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尔林痛苦地闭上眼睛,不忍再看下去,托马将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曾负伤20 次。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无畏的表现使他荣获了最高荣誉勋章。这样一个勇敢的军人,就这样了结一生了吗?”
突然,射击停止了。拜尔林睁开眼睛,看见坦克已经开走,托马仍然停个石雕一样站在那里,手里拿着那个帆布袋。一辆吉普车向他驶去,后面跟着两辆谢尔曼式坦克。车上一名手持冲锋枪的英军上尉大声叫唤盲,将军抬头看了一眼.慢慢向吉普车走去。。与此同时,150 辆英军坦克像洪水般地涌过德尔·马姆普斯拉。
拜尔林跳出沙洞,发疯般地向西跑去。他的小型装甲车已经不见了,不知是被英军缴获了,还是被炸毁了。也许拜尔林根本就未想起找他的车,他只是不顾一切地跑着。跑着。。
第十章胜利钟鸣遍英伦
陆军元帅凯塞林身穿整齐的军制服,大踏步地朝隆美尔的司令部走来。威斯特法尔喜出望外,急忙迎了出去。
“我一接到你门的信就从罗马动身了。唉,不顺的是飞饥机械发生故障,我在克里特岛耽搁了一夜。”一见面,凯塞林便抱歉地解释道。
“来了就好,元帅。当然,如果能早一天就更好了。”威斯特法尔有些心神不定。
从昨天中午接到元首的命令之后,他们几个参谋便商量请南线总司令凯塞林亲自来一趟,让他看看非洲军团的实际状况,能否寸土不让地同英军护争到底。凭以往的印象。他们觉得凯塞林还算是一个通情达理、讲究实效的上司。然而,这毕竟是个印象。谁知道这次他会怎样?而且,隆美尔并不知道他们请凯塞林来的事,他会接受他吗?
果然,隆美尔的态度十分冷淡。这一定是元首大本营派来的监督官,看看我们是否不折不扣地执行元首的命令。
“元首的命令我们已经全面贯彻下去了。您需要检查一下吗?”隆美尔冷冷说道。
“哦,不必了。我相信你们会很好地贯彻执行的。我们就是要这样坚定不偷地服从元首的命令。”凯塞林似乎丝毫未觉察隆美尔的不满,“诚然,元首正全神贯注于俄国战场上,对你们的关注少一些,但不等于地下看重你们这个战场。”
“你也认为元首的命令是最佳上策吗?”隆美尔的话语露出挑衅的意味。一旁的威斯特法尔急得直给他的司令使眼色,但隆美尔看都不看他一眼。
“当然。俄国的经验已告诉他,坚守现有的牢固阵地一直是最好的策略。”凯塞林仍然一脸真诚。
“他不能盲目地把他在俄国的经验无条件地应用在非洲战场上,他应该把这里的决定权交给我个人负责。”隆美尔气愤他说道。
威斯特法尔打岔似地递给凯塞林一杯威士忌,趁着短短的间歇,拿出一份表格材料请凯塞林过目:“这是我们刚整理好的关于集团军兵力武器装备的材料。”
“什么?你们仅剩22 辆坦克了?!这怎么能抵抗得了英军的强大攻势!”凯塞林的态度马上转变了,“我觉得应该把元首的电报看作是呼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命令。”
隆美尔脸上的冰冻立刻消融了。他愁眉苦脸他说:“我认为元首的指令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但必须随机应变,”凯塞林反驳说,“根据目前的形势,己没有理由再执行这项命令了。何况元首并不愿意你和你的士兵葬身此地。”
“我一向认为元首信得过我,”隆美尔苦恼他说,“所以,我在采取边打边撤的办法的同时,向他作了汇报。没想到他这一次如此武断。但愿元首对自己的命令能做出明确的修正。”
“这样吧,你立即电告元首,就说部队损失惨重,人员剧减,不可能再守住防线。要在非洲立足的唯一机会完全系于此次撤退战。”
“希望你也能向元首进言。”隆美尔还是没把握。
“我会向元首电告此事的。”
同凯塞林会面后,隆美尔阴郁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些。他给希特勒拍了电报。他做了一个集团军司令官所能做的一切,尽管在元首再次发话前,他只能坚守阵地。
上午11 时.他得知意大利机械化部队正在没命地溃逃,于是命令其指挥官强行将部队拉回来投入战斗。空军的侦察报告说,意大利步兵第10 军也在后撤,隆美尔又重复了一遍命令。然后,他不得不提醒第20 军“尽最大力量守住阵地”。接着,他赶往非洲军指挥部,从那儿,他瞥见南面和东南方向一片尘士飞行,在灰沙弥漫的沙漠中,意大利的坦克师正在作垂死的挣扎。
在达巴指挥部里,隆美尔疲惫地靠在椅子上。一上午过去了,耳闻目睹的战场实况使他得出结论:执行希特勒的命令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你可以命令一个士兵去死,命令一支军队去牺牲自己。但是,难道能命令士兵毫无意义地去死,命令军队毫无理由地牺牲吗?不!决不能!
