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滑翔机松开了机头下部的挂钩,失去了“进步”号的拖曳,那架木制滑翔机立刻减慢了速度。并开始下降高度。飞得虽然有些颠簸,但是还算顺利,很快就穿过云层,看不见了。
与此同时,祁金彪也感觉到了他乘坐的这架“进步”号运输机突然猛的向前一蹿,速度瞬间加快了一些,同时发动机的吼叫声也降低了少许。祁金彪知道,这架运输机后头拖曳的木制滑翔机也松开了挂钩,现在肯定也在下降高度。
这种木制滑翔机也是武汉飞机制造厂的产品,是专门为空降兵部队量身定做的装备,由于没有动力,这种滑翔机可以做得很轻,可以装载十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在拖曳时小跟随拖曳机一同前进,而一旦失去拖曳。这种滑翔机就只能依靠滑翔飞行,而且没有动力,只会越飞越低,即使有上升气流也不可能在空中坚持太长时间,所以,搭乘这种木制滑翔
绷…二落方式就是机降。而且飞机里的伞兵通常也不装备降馏,因为没有必要,而且不带降落伞的话也可以多带弹药。
驾驶这种滑翔机降落,不仅需要技术,而且也需要勇气,因为这种滑翔机没有起落架,完全依靠机腹的滑横在地面滑行,以降低滑行距离。保证安全,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因为谁也不知道降落的地区会出现什么障碍,一丛灌木或者一堆麦草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待遇。如果碰上一堵矮墙的话,伞兵们也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了。
本来,祁金彪是打算搭乘滑翔机进行机降作战的,但是参谋们阻止了他,因为在参谋们看来,让团长乘坐无动力滑翔机太过冒险,毕竟,祁金彪是全团的最高指挥官,他必须负责指挥全部参战部队,所以,最终祁金彪还是坐进了一架“进步”号运输机,准备跟随伞兵们进行伞降作战。
很快,所有的滑翔机都穿过云层不见了,“进步”号机群随即开始在领队长机的指挥下向东转向。飞往海岸地区,准备在要塞上空将伞兵们空投下去。
“准备空降!准备空降!”
一名驾驶员站在驾驶舱舱口,冲着机舱里的所有伞兵叫嚷起来。于是,所有的伞兵都站了起来,将降落伞的拉伞钩挂上悬索,祁金彪也不例外。而且,他也将是第一个跳出机舱的人。
由于是低空伞降,伞兵们就依靠拉伞钩开伞,而在伞兵们跳伞之前,前头的那些轰炸机已经开始向地面空投伞兵们的重型装备。一只只沉重的铁皮箱被飞行员们扔出机舱,在天空中拉出朵朵伞花,依靠那些重型装备的降落轨迹,运输机编队的领队长机确认了风向和风速。于是在调整了航向之后,就通过无线电台向所有运输机发出伞降信号。
“咱们地面上见!”
祁金彪将双手搭上机舱门的门框,扭回头先向身后的伞兵们喊了一声,然后双臂一用力,整个人已飞出机舱。迎着那强劲的风向下栽去。在落下一段距离之后,背在身后的主降落伞终于拉开,一朵伞花绽放在空中,距离地面只有两百公尺,这就是低空伞降。
很快。天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降落伞,密密麻麻,由于距离地面很近。所以,伞兵们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落在了地面上,并立即卸下降落伞包,开始整理武器,并相互聚拢到一起,开始寻找那些空投下来的重型装备。
祁金彪是在一棵松树边落下的,降落伞差点就被挂在了松树上。降落之上。他也立刻卸去降落伞包小并整理了一下冲锋枪,装上了弹鼓,然后从军装口袋里摸出那两枚勋章,郑重其事的挂在了左边胸口。
等忙完了这些之后,祁金彪才抬起头向远方眺望,那座灰色的要塞就在一千公尺之外,而伞兵们的降落似乎并没有引起要塞方面的关注。要塞依旧寂静。就在祁金彪向附近的一只装备箱奔去的时候,他听到了枪声,扭头望去,发现那些负责攻击要塞的伞兵们已经发起了进攻,实际上,网小才的伞降行动中,一些伞兵直接就飘到了要塞附近很近的地方,反应迟钝的俄军士兵直到他们开始冲向要塞时才开枪射击,不过此时,伞兵们已经冲到了冲锋枪的有效射程之内,依靠冲锋枪那猛烈的火力迅速压制了要塞上的步枪火力。
庙街要塞是一座建于十九世纪后期的海岸耍塞,其主要作用不是应付来自陆地上的敌人,而是应付来自海上的敌人,因此,要塞面朝陆地的方向基本上没有重型火力,所有的大炮都指向大海那边,而这,也是伞兵们为什么如此迅速的冲向要塞的主要原因。
