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低下头边嗑瓜子,边玩手机。
陈帅虎是湘西人,怀化的地方戏他自然能看懂,他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对一些低俗的插科打诨还乐不可吱。
看着看着,陈帅虎的情绪开始悲伤起来,他对我说:“小魏哥,你看看,这女鬼太冤了!太可怜了!”
我头也不抬,懒懒地说:“戏里的女鬼哪有不冤的?你看过窦娥冤吗?”
陈帅虎说:“我看差不多,哎,这女鬼怎么也叫冬娥呢?”
“啥?”我一听这话,身子不由就坐直了,“戏里唱的是什么?快给我翻译一下!”
陈帅虎说:“你急啥啊!这个冬娥又不是龙山村的诡异老太婆!戏里的冬娥,呶,就是穿白衣服那个年轻女鬼,可惨了,她年方二八,如花美貌……,哎我说二十八岁搁古代可不年轻了吧?都成齐天大剩了吧!”
“得得得,年方二八指的是十六岁!你讲剧情,别瞎描述了!”我说。
陈帅虎继续道:“那冬娥姑娘,家里贫穷,从小没娘,跟着亲爹后妈度日。俗话说,有后妈就有后爹,冬娥姑娘从小就受尽虐待。后来亲爹也死了,后妈待她变本加厉,等到她十六岁那年,收了一富户人家的丰厚彩礼,把冬娥姑娘许了人家。你道许的是何方男儿?难道冬娥姑娘真要去享福了?错!冬娥许的人家是富户不错,但那男人是个病入膏肓的痨病鬼!娶冬娥是要去给男人冲喜!没料到啊,这厢后妈刚收了彩礼,那边的痨病鬼就一命呜呼了。那富户人家不想儿子一辈子没成亲,到了地下也孤孤单单的,这边后妈也不想退彩礼,于是两家一拍即合,起了黑心。”
我插嘴说:“老套的故事了,是不是抱着公鸡成亲?过门就当寡妇!”
陈帅虎摇摇头:“非也非也!比这还惨?”
我惊异道:“啊?那还能怎么样?”
陈帅虎说:“配阴婚!那富户觉得儿子都已经死了,冬娥嫁过来就是个累赘,但又不想儿子在地下孤单,就和后妈商量好,给他们配阴婚。”
我说:“那不冬娥姑娘也得死?”
陈帅虎说:“猜对了!本来富户的意思,是花几个小钱,找一具年纪相仿的女尸和儿子葬在一起,配个阴婚就算了。但后妈不愿意,她死活不肯退彩礼钱,许诺把冬娥弄死了送过去,正巧富户一时也没找到其他合适的女尸,便答应了。”
天那,这也太毛骨悚然了吧?
我问:“那后来呢?”
陈帅虎说:“那一天,后妈虚情假意给冬娥煮了一碗肉汤,说冬娥太瘦了,这些年受苦了,给她补补,冬娥不知情,还很感动。肉汤里已经被后妈下了毒,冬娥喝完就死了。后妈给冬娥穿上红嫁衣,趁夜里,富户就赶着平板车来接走了,连夜和儿子埋在了一起。冬娥死后心有不甘,觉得自己这一生命太苦太冤,后妈和富户太可恨,就化作厉鬼,出来报仇,后来被一高僧感化,高僧告诉冬娥姑娘,前世她毒死了一只流浪猫,今世的后妈就是由流浪猫转世来报仇的,冬娥明白了一切都由前世因果而定,冬娥姑娘这才放下仇恨,往生极乐。”
听陈帅虎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为女鬼感到心酸愤怒,但听到前世因果四个字,我又想起了白云寺主持智通大法师的话,时间一切皆因果,这一切仇恨都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我说:“这个故事,编得挺有哲理。”
陈帅虎说:“这出戏不是编的,是根据本县民国末年的发生的真事改编的。”
我问:“你怎么知道?”
陈帅虎说:“门外海报上写着呢!”
这时,戏唱完了,演员上台谢幕。陈帅虎看看时间,说:“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我给我姨妈打个电话吧!”
