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厨子们并不知道,这帮看上去有些像劫匪的人其实是政府特工,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和平与安宁的生活,也正是有这样一群人在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且工作效率很高。
没什么好奇怪的,经过三十多年的稳步发展,中国的军事情报部门和反谍报部门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谍战战术,其建立时间甚至比美国的战略情报局更早,经验也更丰富,这样一个情报系统,足以保护这个国家的战略安全,有这样一群时刻保卫着国家战略安全的忠诚卫士,人民可以安心的享受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但是那些被特工盯上的外国间谍就不是那么享受了,实际上,这一路之上,詹姆士非常恼火,他不知道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他自己露出了马脚?还是有人出卖了他?在去特工机关的路上,这个国际间谍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没等詹姆士琢磨明白这个问题,轿车已经再次停车,由于头上蒙着褂子,詹姆士什么也看不见,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就这么被人押着走进房间,然后再被人摁坐在一张凳子上,接着眼前一亮,头上的褂子被人取下,这时,詹姆士终于看清楚了,他已经被人带到了一间审讯室里,房间的墙壁上有隔音板,天花板上只有一盏电灯,而在房间的角落里,却可以隐约看见一架机器,身为国际间谍,詹姆士一眼就认出了那架机器,那是一部电击器。
此时,房间里除了詹姆士之外还有两个彪形大汉,就是押他走进房间的那两人,不过这两人进屋之后一言不发,就这么站在詹姆士身后,直到房门再次被人推开,他们才退到了门后,但是依旧没有离开房间。
“砰”
刚刚走进房间的那个中年男子走到詹姆士面前摆着的那张桌子后头,人还没坐下,就先将手里拿着的几本外文小说重重的扔到了桌子上。
“詹姆士先生,都是同行,咱们之间就不必拐弯抹角的说话了,你最好还是合作,不然的话,以后你就是美国情报机关‘失踪者’名单里的一员了,至于**上的折磨与痛苦,想必也不必我提醒你了。”
这人居然在用英语说话,而且带着牛津腔,这让詹姆士有些诧异,他本能的意识到,这个正打算审问他的人应该不是小角色。
詹姆士没有开口,只是看着桌子上的那几本外文小说,其中有一本正是他的电报密码本,中国人显然也知道这一点。
“这些小说,都不错,马克。吐温是我最欣赏的外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我也很欣赏,这些小说本来应该是人类文化和想象力的结晶,但是现在,却被美国情报机关用来搞破坏活动,对此,我本人非常遗憾,我也相信,这些作家也不同意你们将他们的作品用来从事间谍活动。詹姆士,你不要认为你不开口,我们就不知道你们的密码编码规律是什么,或许你们认为依靠人脑无法算出其中的规律,但是我却可以很有信心,我们会在几天之内就得到你的所有密码。”
对方的话带着威胁,也带着讥讽,詹姆士听出来了,而且他也知道,对方之所以这么有信心破译他的密码,应该就是仗着那种电子计算机的出色计算能力,实际上,美国情报机关也对此非常感兴趣,由于中国工商部拒绝卖给交战国电子计算机,因此美国间谍也正在想办法搜集相关情报和技术。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依靠电子计算机帮忙,这种将密码隐藏在小说里的编码方式也是很难被破解的。
詹姆士依旧没有开口,他仍然在琢磨为什么会暴露,刚才他已排除了露马脚的可能,现在看来,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应该是在苏联的那张残破不堪的情报网上,或许,那些所谓的“漏网之鱼”里根本就是潜伏着的双面间谍,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詹姆士很早就已落入中国反谍报部门的视线了,而证据显然就在审讯官的话里,他一口一个“美国间谍”,而知道他真正身份的人可不多,苏联情报网的指挥官算一个。
想到这里,詹姆士又想起了那位向他出卖情报的大学教授,可怜的家伙,为了安全起见,甚至专门雇佣了一个混混儿作为中间人,而其本人始终不露面,只是可惜,这种“安全”非常脆弱,不堪一击,詹姆士甚至猜想,那位教授或许现在也已经被逮捕了。
“说吧,你此次的任务是不是与‘曼哈顿工程’有关?”
