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揪心?”突听这一词汇,阳翟公主女儿姿态的撒娇道:“皇姐,不就是弄坏你一朵花吗!”
“呦,这可是何后送给本宫的西域品种。”阳安长公主跟着阳翟公主开着玩笑,见阳翟公主脸色绯红,随即舒缓道:“好了,好了。姐姐说错话了。不过姐姐有一句话倒是没有说错!”
“皇姐你本来就说错了,你说哪一句没有错?”
“揪心啊!”
“啊?”
“有人的小春心动了,而偏偏那个人纹丝未动,让你揪心了!”
“呜呜!!!你欺负我!”
“本宫哪里欺负你了。”
阳安长公主一笑,怪异的瞧着阳翟公主,似乎还未尽兴一般的笑着。
“皇姐……”阳翟公主的声音罔若蚊蝇,轻声问道:“皇姐,你说他最后那句话什么意思?”
“什么最后一句话,哪句话啊?”
阳安长公主故作不明的扭头道。
“还装,你偷听,我都看到了。”
“嗨,还能有什么意思,不过就是说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有你。”
“可是,他还拒绝我了?”
说这话的阳翟公主一副楚楚落泪的感觉。
往日里的阳翟公主可没有这份女儿姿态,她一向是以巾帼英气示人的,今天在阳安长公主的面前,女儿姿态却是越来越浓!
“傻子,他那是叫你等。”
“等?”
“当然是等了。”说这话的阳安长公主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狡黠的不信任,仿佛皇甫岑又要有什么阴谋诡计被她看穿一般。不过显然阳安长公主的表情之中没有太多的厌恶,只是有些隔膜未曾打破。
“是吗?”阳翟公主的脸上骤现喜色,然后抓住阳安长公主的手臂,凝声问道:“为什么现在不行?”
听此,阳安长公主起身踱步徘徊,然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回应着面前的阳翟公主,道:“如今的局势,恐怕他的心思都在这上面。”
其实这话是托辞,还有许多话,阳安长公主并没有指出来。
毕竟指出来,让阳翟会很不好受。
“我知道。”阳翟公主望着阳安长公主,似乎发现留在阳安长公主双眉之间的那点眉宇,轻声细语的问道:“皇姐,是不是他同皇兄的关系影响到了我们?”
“傻孩子。”一扶阳翟公主的发髻,阳安长公主没有回答,只是把阳翟公主拥入怀中。不过她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表明了心计。而在她怀中的阳翟公主竟然有些略微的冲动。与天子不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谁还不清楚!
……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皇甫岑终于回到了河东。
不过正如皇甫岑走的时候一样,回来也是静悄悄的。皇甫岑没有去老师卢植的衣冠冢,反而是来到了河东太守华歆私人府邸。
不过,俨然,华歆也没有想到皇甫岑竟然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子鱼,许久未见,你怎么没瘦,反而发福了啊!”
皇甫岑玩笑着捶了捶华歆的胸膛。
这个架势不像是他这个身份的人拥有的姿态,倒像是那些军营莽汉。
华歆为人素来严谨,很少同人开玩笑。上一次投靠皇甫岑来时做的一些装扮已经是他的底线。不过华歆俨然还处在皇甫岑归来的喜悦,走上近前,轻声道:“昨日文和、汉升他们已经归来,却是未见大人,还担忧大人路上遇见了什么事情,却没有想到,今日便回。”
“是出去走了一遭。”
“哪里?”
华歆就像是朋友一般的交谈,丝毫未在意触不触及皇甫岑的**。
“颍川。”
此话一出口,华歆便怔在当场,惊呆的望着皇甫岑重复问道:“哪?”
“颍川。”
“呦!”深吸一口气,足足停歇了一阵儿后,华歆才开口问道:“颍川可是门阀林立,大人你能安然无恙回来倒真是……啧啧。”
“谁说我无恙?”皇甫岑一指自己,又指典韦,道:“要不是我们只呆了一夜,恐怕真的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闻言,华歆大笑,大笑过后,华歆再言道:“好了,玩笑也开过了。仲岚真去了颍川。”
“你还真当玩笑?”
“呃……那可见过谁?荀氏、陈氏、郭氏、韩氏、钟氏?”
“谁都没见到。”
想了想,华歆点头道:“也对,荀爽、陈纪、韩融这些名士现今都在洛阳,怎么可能遇见他们?”华歆莞尔的摇摇头,似乎自嘲自己怎么还较真儿了。
“不过我倒是邀请一个人来了。”
“谁?”
