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金兰。不久,陈其美介绍蒋介石加入了青帮和同盟会,成为蒋介石一辈子感激的恩人。    
    1908年春,陈其美由日本返国,在上海广泛联络革命党人和爱国人士,策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他亲自到浙东各地联络会党,组织各种秘密团体,为发动起义作了很多工作。他还与北方拳击大师霍元甲一起组织精武学校,准备培养一批体力健壮,富于军事知识的革命干部,这一计划后因霍元甲被毒死而无法实现。    
    后来,他与谭人凤、宋教仁一起组织了中部同盟会总部,作为长江党务的中枢,他深入浙江各县,密结团体,广联志士,作了很多准备工作,促进了长江各省革命的迅速发展。    
    辛亥革命爆发后,陈其美在上海发难响应,调集工人、防营和会党发动起义攻克江南制造总局,占领上海,直接推动了浙江、江苏两省的独立,给武汉的革命以有力的支持。正如孙中山所说:“武昌既稍能持久,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时响应之最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惟上海”。二次革命时,陈其美起兵讨袁,自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因孤军作战而失败。讨袁失败后,陈其美赴日本,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并成为该党内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干部,两个月后,陈其美回国,继续从事反袁斗争,连续发动三次起义,均告失败。1916年5月 18日,陈其美被袁党刺杀于上海萨坡赛路14号,结束了其短暂而光彩的一生。蒋介石得知消息后,不顾危险,将陈的遗体运到自己所住室中,“中夜不寐,痛哭失声”,并帮助料理后事,十分悲痛。5月20日,蒋介石在祭陈其美的祭文中,以极悲伤的语调说:“自今以往,也将无知我之深、爱我之笃如公者。”可见他们情之深,意之浓。    
    客观地说,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陈其业兄弟三人多少都为资产阶级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三人的人生道路并不完全相同,陈其业走的是实业救国道路,后来依附蒋政权;陈其采先是革命救国,再蜕化为蒋政权的高级经济官员;只有陈其美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上走到了尽头,他是陈氏家族中一颗耀眼的星星,不仅在同辈人中闪射出烁人的光芒,而且还以其光亮昭示下一辈人走向显赫的道路,陈其业的两个儿子陈果夫和陈立夫便是通过这条道路迈向国民党最高权位的。    
    


