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请允许我感谢一下我的读者朋友们吧。熊的外露个性有些不恭,书中许多地方都有一些不恭的玩笑笔触,也多谢朋友们能够宽容,甚至偶尔还能给一些掌声,很感激。在这样一个夏季里,有你们的支持,我很荣幸。祝福你们,我的读者朋友们。
半梦半醒之间的芈妖于丙戌中元七月十五
一些资料 1901年中华帝国新行政与统治体系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4:06 本章字数:873
一.行政单位:
特殊类:蒙古,西藏
行省:新鄂,黑龙江,吉林,奉天,直隶,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吕宋,新蜀,新湘。计二十八行省。
二.军区体系(总督):
满洲总督,辖新鄂,黑龙江,吉林,奉天四省
直隶总督,辖直隶
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
闽浙总督,辖福建,浙江,台湾
两广总督,辖广东,广西,海南岛
云贵总督,辖云南,贵州
四川总督,辖四川
陕甘总督,辖陕西,甘肃,新疆
湖广总督,辖湖南,湖北
东海总督,辖新蜀(九洲岛),新湘(四国岛)
山东,山西,河南,初时只设巡抚,不设总督,后面待总督职权范围变化后要新设职位,蒙古和西藏情况不同。
三.国防军体系
皇家陆军,暂由一百个镇组成,总计一百二十五万常备兵力,此非定数。
皇家海军,暂由三个大舰队组成,总计十万左右兵力,此非订数。
陆军航空队
海军航空队
全国国防军常备总兵力约一百四十万
四.国家行政体系
最高级:皇帝
内阁部门设置:工业部,农业部(农牧渔林监管),商务部,邮传部,教化部(含宗教事务,移民归化事务等),宣传部,户部,吏部,教育部,理藩院,刑部,大理寺,清政部,外交部,民政部,税务部(从户部拆分)。其中,刑部,大理寺,清正部,税务部,教化部,有部份强力权力,部分拥枪。
军事部门设置:陆军部,海军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兵器部,兵役部,后面可能要新增设国防部,将陆军部海军部与兵役部的职能重新划分。
在皇帝和内阁之间,有部分行政职能设置咨议会,相当于皇帝私人国策顾问的角色。
省一级职能部门单位为司,府一级叫局,县一级叫科,部分部名有变化,例如大理寺下面的垂直部门叫律政局(科)。
五.其他未尽事宜,陆续补入。
一些资料 1908年版图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4:06 本章字数:65
实验性质。
红色为帝国版图。
黑色圈为藩属国。……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一些资料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内外蒙古分离运动分析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4:06 本章字数:34260
注:前几年在天涯看过的一个帖子,尽管有所讹误,但是做个参考吧,作者貌似是天涯煮酒论史的版主。我始终认为,不带着太过浓烈的倾向性和大是大非去读历史,其实是种享受。
'蒙古问题'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内外蒙古分离运动分析
国破山河碎——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内外蒙古分离运动分析
作者:班布尔汗
外蒙古在清末民初独立于中国之外,至今为很多人所扼腕。时至今日,那片土地早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蒙古共和国,所谓一些“收复失地”的言论都成为无稽之谈。但是,外蒙古的独立,以及因为其独立而引发的内蒙古数十年未能平息的独立和自治运动,却并不是随着那段历史逐渐尘封而为人们所淡忘,可若要说起来,又很难说得清楚,其中所涌现的一系列人物,也都是那么面目模糊。专家学者们有着大量的论述,而我们这些民间的历史爱好者,却往往都在“体制之外”,难窥堂奥,有必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在那衰乱之世所发生的扑朔迷离的事情。
而要谈论这一问题,首先要把我们教科书所灌输的一个理论扔到一边,那便是“自古以来”论。因为如果这个论调不排除,很多问题便说不清楚,什么都是“自古以来”便是这样,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发生?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冲突?“自古以来”说法实在是自欺欺人。人类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变化,一个国家的疆域,民族构成,往往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何来“自古以来”?
大唐王朝灭亡之后,经过五代十国的大动乱,虽然有宋朝的建立,号称“统一”,但中原皇帝再也没有能够成为“天可汗”。虽是“天朝”,却被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一直占着燕云十六州,后来又被西夏占去了灵州、西凉府等地。等到金国崛起,更是完全失去了江北土地。所以说,从唐朝灭亡的公元907年到公元1276年南宋灭亡,中国才出现了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也就是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而这个“大一统”却是远超历代。首先一直与中原王朝征战不断北方草原完全纳入实际统治之下,然后是吐藩,也就是西藏,在被招降后由王朝直接管辖,还有今天的东北、云南地区,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完全被中原王朝所控制,而不再是以“称臣纳贡”作为依附而实际保持独立的渤海国、南诏国或大理国。
但是,元朝的统治者们却没有能够守好这份家业,短短98年之后,随着元顺帝北逃,明王朝建立,中国的版图再一次经过了一次洗牌。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虽然多次北伐,打击北元政权和以后的蒙古可汗,但却固执的认为“长城之外非我土”,内外蒙古可以说成为了明帝国的“敌国”,领土问题就成了空穴来风。
而新疆,元朝时就是兄弟国家的察合台汗国,其时仍然如此。西藏,由完全服从统治,又回归到了称臣纳贡的独立状态,这还包括幅员辽阔的青海。除了汉人王朝的固有领土之外,元朝扩充时扩充的领土,唯一保留在明朝版图内的,只剩下辽东和云南。
可以说元朝的家业,明朝并没有很好继承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帝国也灭亡了,灭亡他的是清朝。一个被现代人普遍唾骂的朝代。但是,如果没有清朝的建立,让明朝如李氏朝鲜那样延续500多年,那么现代人对于内外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等广大的领土,就压根不会有什么“自古以来”的底气。可以说,清朝的皇帝们不但接受了明朝的“祖宗之地”,还把明朝所放弃的东西全盘收了回来,甚至元朝没有弄到手的东西也囊括到自己的腰包里,并且通过自己近300年的稳固统治,使这些家当深深的打上了中国印记。
在入关前,清太宗皇太极不遗余力的打击蒙古汗国的林丹汗,使其败死青海,将内蒙古完全纳入版图。顺治时期,清朝的主要任务是消灭明朝和农民军的残余势力。到了康熙时代,在消灭三藩之后,他收回了台湾,并通过击退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的胜利,将喀尔喀蒙古也就是现在的外蒙古纳入到直接统治之下。直到乾隆中期,称雄中亚的准噶尔汗国灰飞烟灭,新疆、青海被牢牢的攥在了手心里,至于西藏,驻藏大臣的出现,终清朝一世,没有人怀疑西藏不是“大清”的领土。
说这些不得不说的废话,就是要表明,所谓“自古以来”,还是从清朝说起,才有说服力,才能有个基础来论述内外蒙古独立运动的前因后果。
清朝对外蒙古地区的征服及外蒙古的独立
清廷对于内、外蒙古的态度并不一样,内蒙古诸王公因为是“从龙入关”的功臣,所以最被信任,与清廷联姻也极多,所以清廷对于内蒙古的管理,基本上是“自治”。而外蒙古诸王公对抗清朝征服时间长,归附的时间晚,而其后又有反复,所以并不被十分信任,虽也封官予爵,但还要在库伦(今乌兰巴托)设立办事大臣,以为监督。这就和西藏的情形大同小异。
清朝虽然稳固的统治了这个多民族国家200多年,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在现代化的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完全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虽然民族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国家观念。而清朝,满族无疑是这个国家无可争议的家长,汉族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家庭成员;内蒙古的蒙古族,是家长最重要的亲戚,享有和家长一样的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