很快,祁金彪就指挥士兵将第一只装备箱打开,从里头取出一门四毫米重型迫击炮,并迅速将迫击炮组装起来,然后立即向要塞实施了压制性射击,在炮火的掩护下,近战伞兵们迅速用遥控地雷炸开了要塞的一个通道,并冲进要塞,由于事先已经买通了要塞内应,所以,当伞兵们冲进要塞之后不久,拉斯普廷就被人带到了伞兵们面前,对着照片确认之后,伞兵们迅速将拉斯普廷带出了耍塞,掩护他向海岸冲去,而祁金彪则率领另一支部队继续对要塞实施火力压制,同时等待那支机降庙街阻击援兵的部队赶来会合。
这场战斗进行得相当顺利,而且用时很短,当庙街的俄军赶到耍塞的时候,祁金彪已经指挥伞兵们全身而退了,在整场战斗中,中国伞兵只有五人阵亡,数十人负伤。可谓是大胜。而且就在当天下午,中国伞兵就登上了那些赶来接应的远洋渔船,至于那位沙俄政府的摄政大臣拉斯普廷则顺利的登上了一艘中国海军的远洋攻击型潜艇,并立即乘潜艇向海参葳方向赶去。
“填鸭行动”就这么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而接下去的,就看沙俄政府内部的势力分化了。
第963章 君子协定
眷那悠扬的乐曲声满载移民的客车缓缓驶出火甲贻:读此移民基本上都是从山东、河北、安徽、山西一带过来的,就在这北京火车站集中,然后同乘一辆客车赶去张家口,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就是唐努乌梁海,他们将成为定居当地的内地移民,将来。(www。зZcn。com)这些移民中将会出现矿工、农夫、筑路工、建筑工、伐木工、商贩,而在唐努乌梁海的几处关键地区也将建立起几座新兴的工矿业城市,中国的边疆将进一步得到有效开发,国家主权与领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由于这是中枢政府向唐努乌梁海地区的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公费移民,这些移民的主要任务是去建设基础设施,因此,这些移民中拖家带口的人是极少数,多数人都是孑然一身上路的,等到了目的地。他们将住进那种被称为“地窝子”的地窖里,并争取在冬天到来之前修建起第一批真正的防寒工棚和蔬菜大棚,或许到了第二年,移民们才能习惯当地的生活。
中国人一向讲究“安土重迁”非到不得已,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熟悉的家乡出外闯荡,但是现在中枢政府鼓励国民到边疆去,而且提供的待遇也非常不错,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离开家乡,到那陌生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为了彰显中枢政府对移民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国民的信赖和倚奂,每当有重大移民行动展开时,政府部门总会派出重量级官员亲自赶到火车站相送,而今天。亲自赶到北京火车站送别移民专列的正是赵大总统本人。
现在。虽然火车已经快驶出火车站了,但是赵大总统还是站在站台上,向列车的尾部挥着手,面带微笑,而站在他身后的那帮内阁各部派来的送别代表也都是同样表情,无论真情假意,至少这姿态是做足了。
等火车的车尾完金看不见了,赵北才将举着的右手放了下去。然后接过身边一名秘书递过去的折扇。拼命的扇了几下,总算凉快了些。
这已经是赵北今年以来第二次为移民送行了,上一次他是在郑州火车站送别移民专列,不过上一次的专列是去中亚那边的,并不是去外蒙古,当然,两列移民专列都要在中途转换车厢,因为那些俄式铁轨还没有完全变为中式铁轨,这轨距不一样。火车就必须转换车厢。
从俄国手里收回一部分曾经丢失的国土,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过此事也不是签份条约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改造俄式铁路只是众多工作的一件而已,至于社会的改造。那也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中枢政府之所以加快对当地的移民行动。加速对当地社会的改造也是目的之一。”总统先生,我看那移民专列也走远了,我们可以回去了。几位外国使节还等着您的接见呢。”
或许是见赵北兴致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