陈帅虎给他姨妈打了个电话,放下电话,他对我说:“走,姨妈还要加会班,让我去她单位吃饭,等下一起回家。”
陈帅虎的姨妈和姨父都在市文化馆工作,姨妈是搞戏剧表演的,姨父是管文史资料的。
我们赶到市文化馆,陈帅虎的姨妈在单位餐厅给我们炒了几个菜招待我们,她对我说:“小魏,不好意思,今天单位实在太忙,你们将就吃点,等明天休息,我在家里好好给你们做几个菜。”
第131章 怀化孤女
吃过晚饭,姨媽就去加班了,好像在给学校老师指导舞台剧。陈帅虎带着我去找他姨父。陈帅虎姨父姓童,本土作家,他在四楼办公,因为是领导,所以有一个独立的大办公室。
陈帅虎姨父见到陈帥虎,连说“难得”,看得出他挺喜欢这个外甥的。
陈帅虎给我们相互介绍,童老師得知我是北京影视公司的。很感兴趣,说他有几部小说,正想找影视公司,希望能改编成影视剧,希望我有机会给他推荐一下。
陈帅虎姨父给我們泡了上等黑茶,让我们坐在沙发上等姨妈下班,他这间办公室书籍很多,让我们随便翻看。岛尽页才。
陈帅虎边翻看这堆书,边和他姨父聊天。
他說:“姨父,我今天在民国小剧场看了场戏,叫《女冤》,是不是根据解放前怀化县城的故事改编的?您知道这故事吗?”
陈帅虎姨父说:“你说的《女冤》哪?我当然知道。它确实是有原型的。四七年的事情,当時长沙的报纸上登过案情。那个女主角的后妈,是被枪毙的。”
他姨父边说边找资料,在一堆戏剧创作的文件里,找到了登载那篇新闻的报纸的照片。
陈帅虎姨父说:“那张报纸我这里没有。只有这张照片,勉强还能看清楚字。”
陈帅虎接过来看了看,就递给我:“小魏哥,你看看吧!”
我接过照片,照片上照的是民国老式报纸长沙报上的一个版面,标题是“怀化孤女被害,罪恶后母被抓”,下面的字迹太小,又是繁体字,所以看不太清。
我问:“童老师,这个故事,倒是一个很好的影视题材,您能说说吗?报纸上自己太小,看不太清楚。”
童作家说:“小魏同学,你也这么认为?我以前就跟别人说过,要写一部湘西本土题材的电视剧,要用曹冬娥的故事为原型,他们还说我思想过时了,这些人,呵呵……”
我一听“曹冬娥”三个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我急切地问道:“曹冬娥?那个女主人公名字叫曹冬娥?”
童老师看我的反应,感到很奇怪:“是叫曹冬娥,怎么啦?”
一旁还在翻书的陈帅虎说:“哦,银屏镇龙山村,有个老太婆也叫曹冬娥,据说娘家就在怀化!”
童老师说:“不会这么巧吧?当年这件事情轰动湘西,曹冬娥后妈民愤极大,最后被枪毙了。”
陈帅虎说:“姨父,您就把您知道的,都告诉小魏哥吧,没准真能拍电视剧呢!”
童老师说:“好。这事要从民国三十五年说起,也就是公元一九四七年,怀化城里有一个曹记豆腐铺子,掌柜的叫曹大年,早点丧妻,膝下一个女儿名字就叫曹冬娥。磨豆腐是个苦力活,曹大年辛苦劳作,曹冬娥从小就很懂事,能帮着磨豆腐看铺子,操持家务,父女俩清苦度日,日子也还算能过得去。在曹冬娥十二岁那年,有个给曹大年说媒,是本地一寡妇,姓唐,曹大年丧妻多年,又听说唐寡妇年轻妖娆,就动了心,拿出多年积蓄当做彩礼,把唐寡妇当做黄花大闺女一样娶了过来。”
陈帅虎听到这里,突然窜过来拿过那张报纸的照片说:“唐寡妇有多妖娆,新闻上有照片吗?咦,还真有,眉间一颗美人痣!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童老师不理他,继续道:“那唐寡妇其实是刻薄出了名的,又贪财,当初媒婆来说媒的时候,曹大年的兄弟姐妹都来劝过他,即使续弦也得找个贤惠会过日子的。但曹大年一时色迷心窍,谁劝都不听,一心要娶唐寡妇。花桥抬进豆腐铺的时候,亲戚邻居都暗暗为曹大年担心,更可怜曹冬娥有了这个后娘,日后要遭罪了。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唐寡妇过门还没三天,就开始作威作福,给曹大年做下规矩,豆腐铺的活她不沾手,卖豆腐的钱却要归她管。对曹冬娥更是非打即骂,对着外人都一点不避讳。”
我不禁叹道:“真是苦命的女孩子!”
童老师说:“确实苦命,唐寡妇来到曹家以后,尽管曹冬娥小心伺候,逆来顺受,唐寡妇依然对她看不顺眼,一心琢磨着把她嫁出去,狠赚一笔。可是曹冬娥当时年纪还小,长期营养不良,发育得不好,人家还看不上她。黑了心的唐寡妇不罢休,打听到乡下有个地主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