第一部分烂漫童年(1)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童年时期,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统治下,国家、社会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个人、家庭是饥寒交迫,身世浮沉。陈氏家族虽已破败,但在湖州小镇还算得上是殷实人家,在长辈的强力支撑下,幼小的二陈兄弟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都无忧无虑,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憧憬,并无任何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的显兆,生活充满天真浪漫的情趣。    
    幼年的陈果夫与陈立夫相貌清秀,但身体都很瘦弱,陈果夫显忠厚老成,陈立夫则机灵敏捷。由于陈果夫年长陈立夫8岁,总像大人一样护着弟弟。因此,兄弟俩小时就相处很好,从不争嘴吵闹,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后来陈立夫总结说:“这是受了父亲叔叔们的影响,这种优良的家风一直延续下来,现在我们的孩子们也是一样,年幼的总会接纳兄长的建议,的确是兄友弟恭,而‘悌’道长存于我们兄弟姊妹手足之间,也是很有意义的。”二陈兄弟身体虽然瘦弱,但在家里被管得很严,不让他们运动。原因是他们的祖母喜爱清静,不准小孩蹦跳追逐,嘻笑叫嚷,谁要是打扰了她,老人家一定会大声训斥,决不容情。二陈的母亲虽然希望孩子们天真活泼,加强运动,以利身心健康,但为了不使祖母生气,只好严厉管教二陈,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尽管如此,兄弟俩还是偷着乐,到户外去玩,这一点,母亲不但不管,还支持他们。幼年的陈果夫喜欢玩蟋蟀,约上三五个小朋友到野外去抓蟋蟀,田头地角,断垣残壁,是他们驰骋的战场。为了抓上一只蟋蟀,他们钻丛林、爬墙角,什么也不顾,弄得头上、脸上、衣服上到处是灰泥。有时,与隔壁沈老虎的儿子在自家园中捉蟋蟀,他们翻乱石、抓乱砖,在荒草丛中滚爬,终于抓到几只蟋蟀,可手弄脏了,汗湿的头发贴在挂灰的脸上,衣服也割破了,一副狼狈相。母亲是十分爱干净、讲整洁的人,见到果夫这模样,从不责备,总是边笑边给他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    
    有一次,陈果夫抓到一只相当威猛的蟋蟀,经过几次征战,所向无敌,将小伙伴们的蟋蟀一一打败,陈果夫因此自豪了好几天。但好景不长,一天下午,小朋友们相约又来看蟋蟀,陈果夫小心翼翼地捧出盆子,揭开盖子,一下子,竟傻眼了,盆子里空空如也,威猛的蟋蟀不见了。陈果夫慌忙问他母亲:“怎么盆子里的蟋蟀没有了?”母亲说:“只有你大叔来看过。”陈果夫十分伤心,喃喃地说:“我的好蟋蟀不见了!”母亲说:“什么好的坏的,蟋蟀都是给人看的,玩的,有什么希奇?”陈果夫越想越难过,眼泪也流了出来,甚至哭泣不休。母亲见他这样子,发起火来:“为了一只小虫,哭得如此做什么?你再哭,惹得我火起来,通通放掉它,一只也不剩,好落得个干净。”陈果夫知道,母亲发起火来,是不可挡的,只好不吭声了,但内心仍然难过,忘不了那只威猛的蟋蟀。以至几十年后,陈果夫还回忆说:“我始终纪念着这只蟋蟀,一直到如今,脑海里还有这回事。”斗车前草,也是二陈兄弟爱玩的游戏,即两人各用一根车前草叉着用力拉,谁断了谁就输。一天,陈果夫与邻居家小孩茂生斗车前草,由于陈果夫采的车前草多,且较老粗,所以一连胜了好几次,而茂生则采的少,且嫩细,总是输。后来,茂生急了,一把将陈果夫的车前草夺了就跑,果夫哪肯轻饶,在后面急追,一不小心,在阶沿石边绊了一下,鼻梁正磕在门槛上,鲜血流了满面,哇哇哭叫起来,母亲急奔出来,抓了一把香灰,捂在鼻梁上,终于止住了血。茂生的父亲前来赔礼,并罚茂生跪地。陈果夫的母亲则说:“小孩相貌好的,要破了相才可以养得大。”一场纠纷也很快平息。    
    陈氏家族的女人们基本上都信仰佛教,特别是二陈的继祖母杨太夫人更是虔诚信佛,每次到庙里烧香,总是要带兄弟俩去,虽然他们的母亲并不愿意小孩到庙里去,但拗不过杨太夫人,也只好顺从。由于兄弟俩记忆力都好,看了一些佛经也能背诵一二,深得杨太夫人喜欢,以为他们真心信佛,因此每次带他们到庙里后,自己去烧香,任兄弟俩自由玩耍。这时候,果夫、立夫二人在庙里庙外捉迷藏、斗车前草,真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他们愿意跟杨太夫人进庙烧香,而且总是盼望这种美好日子的到来。    
    陈果夫小时候爱吃糖果,家里来了亲戚,都爱送他一些,他自己总爱找母亲讨,母亲高兴时,便给他买很多糖果,给他慢慢吃。但在不顺心或生气的时候,陈果夫如果去要,肯定会挨巴掌。每当这时,他就去找二姑母惠姑要。惠姑是个豪爽的女子,很爱喝酒,喝酒后爱笑。她十分喜爱陈果夫,喝酒时总爱把他拉在身边。她知道陈果夫爱吃糖,总是买很多放在家里,陈果夫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她要到糖果。有时她睡了,便用手巾包好糖果,再用竹竿送出去,以致陈果夫成年后还念念不忘,说:我看见了酒,就要联想到惠姑,更要想到她酒醉后的笑;我看见糖果,就要想到我家西边的窗,就要联想到惠姑在那一所自起造以至变卖都为她亲见的房子里,用一根竹竿缚着手巾包裹,从窗口铁楞里送进糖果来的故事。


第一部分烂漫童年(2)

    幼年的陈果夫爱听故事,特别爱听童话故事,总是缠着母亲讲给他听,而且总是没有满足的时候。母亲的口中并不是童话的源泉,也有被逼到江郎才尽的时候,她希望陈果夫快点长大,大孩子便不会再对童话有兴趣了。但陈果夫稍大上学后,幼小的陈立夫便取代了乃兄的位置。他也爱听童话故事,而且要求母亲讲故事时更加动情,手段更加高明,以致母亲在把过去讲给陈果夫听的故事重复一遍后,还得绞尽脑汁,去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