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北有些奇怪,想起了刘庆恩派人从广东兵工厂购回的那两挺麦特森轻机枪,昨天他曾在汉阳兵工厂靶场上试过枪,虽然那机关枪的样子有些别扭,不过性能确实不错,他已拍板决定仿造此枪。
广东枪弹厂的壬厂就是石井兵工厂,那座工厂也是张之洞的洋务政绩。虽然此厂的规模比不上汉阳兵工厂,但在南方也算数一数二的大型兵工厂,满足广东军队的需求是没什么问题的。
张人骏原是满清的两广总督,“戍松草命”爆发后,同盟会策动广东新军哗变,虽然张人骏镇压了这次起义,不过他显然也不打算赶尽杀绝。看到革命形势发展迅速,他立即宣布两广地区“局外中立”响应袁世凯的立宪号召,不过这头衔依然是“两广总督”后摹建国战争爆发,在南征建**的军事压力下,张人骏才宣布广东脱离清廷统治,实行“自治。”并自封为广东都督,不久之后,袁世凯正式委任他为“广东耸政府都督”张人骏也就名正言顺的在一帮立宪派的吹吹打打中继续统,治着广东,而且由于他很快就派兵参加了对广西的征讨,再加上袁世凯的庇护,暂时躲过了革命党人的清算,继续维持着“广东王”的地位。
但是这斤小“广东,的位置并不稳固,同盟会虽然暂时停止了军事进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广东那个富庶省份,实际上,根据种种迹象来看,现在同盟会可能正在积要力量,准备对广东实施军事接管。以便将福建、广东联为一体,作为同盟会的根据地,为了这个目的。同盟会不仅在报纸上大算张人骏的陈年旧帐,而且不顾财政紧张的事实,正拼命的到处购买军火,赵北控制的汉阳兵工厂正是同盟会武装的主要军火来源。
“总司令说笑了,石井兵工厂仍在算工制造军火,何谈被人拆了?”
王轩淡淡一笑,指了指茶几上那张汇票,说道:“既然总司令是斤,快言快语的直汉子,那么在下也不拐弯抹角,其实这笔定金买得是一斤小安心,这笔钱是用来购买总司令原打算卖给同盟会的那批军火的,张都督想与总司令定个君子协定,以后这汉阳兵工厂的军火若有多余的,便都卖与产东,装备粤军,若是同盟会想买军火,总司令可以告诉他们卖完了。”
建国战争中,赵北曾免费支援了同盟会几批军火,后来四”光复,于是这赔本买卖也不做了,无论是同盟会还是光复会,要想从汉阳兵工提军火,就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在这军火买卖也成为了湖北军政卉的重要收入来源,而且由于从汉阳兵工厂购买军火不需要什么官照、批文,拿钱就卖,所以现在不仅同盟会、光复会从这里购买军火,就连南方各漆的那些斤小“都督司令”也都派人揣着银子到汉阳走门路。将手里的“单打一抬杆子”换成“汉阳造满天星。”
不过汉阳兵工厂产量有限,不可能敞开供应军火,除了保障共和军所需之外,基本上只向苹命派提供军火,再就是盘踞苏北的土霸王徐宝山。那也是总司令手里的一颗棋子。
虽然到手的军火确实不多,不过同盟会还是仗着汉阳兵工厂提供的军火凯觎广东,这让张人骏都督寝食难安,卓于同盟会的部队里有不少留学日本的士官生,军事素质远高于广集巡防营,单纯的正面较量张人骏没有多少把握,所以思来想去。只好走迂回路线,一方面派遣心腹去北方拜访袁大总统,加强与靠山的感情联络,一方面也派人前往糊北,联络共和军总司令,试图给同盟会来一个釜底抽薪,断绝其军火来源。
手是这王轩就到了武汉,来之前顾虑到张都督与总司令平素并无交往,恐怕见不着总司令的面,索性由王轩出面给谭延河拍了封电报,请他出面转圈,恰好谭延国也正有会唔总司令的意思,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同到子武汉,投了帖子后,便在客栈焦虑的等待,直到今日才接到邀请,在这刘家花园与总司令再谈。
第250章平衡
107311908远东狂人第20章平衡
开明白了张人骏派基轩到汉的用意,真北并未古即表烈片池现在是“革命先锋,虽说不是同盟会员,但好歹是光复会的干部,现在就连街上的报童都知期司盟会和光复会正在商议合并组党的事,这张人骏难道就不知道共他派王轩过来“釜底抽薪”这摆明了是在挑拨离间么。
这要摇并些时候,总司令根本就不会接见王轩,但是现在,情况有些不同了。