“好好先生,司马徽。”
“谁?”
“水镜先生。”
司马徽号水镜先生,也有人称其为好好先生。
“何时?”
“我们连夜赶回来,有绕到了河内,估计这一两日便会入河东吧!”
“当真?”
“这事儿能开玩笑啊!”皇甫岑坐在特制的椅子上,笑意融融的瞧着面前的华歆,道:“放心,我邀请他来看看我们六艺学堂就是看看。”
“这岂可儿戏,司马徽可是名士,与郑玄、襄楷等人又是旧交,怎敢怠慢。仲岚,你怎么就不早说呢!”华歆脚步朝外走去,似乎要回太守府看看递交过往路引之上究竟有没有司马徽的名字。虽然两汉的路引上是不用标注名字的,但有些人会。不过刚走出去两步,华歆扭头问道:“你说,你又去了河内?”
“对啊。”
“又去找了谁?”
“温县司马防,不过可惜,他搬家了!”
闻言,华歆扑哧一乐,看着皇甫岑玩味的一边摇头,一边笑道:“明日我就让仲岚渐渐司马防!”
“什么?”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 '
第八十九章 七年之痒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灰衣进士童靴入群啊!!!
—————————————
中平四年,十月。河东。
从光和四年,皇甫岑带领八百卸甲之士,从辽东昌黎城的战场退守下来,任职河东太守整整过去了六年半的时间,将近七年的光景。当初那个意气奋发的少年郎,如今已是声震大汉,响彻寰宇的白马都尉。即便如今他已经是布衣白身,但他依旧是河东人心目中的英雄。
只有“英雄”这个称号能配得上他!
七年时间足以改变一切,更何况区区河东一地,加上并州等地,可以说,皇甫岑当初建立起的各项措施已经成为他私人国度里一道坚不可摧的政治堡垒。
煤矿、铁矿、砖窑、木材、盐监、马场,等等,各行各业的人在河东一地屡见不鲜。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这里没有那么等级森严的阶级之争,虽不是老有所依,却可算得上,家家富裕,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依靠的活计生存。
相比后世,那还是没发比的,但是走遍大汉半壁江山,皇甫岑都没有见到哪一地有河东这样蒸蒸日上的场景,历数大汉各郡,偏偏只有河东这般忙碌。偏偏也只有河东没有冻死骨。虽然皇甫岑常年征战,朝廷亦是没有拨过一笔粮草,但河东终究是靠着强大的生产力支撑了下来。
人都说,皇甫岑在河东养兵十万。
那也要能养得起,才算是养!
河东不仅经济在飞速增长,其他领域也遥遥领先,有皇甫岑的大力支持,在中山甄氏的带领下,终于成立了私人商会,盐铁、砖窑、煤矿、木材等官营的项目也开始交到他们的手中。
第一批进入商会的人都是皇甫岑认识的一些人。
甄逸父子、糜氏兄弟、苏双、张世平、李移子、乐何当。
这几年扩招,就连郑氏、蒲氏、马氏都有族人加入其中。而北地的大阀基本上无出其右。更是吸引了陈留任氏、庐江鲁氏、下邳陈氏派人入股。大汉有数的几大富豪,在河东都有自己的产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六艺学社和白马义从两个中间力量。
这两项才是支撑皇甫岑称霸北地的支柱。
六艺学社自建成之日,屡屡聘请天下各家名士前来讲学,从不拘于一格经学,反而兼顾而行。七年熏陶,六艺学社内已经不像当初那般对各门课程的不同待遇。因为,在河东,政治上没有歧视之分,自认没有做学问的人也懒得去学那些学经,反而正经百八的弄门手艺,在河东某个部门留下。虽是不太重视学经之术,可河东境内的经学大儒郑玄、蔡邕、张俭等人也是天下学子趋之如骛的地方。
加上襄楷、申屠蟠、徐岳、华旉、张机这些奇人异士的存在,河东造成的轰动当然是不小。
加之皇甫岑在北地越来越响亮的名声,从师宜官把鸿都门迁到这里后,六艺学社的知名度要高出太学生不止一倍两倍那么简单。就连曾经的太学生张昭、张紘也转投六艺学社门下。至于人才,也就顺势而来。皇甫岑甚至都不知道河东、并州两地的府衙内究竟都有什么官员在执政。因为对皇甫岑来说,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再用挖牛人,只要六艺学社每年出来的学子便可轻易补充到每个岗位。
而白马义从在河东的名声,便跟不用过多提起。
慕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