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戴德放下咖啡杯…起一根手指。说道:“我相信。新总统上任之后要解决的一件外交大事。就是满洲的区的铁路问题。就算不能废除《罗脱——高平协定》。至少也能改变目前日俄独占满洲商业权益的现状。这不仅对于贵国而言有利的对于界贸易的稳定也是有益处的。
另外。最近我听风声据说英国公使正在为组建一个国际银行团而奔走法国和俄国表现出强烈兴趣。据说他们还想拉上日本。如果这个银行团组建起来。们将完全控制贵国的财政金融。别忘了。这四个国家都是协约国集团的成员或准成员。在对华利益方面。他们不存在任何大的分歧。而一旦他们控制了贵金融。我认为唐先生一直期待的“东三省实业银行计划将完全化为泡影。”
这并非危言听根据美国公使馆的到的情报英国公使朱尔典现在正为这个国际银行团的事奔走。一旦这个国际银行团成立。不仅将大大缓解袁世凯北洋集团的财政窘迫问题也必将垄断对华全部国际贷款。可偏偏美国财团没接到邀请。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个国际银行团是排他性的。
美国财团想分一杯。可偏偏中国东北问题上与日俄两国关系紧张。这两国对美国试图参加这一国际银行团…动非常反感。有他们阻挠。再加上美国正在大选政府乏力结果国商界怨言四起。矛头直指驻华外交官指责他们无能。
对于国内的无理指责。国驻华外交人员普遍感委屈。因种局面并不是由他们造成的。这是国际外交关系剧烈变化的结果。
自从日俄战争爆发之后。欧洲强国远东的区尤其是中国的争夺明显趋向缓和。开始重新把注意力转回欧洲大陆。1904年的英法协约和190年的英俄协定不仅标志着英国“光荣孤立”的终结。同时也意味“三国协约”的正式建立。欧洲的两个军事集团正式走向对抗。为了增强对抗德国的实力。190年日本与俄这两个刚刚结束战争状态的敌对国家又在英国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日俄协定签署。与此同时。法国也与日本签署了同样性质的准军事协。再加上早已成立的英日同盟。欧洲的协约国集团在远东的区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帮手。国在远东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日本则在法两国的支持下开始野心勃勃的将触手深向中国东北的区。妄图与俄国共同瓜分所谓“满洲利益”。
为了攫取南满的的全部利益。日本后组建了“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前者负责经济渗透。后者负责军事威慑。“金元”“大棒”双齐下。狂妄又谨慎的排挤着美国势力。
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司总领事走马上任。坐镇奉天。一边加强与满清的方实力人物的联系。一边监视着日本政府的一举一动。为维护“美国利益”出谋划策。
但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一边是日本的掣肘。一边则是中美关系的磕绊绊。而后者是最棘手的。
由于美国的排华法案激怒了中国知识界。1905年兴起了抵制美货运动。这场运动从上海租界迅速蔓延到全国。美国商品量滞销。仅仅一年时间。美国对华出口贸易额就下降了近四成。美国人在中国的形象也变十分恶劣。为了转这种不利面。美国国会在190年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以这笔钱扶持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
这笔退款几乎等于美国所的“庚款”总数的近一半。数额巨大。不过这笔钱不能随意动用。其唯一用途就是资助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增进两国“友谊”。
这个一箭双雕的举动很快改善了美国的不利局面。不仅中美贸易开始恢复。而且清廷甚至将美国视为朋友。迅速向美国靠拢。
感激涕淋之下。清甚至开始谋求与美国“结盟”了。不过考虑到上次与沙皇俄国结盟带来的恶劣后果。清廷决定再拉上一个列强。取纵横阖之策。
于是。德国也进入这个“结盟计划”之中。
“中美德三国同盟”。多么美好的梦啊。
第117章 张园(下)
中美德三国同盟”?这是在做梦么?
