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务,下级也绝对不能违抗命令。当年日俄战争,据说日本就是依靠这种“军令如山”获得了胜利。
“军令如工。”这是教条,也是真理,古往今来,无论中国的军队还是外国的军队,都将其奉为铁律,不能贯彻这一铁律教条的部队是无法取得胜利的。正面的例子很多,至于反面的例子。清廷的旧式部队就是战无不败、攻无不溃的典型。所以。清廷才会下定决心刮练新军。
共和军就是由清末新军演变而来,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更是将“军令如工”摆在了军队建设的最重要位置上,为了统,一军令,他甚至不惜冒着兵变的风险将群治学社排挤到一边,由此即可看出总司令对于军队指挥戈一的重视程度。
在这样一支军队里,违抗军令是会遭到产厉惩处的,这一点,蒋作宾在率领部队加入联合阵线之后就认识到了。
所以,在犹豫了一番之后,蒋作宾无奈的接受了命令,也接受了他的命运,可是偏偏这个军令是绝密。除了他和师参谋长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此去西平是去打败仗的,所以,如果此战失败,将对蒋作宾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除非联合阵线赢的最后的胜利,否则的话,他蒋作宾“联合咒战败第人”的帽子恐怕就会泣么一自戴下尖但是,此次南北交锋,联合阵线真的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么?
蒋作宾有些吃不准,毕竟北洋军是清廷倾尽全力打造的一支强军,虽然从未上过真正的战场,但是毕竟有一大帮军事人才,背后还站着英国和日本这两个列强,跟这样一支军队正面交战,没有足够的信心是不行的。
与北洋军正面交锋,奋进会的那帮人是毫无信心,蒋作宾信心不足,只有联合阵线的总司令赵北才有足够的信心在这场正面交锋中击败北洋虎贲。
“口袋阵,真能把吴佩乎、曹镍给装进去么?”
想到这里,蒋作宾头疼起来。无奈的转过身,背着手走回了闷热的守车,继续琢磨如何能“败得完美自然”
“北洋军第三师、第九师,都是由北洋新军为基干搭起的部队,战斗力不容小视”而我部仅有一个步兵旅增援西平”或许,根本就不用佯败?”
蒋作宾想到这里,头疼得更厉害了。
就在蒋作宾为如何佯败而头疼的时候,在距离他所处位置只有百余里地的许州城里,一场庆功宴正在举行,参加宴会的除了当地的诸伸者老、社会名流之外,剩下的都是北洋军的将领、军官,其中又以吴佩乎、曹锁两人最为引人注目。
前天,吴佩乎率领麾下第九师占领了许州,而曹铤也在同一天指挥第三师占领了东边的扶沟,两个师的北洋军一西一东呈扇形展开,对南边的汝宁府虎视眈眈,一旦南下扫清了汝宁府的敌军,那么湖北的门户武胜关就暴露在北洋军的炮口下了。
如此“战绩”也难怪西南巡阅使冯国璋会举行一场庆功宴了,而且还特意请来当地诸伸名流,为两名北洋后起之秀接风洗尘,全力提拔。
可以说,为了拉拢吴、曹二人。冯国障算是挖空了心思。
对于冯将军的抬爱,曹银一副受之无愧的模样,吴佩享却是心中惴惴。再没人比他更清楚许州是怎么“占领”的了,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在北洋军赶到之前,奋进会的部队就已经撤退了,连城门都是打开的,北洋军在城外架炮轰了几炮之后。就算是占领了这座小城。
就是这样的“战绩”冯国璋却毫不客气的将“捷报”报了上去,就等袁世凯袁老帅的嘉奖令了。
这样的战绩若是让袁世凯知道了真相,他吴佩乎吴子玉的代理师长就算是当到头了。
所以,在宴会上,吴佩乎一真在琢磨是不是该拍封电报给段棋瑞,将许州“攻克”的真相转告袁大总统。让他知道,第九师根本没有看见联合阵线的部队,双方没有交火,战争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爆发。
“诸位,此次冯某奉命南下督师,正是为了荡平豫省土匪、会党。还诸位借神者老一个朗朗乾坤,让各位能够安居乐业,为共和政府出力,为袁大总统效忠!这许州古名许昌,是三国时代魏国国都,当年就是在这里,曹操练兵屯田,与民休养,这才奠定了魏国根基,现在共和方立,袁大总统希望诸位乡亲父老能够与他携手,共创共和时代之兴盛,而我辈军中将领,更是袁大总统麾下的忠贞之士!此次克复许州、扶沟,吴、曹二个将领出力甚多。冯某已拍发电报为他二人请功,刚才袁大总统已回电,已对吴、曹二将通电嘉奖,并正式委任吴子玉、为第九师师长!”