审讯官或许是见詹姆士闭口不语,烦了,索性干脆扔出颗重磅炸弹,这颗重磅炸弹果然起了作用,那么一瞬间,詹姆士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虽然只是一瞬间的表情,但是却被对方捕捉到了。
天呐中国人居然知道美国的“曼哈顿工程”?
詹姆士非常惊讶,美国情报机关仅仅只是猜测中国极有可能在进行原子能相关技术的研究,可是中国人却已经知道了“曼哈顿工程”的代号这说明了什么?难道中国已经将情报员渗透到了“曼哈顿工程”项目组去了?
下意识的,詹姆士想去拍电报,将这个惊人的情报报告上司,但是他随即想起来,他现在已经被捕,肯定不可能通风报信了。
第1192章 谍对谍
第1192章谍对谍
当然,詹姆士自然不可能知道,其实这位审讯官的所有关于“曼哈顿工程”的情报都来自于一份上级下发的情报简报,而这个情报简报却是由赵大总统亲自草拟的,也就是说,美国是否在进行“曼哈顿工程”,最清楚的人其实是赵北本人,至于赵北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却是没人知道。
其实,赵北是猜的,虽然有个“蝴蝶效应”,不过赵北还是决定继续使用“曼哈顿工程”的代号来指代美国的原子能研究计划,但是赵北最初的用意其实只是为情报部门的反谍报以及谍报行动梳理一个清晰的思路,只是却没想到,歪打正着,这位审讯官这个时候将“曼哈顿工程”给抛出来,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詹姆士立刻惊慌了一下,在审讯官看来,这显然证明了这份关于“曼哈顿工程”的情报确实是可靠的。
詹姆士很快镇定下来,毕竟是职业间谍,接受过专业训练,虽然内心仍然非常震惊,但是表情已看不出丝毫惊讶。
审讯官终于在桌子后落座,将面前的那几本外文小说推到桌子角落,然后盯住了詹姆士的脸,但是没有说话,就这么盯住这个国际间谍,就好象在看穿他的心思一样。
就这么盯了足足五分钟,审讯官才将身体向后一靠,不紧不慢的说了一番话。
“詹姆士,你不要以为不开口我们就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从你抵达本地之后不久开始,我们就已开始了对你进行跟踪和窃听,你见过些什么人,说过些什么话,去过哪些地方,拍过几封电报,我们其实都非常清楚,就算你不开口,其他人也会开口的,就凭这些人证、物证,一个‘间谍’的罪名你是跑不了的,而间谍是有可能被判死刑的,这一点不必我提醒你,你心里其实也非常清楚,不然的话,你也不会专门准备一管氰化物了。看到那管氰化物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你不是普通的小角色,你应该是美国战略情报局的高级技术间谍。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其实还是有一条活路的,如果你肯合作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用你去交换我们的几名情报员,他们在美国‘旅游’的时候不幸被捕,现在,我们打算将他们换回来,当然,就以你的价值换不回这些人,但是与你一同被遣返的还有好几名美国间谍,他们是来刺探我国的电子工业情报的,目前已经关押,他们与你一样,都是太低估了我们的能力。
实话跟你说,对于美国间谍搜集我**事、工业情报的卑劣行径,我国政府非常不满,而在目前的形势下,美国政府肯定不会冒着曝光间谍行动的风险而承认你们的身份,所以,交换行动只可能是秘密进行,如果不进行交换行动,你们这些美国间谍、英国间谍的家人就永远也不知道你们去了哪里,死在什么国家,甚至不知道你们为了什么而死。人固然有一死,但是有的人死得有价值,而有的人死得没有价值,詹姆士。科林斯先生,如果你真姓科林斯的,那么我倒是想问问你,你难道希望科林斯家族的后裔被排除在真相之外么?你难道也希望他们一直生活在谎言与遗忘之中么?”
詹姆士听到这里,突然笑了笑,终于开口说话了。
“审讯官先生,我很想知道,如果你被捕了,你会在这种情况之下合作么?”
“不会。”
对方的回答倒也干脆,所以詹姆士的回答也干脆。
“我也不会合作的。”
“真的么?”
审讯官突然站了起来,将身子前倾,盯着詹姆士的脸,语气变得冰冷起来。
“你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