“砰”的一声,门被撞开了。拜尔林跌跌撞撞地进来了。他一把抓起桌上的水壶,一仰头灌进好几口,抹抹嘴,瘫到椅子上。
“发生了什么事,上校?”隆美尔不满意地皱皱眉。
“托马将军。。他。。。”拜尔林上气不接下气。
“将军怎么了?快说!”
“他谴责元首固守的命令是发疯,他挂上自己所有的勋章,乘坦克赶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了。。”
听着拜尔林的叙述,在场的人心照不宣:托马是有意投降英国人。
威斯特法尔终于忍不住了,惊呼道:“天啊,拜尔林,别再说下去了,否则托马一家要遭殃的。”
众人的目光转向隆美尔,他却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似的,凝滞的眼睛出神地望着窗外。在指挥部的南面和东南面,烟雾腾腾,黄沙飞舞,意军第20军的坦克正在作殊死战斗。性能极差的意军坦克已被100 多辆英军重型坦克从右翼方面包围起来。据前去填补德意两军之间空隙的卢克少校报告,意军这一次打得非常英勇。面对英军的炮轰和进攻,意军的坦克一辆接一辆被击成碎片,燃烧起火,但他们没有退却,隆美尔很清楚,意大利坦克师是非洲集团军目前最强大的一支装甲部队了。尽管如此,他一点也没抱希望。凭着他们那样恶劣的装备,对他们的要求已经超过其能力限度了。
通讯官走了进来,递给隆美尔一纣电报,轻声道:“这是意大利坦克师发来的最后一份电报。”
电文是:“敌军的坦克已经透人到阿里提师的南面。阿旱提师现在已经受到了包围,位置在比尔艾呵布德西北面5 公里处。阿里提师的坦克正在作战中”。
“他们已销毁一切文件命令。电报通讯,他们在按照元首的旨意,战斗到最后一枪一弹。”通讯官补充道。
隆美尔的大脑像过电影一样,将目前处境迅速筛选一遍:在非洲军的右方,强大的英军装甲兵力已把意军第20 摩托化军摧毁,德、意军防线己被撕开一个12 英里长的裂缝,英军大批坦克从这里向西滚进。结果使北面部队受到包围的威胁——敌我坦克实力之比为20 比1。第90 轻装师虽拼命苦战,守住了阵地,但非洲军还是被英军突破了。没有预备队,没有兵力武器。
现在的时间是11 月4 日下午3 时30 分。隆美尔的目光变得犀利了,紧抿的嘴角重又现出往日的果敢、坚定。是时候了。
他把拜尔林拉到一旁,说道:“拜尔林,我们想尽量避免的事现在已经发生了。我们的防线被摧毁了,敌人正涌向我们的后方。元首的命令已毫无意义,不再存在是否服从的问题了。我们撤到富卡阵地去吧,尽可能保住我们的部队。”
拜尔林不断点着头。
“上校,”隆美尔继续说,“现在我让你来指挥非洲军。我不能把这个军交给别人。如果以后元首果真因为我们不服从命令,对我们进行军法审判,我们两人就得毫不含糊地对今天的决定承担责任。尽力履行你的职责吧。你可以用我的名义向部队颁布一切命令。如果有高级指挥官不服从你的命令,你可以把这一点告诉他们。”
一阵短暂的沉默。隆美尔决定违抗元首,他完全清楚此事的后果,但他还是决定走这一步。
“我将尽力而为,长官。”拜尔林回答。
然后,隆美尔上了他的装甲指挥车,去视察惨败的部队并命令他们撤退。
“司令,第10 骠骑兵团发来一封电报,“德·甘冈笑嘻嘻地进来对蒙哥马利说,“您大概会感兴趣的。”
“哦?是吗?”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