现在完全控利在革命党手中的南方省份只有将北、湖南、淅江、福建、贵州、四川,勉强可以算革命阵营的只有江西、河南、陕西、西康。赵北以前的战略构想是将南方革命势力连接起来,与北方的北洋势力分庭抗礼,所冉才想尽办法支援南方各省的革命事业,河南的奋进会与江西的阎锡山、李烈钧都可以说是由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再加上那行小与总司令若即若离的湖南共进会势力,现在的南方可以说已经遍地都是实力派了。
方面要支援这些地方实力派。一方面也要冉时限制他们的卓量,不能让他们干扰总司令的战略,所以赵北一真以来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平衡。如果南方各省确实需革命的领袖的话,那么这个人必须是赵总司令,而不能是利,这既是野心。同时也是昔任,赵北不会允许别的势力拨取这个权力。
对于同盟会向广东扩张势力的企图,赵北早就看得清楚,不过广东离得太远,赵北鞭长莫及,高其让广东落入立宪派手?倒不如由同盟会主政更好,至少他们也袁世凯的对立面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赵北才决定向同盟会提供军火,同时也利用这个交易补贴财政。
但是现在这个王轩的建议又让赵北有些动摇了,如果能够把凤盟会势力限制在一定范围的同时又能从产赤取得经济利益的话,这外是个一举两得的买卖。
不过张人骏应该算是君宪派人物。这个人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如果由他统治广东,也未必合赵北的心意。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让哪一方主政广东更合适呢?
赵北一时有些走神。
其实,关键还是那个问题:平衡。
见总司令沉吟不语,王轩向谭延田使了个眼色,谭延阀迟疑了一下。说道:“总司令,张都督的意思是,如果同盟会购买军火需用大洋一万圆的话,那么同样数量的军火,广东可以出两万圆。”
赵北看了两大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军火的价钱好说,关键是这个原料问题,现在德国和美国虽然表示要单方面加强与湖北军政府的商贸关系,但目前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耸是广东方面能够替汉阳兵工厂弄到足够的原料,此事也不是不能商量。
其尖这话说得不实,仅德国商人贩到汉口的原料就足够兵工厂需要了,之所冉要这么说,一来是试探广东的立场,二来也是狡兔三窟的道理。
“这千容易,广东离香港近。英国商人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只要有银子,莫说是硫磺、硝石,便是兵舰也能买到寸”王轩说道。
“兵舰?吹牛吧。”赵北微感诧异想起了昨玉兵工厂督办刘庆恩对张人骏的评价。
“这个兵舰倒不是大舰,而是巡逻用的小舰,香港的船坞就能造。”
“原来如此。”
赵北恍然,也不去追究王轩吹牛的罪过,话锋一桂,闸道:“现在张都督控制得了广东的局面么?”
“控制得了,控制得了。”王轩连连点头,心头却是一卑。
其实这话也是吹牛,现在产东都督虽然是张人骏,吐他并不是广东唯一的一个实力派人物,一支广西部队也驻扎在广东境内,那支广西巡防营冉广西提督龙济光统率。
龙济光是云南人,出身土司家族。从小操枪弄棒,是个实打实的武夫。先办团练,后任清军防营统领,积功升至广西右江道,去年被清廷提拔为广西提督,虽是署理,可实际上已是广西的军方首脑人物,“戍申革命”爆发后,两广总督张人骏宣布“局外中立”广西巡抚张鸣歧急忙附和中立,而且派出一支巡防营进军广东,协助广东防备福建同盟会部队的进攻,率领这支广西军队的人正是龙济光。
后来建国战争爆发,广西巡防营不听指挥,架空了巡抚张鸣歧,广西遂由云贵总督锡良控制,张鸣歧逃到广东,向粤督张人骏请兵,张人骏当时已经宣布“反正”正打耸派兵协助南征建**进攻广西,正好就坡下驴,将龙济光的部队交给张鸣技指挥,顺理成章的将这支客军礼送出境。
本来张鸣峙和龙济光已经率军杀回了广西,可没过多久锡良倒台,同盟会和光复会共同瓜分了广西,他们自然容不下张鸣歧和龙济光,一面派遣革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