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门哐当一声,推门进来的人称“老大姐”的上官香茗和外号“老姑娘”的冷芬,两个人你推我搡地拉扯着走到大家面前。 
  谢大军忙从地铺上站起来,拉过来两把折叠椅,请两位女同志坐下。 
  直言快语的冷芬,还没坐下便抢先说道: 
  “怎么啦,刚才你们还哈哈大笑,热闹得很。我们一进来立刻鸦雀无声了。你们是有秘密怕我们听吧!” 
  几个男人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善解人意的“老大姐”上官香茗笑盈盈地说: 
  “他们几个男人能有什么秘密!谁像你这个‘老姑娘’事那么多。他们的事呀,我猜得到,他们是在为谢大军‘纳新’谈话的事发感慨呢!” 
  冷芬接着说道:“‘纳新’的事,是应该高兴的。党委、支部都谈话了,就等到填表通过。都已经公开,还有什么神神秘秘的!” 
  向从志有点被两位女党员所触动,也为打破冷场气氛,他客客气气地说: 
  “‘纳新’对你们党员来说,当然没什么神秘喽。但是,党外群众,对党内事物,即使不是什么秘密,也不便随意乱说的!入党前你们恐怕也未必这么随便吧……” 
  “老姑娘,我从来就这样,谁管他入党前,入党后的!事情有时候就是很奇怪的,你要是去求他,偏偏不给你;你不在乎他,却常常送上门来。我入党就没费什么事,甚至 
  入党申请书都是别人帮写的。支部会上,大家一举拳头就入了!” 
  说到冷芬须补述几句。人都知道她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冷雪峰一直在部队,是个老行伍,战争年代颇有军功。从西北部队入藏到阿里,长期驻守边防。在不久前才从部队转业,分配来人委财贸政治部工作。毕竟到地方时间短,没有谁说出他一个算作问题的问题。目前,已成为革委会点名第一批“解放”的干部,是立马要进入革委会的人选。 
  有如此背景的冷芬,腰杆子总比别人要硬些。况且在部队当通讯兵时早就入了党提了干。当然,也因冷芬不知不觉中带点高干子女的“优越感”,同志们因而也对她另眼相看,这对她无异于是一种包袱。 
  在部队,一般的男青年都怕她,不敢主动去追求她。直到转业也未找到一个理想的白马王子。到转业时却落得了一个“老姑娘”的雅号。甚至带到了地方,久而久之她竟不在乎这一套了。 
  到地方时间长了,一些好心的姐妹,如上官香茗等到老大姐,都规劝她,一要谦虚,二要文雅。不要整天疯疯癫癫的,让小伙子见了都害怕。 
  冷芬听了这些好心的劝告,人已经稳重多了。并且一改往常孤芳自赏的习惯,开始和男同胞打起交道来。只是还是伶牙利齿的,一些人总是对她敬而远之。但也有个别,那就是谢大军。既不惧她,也不攀她,又不烦她,这倒引起冷芬的敬佩与爱慕。 
  冷芬心里早已有了谢大军。但不知什么时候,由何人之口传出了谢大军在北京早就有了对象的说法。冷芬一时无法辨别真伪,自己留心从侧面观察。谢大军是否在北京有对象先不说,关键是他对自己就根本还没有形成那种意思。同志之间相处,说得好一点,是比别人略近些,这往往又是出于那种可恶的同志似的“尊重”。冷芬有时气的心里堵得慌,真想有一天谢大军喝醉了酒,给她来一点超越同志似的“尊重”!不过,冷芬不是那种随便的人,仅仅是看准目标,敢于大胆去爱的,一个纯真而勇敢的女性。 
  冷芬现在来看谢大军,一是对他将被“纳新”表示祝贺,另一个意思自然是找机会接近他。冷芬的心此刻不但不冷,热得像地下岩浆般在暗涌…… 
  在大家的东拉西扯当中,冷芬常偷偷观察着谢大军。发现他并非真正愉快,有时从眉宇和眼神可以看出,他的思绪甚至跑了很远,还无暇顾及她心里所想的这档子事,但无论如何她还是很高兴的。他的眼神告诉她,他并不烦她……她立刻有了主意: 
  “好事多磨”呀!想到此她偷偷地笑了,差一点冲口而出——看将来谁能磨过谁! 
