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浴N辣羌绫尘帕S已孀乓桓鏊洞蟮厍购欣锿纷白糯抵械亍昂凶优凇薄>菟嫡庵侄糖怪蛔氨缸芩玖畹鼐烙�
片刻之后一个青年军官才带着几个参谋快步走进礼堂。一边向讲台走去边挥起右手。面向众人挥手微笑。
这就是赵北就是那位从安庆一路杀到成都的“革命先锋”,没有他,或许就不会有这次“戌申革命”。
“赵司令!赵司令!”
“是总司令!”
……
人们开始交头接耳,鞠躬的鞠躬,下跪的下跪,礼堂里又热闹起来。众人这几日虽然没有见过赵总司令的真人,可却都见过赵总司令的照片,实际上,就在前天,时政宣讲队就将一幅总司令的半身像抬进了富顺城里,那是在汉口租界特意定制的半身照,高两米,宽一米,即使高高挂在钟鼓楼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照片最下方那七个黑体大字也很显眼:革命先锋赵振华。
此刻,那副半身像就高悬在礼堂的讲台后侧,占据了最醒目的位置,就连原先那漆黑的幕帘也被换下,以突出半身像的细节。照片上的赵北一脸肃容,军装笔挺合身,一条九龙带斜挂胸前,由于没戴军帽,那一头“板寸”短让人印象深刻,看上一眼就忘不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赵北径直走上讲台,在一张挂着黄缎面的讲桌后停住脚步,转过身面向众人,微微一笑,右手轻轻一举,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缙绅、诸位父老与来宾,不必多礼,现在共和已立,咱们革命军不兴跪拜礼。鄙人就是赵北,字振华,湖广人氏,有幸参与安庆义,后又率军光复湖北,蒙诸位革命同志抬举,蒙
统信任,此次建**征讨满清顽固派,鄙人得以亲入川西征,幸赖将士用命、百姓相助,西征顺利,四川光复,这绝非赵某一人之功,实乃全川百姓之荣!满清窃踞中华,至今已逾二百余年,蹂躏山川、苛虐百姓,早已天怒人怨,此次‘戌申革命’,我革命军顺应天命、人心,誓师讨逆,势如破竹,如今满清皇室已然让国退位,国内革命形势稳定,正是我等军民铸剑为犁、实业救国之时!赵某不才,对于经济、实业略有心得,愿与诸位川中缙绅耆老同心协力,共建美好新四川!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姓吃饭,原就离不开食盐,然则满清无道,墨吏横行,百姓饱受淡食之苦,伪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兴,天下骚然,食盐不济,湘、鄂、、赣诸省百姓淡食甚苦,幸赖川中盐商援手,方解燃眉之急,川盐行销中原,大受百姓欢迎,无奈满清官场黑暗腐朽,吏、昏官与淮扬盐商沆瀣一气,战事方息,便大肆侵夺川盐引岸,不惟、赣引岸尽失,便是湘、鄂引岸也所剩无几,经此一败,川中盐商一蹶不振,昔日富荣繁华不再,显赫一时的‘王三畏堂’、‘李四友堂’也烟消云散,川南盐都,竟成哀鸿之地,令人扼腕叹息。若论‘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本事,当数满清朝廷第一。”
赵北侃侃而谈,句句直击四川盐商痛处,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演讲,竟引起众盐商的共鸣,礼堂里顿时“哄哄”而响,大小盐商无不为总司令的演讲而动容。
清朝的盐商分两大集团,一则以扬州盐商为主的淮扬集团,二则以富顺盐商为的四川集团,从清朝立国之初起,这两个盐商集团就一直在进行着明争暗斗,无奈四川山高皇帝远,文化又及不上扬州,所以在朝廷之中很难找到得力帮手,结果两大盐商集团的斗争经常以四川盐商败北为告终,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争爆,沿着长江两岸,太平军与湘军连番厮杀,长江交通断绝,淮盐无法运进,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出现盐荒,百姓怨言载道,迫不得已,清廷这才准许川盐少量运销湖南、湖北,后来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持续,川盐又取得了安徽、江西等地的销盐引岸,大量川盐源源不断从四川运销各地,那些年里,不仅是川盐产量最高时期,同时也是四川盐商最辉煌的时期,所谓的“王三畏堂”、“李四友堂”就是在那一时期崛起的,当时,四川盐商的财富积累已接近淮扬盐商,在朝廷之中也开始物色到了较有实力的代言人。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长江交通恢复,淮盐再次大举运销沿江各省,并依靠多年积累的实力和人脉,迅速将失去的引岸夺了回去,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策划下,清廷卸磨杀驴,勒令川盐退回四川,不得再向湖南、湖北外销。
虽说盐商们早就习惯了朝廷“杀肥猪”,可是这肥猪也没有这种杀法呀,当年朝廷为了剿灭太平天国,派捐派饷的时候,对淮扬盐商集团和四川盐商集团是一视同仁,现在时局稳定了,为什么只杀四川盐商这头肥猪,难道就是因为这头肥猪看上去好欺负么?
