他着凉。
“老爸,精神还不错。”
柳俊又笑着拍了岳父老子一句马屁。
严玉成便瞪起眼睛,不悦地道:“什么话,我本来就没老。”
柳俊忙即点头:“对对.严书记精神抖擞,精力充沛。”柳书记深知老头子的脾性.紧着又一连拍了两句马屁。
严明忍不住笑出声来。
老头子又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老爸,有个事向你汇报一下。我们省里有个信托投资公司,叫三衡信托公司。这个公司是情况是这样的...”柳俊甫一落座,也没什么寒暄客气,径直就切入了主题。
严玉成听得很认真,他很清楚柳俊的性格,不是一等一的大事,绝不会郑而重之的向他汇报。尽管听上去,就是个普通的刑事案件。
一个公私合营的信托投资公司,六十几个亿的资产规模,在柳俊眼里,着实不算什么。
“这个三衡信托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叫廖有清.是廖庆开丵同志的亲侄儿。”柳俊最后点题的这句话,才是事情的关键。
严玉成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一般的问题,还真不能让严玉成皱眉了,但廖庆开的侄儿当然不一样。细论起来,没有廖庆开,就没有严柳系。
廖庆开本身的子女,基本土都没有从政,只有一个儿子在体制内,还是国有企业.不算很正式的官场,职务也不是很高,五十几岁的人了,估计是正厅级退休养老。其他子女.不是自己经商就是做学问,没有往政界掺和。
廖庆开的秘书田文明,前年也正式退休了。自从卸任N省省委书记职务之后.廖庆开在京师定居,严玉成和柳晋才每年都会抽空去看望他.老人家八十几岁高龄,身体不怎么好了。
廖庆开对严柳的栽培,当真是竭尽全力,无微不至。当初廖庆开退休,有两个选择,可以半退,政治待遇提一格,去金国人大或者全国政协担任副职领导人,继续发挥余热。为了确保严玉、成接任省委书记,廖庆开放弃了自己土副国级的政治待遇,选择全退,并且为了不掣肘严玉成的工作,从大宁市搬到首都养老。这样的领导,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整个严柳系的干部,对廖老均十分尊重。这也是娄海英向柳俊汇报了三衡公司的情况之后,柳俊迟迟不曾下定决心的原因。委实不好拿主意。
不要说廖庆开对两位老爷子的提携之情,就是对他柳俊,亦是爱护有加口柳俊在N省官场起步的时候,廖庆开多次为他保驾护航。
所以每年春节,廖庆开家里、柳俊是必定要去拜访的。
严明也是双眉紧蹙,说道:“这个事情,真是不好弄。”
也就是搁在柳俊头上不好弄、换一个领导,这事压根就没必要费神。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就是了。
严明很清楚,柳俊已经在a省正式启动了“民营国战”的计划、这个计划有两点很关键,第一点就是民营资本走出去,第二点则是金融防火墙继续生效,所有要金的流向、都要进行监控。以免国内某些腐丵败分子,里外勾结,借这个民营资本走出去的机会,与美国“暗通款曲”,将国内的资金大量转到美国去。
廖有清这是顶风作案。
如果三衡公司不处理,廖有清不处理,对柳俊“民营国战”的计划,绝对是沉重的打击,对柳俊本身的威望,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官员的眼睛更加雪亮。柳俊为三衡公司破了例,接下来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三衡公司出现,多米若骨牌效应一形成,很难扭转。但是廖庆开的面子......本文转自百度重生之衙内吧一变倾城斯,请支持正版。
严玉成沉吟稍顷,说道:“这个事情,必须听听廖书记自己的意见。”廖庆开退休依旧,严玉成还是坚持称呼他以前的职务。
柳俊点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京城某处古老的四合院,环境幽静。不过胡同口值班武丵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