  上官香茗看了看表,不经意地站起来,轻轻地漏出两句: 
  “听说现在军宣队项书记和党支部书记文革发、王明理,正与刘兵谈话呢。两方面都照顾到。明天也许又论到你们当中的哪一个。现在能入几个入几个,这次入不成以后继续努力争取,可千万不要气馁呀,要经得起组织考验啊!”说着就要走出去。 
  临到门口上官香茗突然拉住冷芬说: 
  “哎,差点忘记了通知同志们!明天一上班,学习班党委召集人委系统全体人员开动员大会,在大会议厅,千万不要迟到啊!” 
  上官香茗与冷芬走后,“纳新”的话题被放下,自然地提起第二天召开动员大会的事。谢大军因不久前在战备办公室临时出差,去外地刚回来,什么事情都不了解,随口问了一句: 
  “开什么会?动员什么?” 
  施可师主动给他解释说:“半个多月前,省革委会传出一个消息,要调一批干部去西藏阿里工作,听说要的还很急。开始都以为是小道消息,现在中央文件已经下达到省里。各级革委会领导,已经先一步传达学习。现在传达到咱这学习班里,是马上要落实执行了。” 
  蒋文豪接着说:“听说在省级机关震动还很大,领导们都非常重视。现在人都想尽快工作,但又都不愿意到那样艰苦的地方去。有的单位甚至调不出人来。” 
  向从志一般闲话少,逢正经事,却能用心思考,看法往往很有见地。他平静地说: 
  “阿里调干之事令人关心,由于去省外,又是边远地区,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听说眼前往阿里调干计划,不过区区三百人之数。还是在全省范围内调。而仅仅一个月前人委大院原编就是四百九十九个,加上超编共有五百多人,这么多干部现在的去向,才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庞冀疏,因年龄大几岁,好歹经历过两种社会,平时总是一副老练的模样。他习惯地扶扶那深度的近视镜,不急不缓笑呵呵地说: 
  “干部调动本是平常的事,但现在又不寻常。自文革‘冻结’调动以来,这一‘冻’就是四、五年过去了。当前突然听到‘调动’一词敏感是必然的。尤其是原来的头头们,做梦都想着立刻得到‘解放’,眼睛紧紧盯着各级革委会‘三结合’的领导班子,忽然一天早晨起来,被宣布官复原职,那股高兴的心情,比当年初次提拔还来劲!听说有的人表示,‘只要立刻解放,去那都行!’只是一般干部调动有点困难……” 
  “所以才需要动员嘛!”蒋文豪接着老庞的话继续说: 
  “目前,进入‘三结合’革委会的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毕竟是少数。就我们人委来说,大头头,原副省长百里香、办公厅、各办主任、处级干部,大部分还都蹲在学习班里。当前,阿里调干、办干校要人、革委会催着‘解放’干部,何去何从,各有想法,思想如何不引起波动呢!为此,学习班召开动员大会,稳定思想、布置工作,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人们都点着头,静默下来,回到各自的思想王国里。 
  第二天上午,干部动员大会准时召开了。 
  人委办公厅二楼会议大厅内,座无虚席。办公厅、人事局、各办学习班的全体干部早已井然有序地坐满了大厅。衣着虽然是单调的兰、灰、黑、黄等朴素的颜色,但毛布质料的中山装、军便服也不少,毕竟是省级机关的干部,级别当然略高一些。 
  主席台上就坐的是省革委政工组大组长王国栋、人委军宣队队长、学习班党委书记项良以及干校校长章文彩等领导人。 
  大会很快便开始了,学习班党委项书记以洪亮的声音宣布:“现在请省革委会政工组王组长讲话!” 
  王组长没有客套,以那种绝对权威的气魄,立刻说道:“同志们,今天召集原人委机关全体干部大会,目的只有一个,给大家讲讲当前工作重点……第一个问题是,“吐故纳新”工作已近尾声,建党工作基本结束。要迅速作好总结逐级上报,形成文件上报下达。紧接着的工作是“解放”干部,必须抓紧进行。不能无期限拖延!大多数干部都是好的。要尽快让他们出来工作……对是非不清的问题,不能继续纠缠,当然证据确凿的严重问题也绝不能放过……” 
  对不能放过的人和事,王组长又讲了很多,这不过是对上述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