说到这里,冯国璋站起身,端起酒杯,敬了吴佩乎一杯。
坐在冯国璋左手边的吴佩乎急忙起身,说道:“卑职愧不敢当!”
冯国璋拍了拍吴佩乎的肩膀,笑道:“子玉不必过谦,你的功劳袁大总统记下了,冯某也记下了,现在你已是第九师师长,三十多岁的师长,这在咱们北洋军里可不多见。如此年纪出镇一方,他日前途必不可限量。”
吴佩享愈发不安,说道:“还请冯巡阅使转告袁大总统,现在许州虽克,然南北之间尚未开战,南方现在克制,我方似乎也不宜冒进。
冯国障收敛微笑,说道:“子玉多虑了。咱们不冒进,咱们稳扎稳打,绝不浪战。这一点,袁大总统也是交代过我的,此次南方挑衅。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只怕也是有备而战,咱们也不能大意。此次南行督师,袁大总统特意给我写了幅字,上头只有八个字,现在就亮出来给诸位瞧瞧。”
说完,吩咐副官几句,片刻之后,副官领着几名士兵走回,将工幅卷轴展开,向众人展示。
却见那幅字上写着八个斗大的字。正是袁世凯亲笔。
“稳中求快,快中持稳。”
众人观后,无不谀词如涌,赞叹喜大总统用意高深,字体道劲挺拔。实乃当今屈指可数的能文能武的国家元首,外国的国家元首是比不。
“子玉,看见了吧?这就是老帅的军令啊,咱们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必须快中有稳,稳中求快。这“军令如山,的道理,子玉也是清安的,就不用我罗嗦了。”
冯国璋的话让吴佩乎猛然醒悟。于是也跟着附和了几的,不过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稳中求快,快中持稳?说得是不错,只是这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要想又快又稳,却是有些鱼与熊掌兼得的味道了。”
第309章借口与政治
107901908远东狂人第309章借口与政治
就在莫佩卑揣摩着袁大总统的用兵专策时。远在北京的嚷”“里。一场军事会议也陷入了争论之中。
参加会议的都是陆军部高级官员,主持会议的是陆军部代理总长段棋瑞,作为应邀列席会议的海军代表。刘冠雄和萨镇冰两人也参加了会议,军装整齐的坐在排尾的位置上,深色的海军市服格外惹眼。
会议是在总统府四照堂里举行的。作为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代表,赵秉钧就坐在段棋瑞段总长的左手边,而段总长的右手边坐着的却是他的智囊人物徐树铮。
会议的议题很简单,那就是如何向南方进军。
袁世凯定下的进军方案是“东守西攻”:
王士珍坐镇南京,指挥北洋南进第一军盯住杭州方向的联合阵线部队。以防御为主,未得命令不能主动向杭州发动进攻,这一路北洋军取的是守势;攻势一路则在西边,冯国璋指挥北洋南进第二军由豫北向豫南挺进,一路扫荡,直逼湖北门户武胜关,寻机与以共和军为主的联合阵线主力进行战略决战,一举打垮湖北革命力量,实现袁世凯杀鸡做猴的目标,用北洋的赫赫武功震慑南方实力派。
为了实现袁世凯的战略企图。北洋南进第二军集中了北洋军中大部分精锐部队,除了担任主攻任务的北洋第三师、第九师之外,北洋第四师、第七师也已进抵豫北,随时可以向豫中、豫南扫荡,其它的北洋部队也正在陆续向河南、安徽开进。相比之下,东南方向的北洋军力量显的有些单薄。
因此,段棋瑞认为有必要从西线调一部分部队前往东南方向,加强王士珍第一军的力量,增加对抗州方向的军事压力,迫使淅江的联合阵线部队不敢妄动。
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段芝贵等人的反对,他们坚持认为西线始终是重点关注方向,东南方向的北洋军现有力量基本上可以保证南京一上海一线的力量平衡,杭州的联合阵线部队是七拼八凑而来,缺乏坚强的战斗意志,未必敢向南京、上海等城市发起主动进攻,而湖北方向的联合阵线部队却是以共和军为主的革命军,其战斗意志、武器装备、作战经验、军心士气都远超东南方向的联合阵线部队,是北洋军的劲敌,所以,西线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