朝廷大概是没有见过被猪咬伤的杀猪匠吧。
四川盐商自然不肯束手就擒,立即进行了强力反击,通过在朝廷上的代言人,开始了艰苦的引岸保卫战,那是一场惨烈的拉锯战,双方在户部、军机一连打了几年官司,淮扬盐商对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筹措军费有大功,这两个封疆大吏自然要投桃报李,极力维护淮扬盐商利益,四川盐商则搭上了左宗棠的线,为左宗棠的楚军酬饷也立下汗马功劳,双方的代言人在朝堂上都拥有一言九鼎的资格,这场官司打下来,两个盐商集团都是筋疲力尽,眼看短期内解决争端无望,只好各退一步,寻求和解。
最后,四川盐商成功取得了与淮扬盐商在鄂西大部分地区的引岸共有权,双方以宜昌为界,界限以东归淮盐,界限以西双方共享,但不久之后,淮盐自动退出了鄂西引岸,自此之后,川盐称霸鄂西,除了应城的“膏盐”之外,几无对手,不过川盐也为此付出代价,宜昌榷运局取得了向川盐征收盐厘的权力,而该局历任总办均为清廷内务府亲点,所收盐税作为脂粉钱直接供应大内,朝廷在“恤商”的同时,仍没忘了狠狠敲诈一笔。
肥猪终究是肥猪,再凶猛的肥猪也是斗不过杀猪匠的。
第217章 拆猪圈(上)
猪虽然斗不过杀猪匠,可是终究没有被杀猪匠干掉。
无论如何,食盐引岸保住了,四川盐商弹冠相庆,犹如打了胜仗一般。
但四川盐商并没有轻松太久,很快他们就遇到了新的对手——————精盐。
这个对手可比淮扬盐商难对付得多,因为他们是洋人。
中国传统食盐中口感最好的是淮盐,其次是川盐,但在外观上淮盐不及川盐,淮盐含有较多杂质,色泽不纯白,偏黄,川盐之所以能在鄂西引岸战胜淮盐,除了价格优势之外,就是色泽纯白,口感也好。不过随着外国精制食盐的进口,川盐在色泽上的优势尽失,在精盐的打击下,最近几年川盐销路不畅,货栈时有积压,如果不是此次“戌申革命”爆,外国停止向湖北等地出口食盐的话,用不了几年川盐就会完全失去外省市场。
所以,四川盐商痛恨的就是淮扬盐商和外国盐商,谁能帮他们夺回引岸,谁就是他们的救星,当年支持四川盐商的左宗棠西征阿古柏,所用军费中,有差不多两成是四川盐商报效的,由此即可看出他们对引岸争夺的重视。
现在,共和军主政四川、湖省,前不久又传来消息,湖北军政府借口打击私盐,大力打压淮盐,虽然此举是为了维护湖北盐税收入,但也在客观上帮助了四川盐商,在某种程度上,四川盐商对赵北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如果总司令当大总统就好了样就能把川盐销往全国各地。”
不止一个人是这样做乎所有的四川盐商都在做着同样的梦,现在的川盐由共和军统一收购,共和军的地盘实际上就是川盐的地盘。
但总有醒来的一天,当赵北打算整顿盐政的消息传出后,大小盐商无不战战兢兢,谁也知道这位有着“赵屠”诨号的总司令到底打算干什么,反正凭借盐商们的历史经验,每当上头放出风声说要整顿盐务的时候,通常也是盐商大把往官府送银子的时候,谁都知道当盐商的好处当了盐商的就巴望着一直当下去,没当上盐商的富户也削尖了脑袋想往这个集团里钻营,至于谁当谁不当,那就得看官府一句话了。
具体在得看总司令一句话。为了保住盐商地位置。不少来开会地盐商都在兜里装了银票、支票只要赵北开口。要多少军费。众人合计合计。也是能够凑一凑地。要多了当然不行。但至少也足够总司令养上几万军队地。
对于盐商们地心思北自然也一清二楚。实际上就在昨天当他视察完毕回到炮舰上地时候。蓝天蔚就向他报告了盐商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