确实是在做梦,而且做这个梦的人不止一个,中国、美国、德国都有人在做这个梦,而做梦最积极的就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在这位德国皇帝的梦里,不仅中国、美国、德国要联合起来,就连沙皇俄国也应该加入这一同盟,以便在远东共同对抗日本,如果俄国同意加入这一同盟,那么德国和美国将全力支持俄国,如果“第二次日俄战争”爆发,那么德国和美国将默认俄国在中国东北、新疆、蒙古和朝鲜的“行动自由”,而德国也将从中国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至于美国,可以继续维持“门户开放”原则,三个列强可以心满意足的分享这块“中国蛋糕”。
显然,中国并不能从这个同盟里取得任何好处,唯一的收获就是一纸保证中国“完整”的条约。
虽然这个梦有些虚妄,但确实有人试图将这个梦变成现实年到1908年之间,美国总统西奥多斯福曾多次接见德国驻美大使斯特恩博,就美德同盟问题进行过磋商。
但问题在于,如果与德国结盟,就意味着美国与英国、法国的疏远,也意味着美国商品将被赶出两国市场以及它们的海外殖民地市场,这不是美国企业家愿意看到的,也不是美国选民愿意看到的,所以,德国皇帝的梦终究是一个梦。
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对抗是有利于美国的,只要身处局外,美国商品就能在这两个敌对集团之间任意销售,而不必担心遭到排挤。
所以,美国最好保持中立,并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友谊”。
但仅仅拥有中国的友谊是不够的,毕竟这个国家的命运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欧洲强国拒绝与美国分享在华利益,那么,不惟“门户开放”原则得不到遵守,就连美国已取得地在华利益也得不到保证,司戴德与唐绍仪策划的“东三省银行计划”和“新法铁路计划”的接连失败就是明证。
美国想在东三省地区与日本进行经济战,但由于英国站在日本一边,所以美国是孤立的。
自从革命爆发以来。以英国为首地协约国集团表现出越来越强烈地独占中国地倾向。对此。美国外交官看得很清楚。他们也深知。如果美国不能加入协约国集团、承担对德军事义务地话。协约国方面是不会痛痛快快地与自己分享这块“中国蛋糕”地。因为这块蛋糕是用来犒赏日本和俄国地。
但与哪个国家结盟是国会地事情。外交官无能为力。而且加入协约国集团。就意味着与同盟国集团决裂。也意味着美国商品将失去同盟国市场。这也不是美国地企业家和选民愿意看到地。
所以。美国必须中立。
但是。美国商人并不希望因为中立而失去在华贸易特权。他们希望驻华外交官能够“更主动”一些。而不是向国务卿抱怨没有国际盟友。
司戴德决定利用南北和谈地机会掌握住在中国地主动权。与未来地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看看能否走迂回路线。直接从新政府手里攫取筑路权和贷款权。让国内那帮喋喋不休地金融家和企业家闭嘴。
但唐绍仪只是静静地听着司戴德地见解。没有发表自己地任何看法。心中却是一阵刺痛。中国地利益竟要靠外国来“保护”。这实在是外交官地耻辱。可是目前地现状又不能不仰仗外国。“以夷制夷”向来就是朝廷外交“秘诀”。一再使用。但可惜地是。外国人也不傻。当年李鸿章硬是将这以夷制夷玩儿成了“引狼入室”。将沙皇俄国请到了东北。若非一场日俄大战。东北或许已经不在中国地领土内了。前车之鉴不远。唐绍仪可不敢重蹈覆辙。
当年俄国霸着东北不走,拒绝向列强开放商业利益,引起英国、美国强烈不满,在两国地挑唆下,在犹太金融集团的支持下,日本扛着“维护东亚门户开放”地旗帜与俄国厮杀了一年,总算是把东北那块肥肉又抢了半块回来,不过到底是没有还给中国人,而是落到了日本人自己嘴里,英国、美国偷鸡不成蚀把米,赶走了猛虎却引来了恶狼,日本与俄国本就是一路货色,拿下南满之后,也没满足美国商人分一杯羹的要求,不仅食言将南满铁路据为己有,而且试图关上商业大门,比俄国做地还过分,为此日美两国差点决裂,美国总统罗斯福之所以派“大白舰队”周游世界,就是为了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让步。
看到日美关系紧张,德国皇帝大为高兴,命令驻华公使加紧活动,开始谋划中美德三国同盟的事,如果此事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以夷制夷”地美梦就可实现,清廷也可喘上口气,为了和美国结盟,清廷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