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亡,朕暂时是不会考虑打东虏老巢的,唉,朕说了,当兵部尚书要有领兵的经验,还要有战绩才行,你们不信,唉,术业有专攻啊!”杨改萃惋惜着,一副你们都是小白的模样。
几个嚷嚷的厉害的人脸红起来,对于兵事,他们除了瞎嚷嚷几句,就说不出其他什么来,被皇帝一挤兑,立刻没了主意。
“散了吧,朕累了”杨改草一哥很累的模样,说道。
“可,陛下,兵部尚书呢?明日就是献俘大典啊”有人焦急的喊道。a。
第五百九十六章 孙承宗回京
第五百九十六章孙承宗回京
文华殿里的众人见皇帝就这么走了,连个兵部尚书都没指定,有些人才真的急起来,看来,皇帝还在记仇,还在脾气。可记仇归记仇,总不能没兵部尚书吧?那明日的献俘大典难道就真的黄了?
到了此时,不少人可是真心急起来,不管怎么说,献俘大典也是大明朝少有的盛世,如果真的黄了,大家屁股上都是要打板子的,史书上也少不得记下这一笔脏事,日后他们这一代人就是后人排遣的对象。
不少人开始暗恨曹于汴,这老东西只顾自己爽快,如今,大家都要遭殃,皇帝真的脾气不任命兵部尚书,皇帝固然被人嘲笑,被扫脸,难道他们就好过?看如今的情况,怕是皇帝还在记仇。
见皇帝要走,不仅韩爌急起来,就连曹于汴都开始急起来,他也是有好几手准备,也有自己的打算,明面上他是反对派的,大家共同推举袁崇焕当兵部尚书,实际上,他手里的牌则是王洽,他自信袁崇焕不可能当兵部尚书,因为救不了急,而皇帝对王洽的印象也不错,为了明日的大典,怕是也得捏这鼻子认了,可没料到,皇帝直接就否定了,还定下一条不知兵,没战绩不准当兵部尚书的规矩,更是连明日的献俘大典都不顾了,曹于汴是真的有些看不出皇帝是要唱那处了?难道真的让这个彰显皇帝武功的献俘大典黄掉?自己没拿到皇帝的脉门?
这文华殿里的众人,真的是都急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明日的献俘大典……”
“陛下,万万不可斗气啊!……”
“陛下,该以国事为重……”
这些重臣,见皇帝一副不开心,受委屈的模样走了,立刻跟在后面狂喊,如果喊不回来,那可真的就出大问题了。
见皇帝就要消失在门外,不少人开始把愤怒的目光投向以曹于汴为的反对派,都是这几个家伙,搞得这事,如今,这么一个大喜事如今搞成了丧事,大家以后还有脸皮见人吗?今日显然就是皇帝年少,咽不下这口气,和大家堵气,要和大家来个“同归于尽”。
曹于汴也害怕起来,皇帝居然没把献俘大典当回事,宁愿把献俘大典黄掉,也不愿意跟自己认输,也就是说,这根本不是皇帝的命门,如果这事传扬出去,固然对皇帝的声望有损失,可更多的人,会同情皇帝,痛骂他们这些人是“jian臣”。
皇帝的身影,终于是消失在了门外。留下了一地焦躁不安的重臣。
不少人都是把冒火的眼睛对准了曹于汴,恨这几人多事,可也没办法,更说不得重话,也只能拿怒火注视曹于汴。
曹于汴即便是把脸皮练到了城墙厚,也被人盯得受不了,心里也是一团乱麻,他自认老道,精于算计,可面对皇帝,他一出手,就出现了差错,皇帝想的,皇帝做的事,往往异于常人,如今,事情朝着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展了,皇帝即便没献俘大典,顶多威望受些损失,可他得罪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诸位,该怎么办?明日献俘大典,可万万停不得啊!”有人焦躁的说起来。
“诸位,陛下这是少年心性,在赌气呢……”也有人说道。
“诸位,我等得立刻去求陛下啊!不然,还不把兵部尚书定下来,到了明日,我等可就是大明的罪人了!”更多的人觉得,还是得去求皇帝去。
“对,对,对,还是去求求陛下去!献俘大典这事,是无论如何,也停不得啊!”众人商议着去求皇帝了,不少人觉得,看来是皇帝使小性子,和大家斗气了。
商议了一会,还是让施凤来和毕自严去,毕竟这两个人是帝党,是皇帝的心腹,即便是脾气,可面对自己的心腹苦求,也还不得给几分面子?
半响过后。
重臣们还聚集在文华殿里等消息,看到这二人回来,立刻上前问消息。
“如何?施辅,毕大人?陛下可是答应了?”众人立刻问道。
“唉……”施凤来也不知道面上是笑还是哭,总之,不是很难看,但绝对算不上好看,一副怪异的模样。
“辅,您倒是说啊!这可是天大的事,岂容开玩笑?”有的人等不及了。
毕自严在一旁,默不作声,暗自排遣道:你们也知道这是天大的事,等几天都不行?这事还不是你们搞出来的?
“唉,……陛下没答应指派新的兵部尚书……”施凤来怪怪的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一出口,众人那点希望,又灭了,看来,皇帝是撕破脸皮,不要这献俘大典了,宁愿毁掉献俘大典,也不给反对派让步。
“……完了,完了……这下好看了……”有人说到。
“……唉……”有人叹气。
“……不过,陛下也给我等指了条路……”等众人惋惜过了,施凤来又才怪怪的说句话。
“辅,到底是什么路啊?”众人有赶紧问道。
“陛下说,明日会有一位兵部尚书到京城,要盖大印,可以让那位帮忙……”施凤来古怪的说道。
“啊!那位?……”
“啊!??……”
有人惊讶,有人诧异,有人不解。
“辅可是说孙阁老?”有人想起来,班师回朝的孙承宗身上不是有个兵部尚书的衔吗?
众人面面相窥,这个是怎么算的?人家还等着兵部的大印下封赏呢,你这就把封赏的东西送到人家那里,让人家盖印?这算什么事啊?
荒诞,这群朝廷重臣的感觉里,就只有这二字。虽然这事有些离谱,更不和规矩,可要说,也勉强说得过去,人家好歹也是一个兵部尚书呢。
“陛下还说,本来有意让袁崇焕出任兵部尚书,可惜,如今赶到京城是来不及了,再,东虏的事,又起了bo折,陛下担心辽东出现变故,那边暂且还离不开袁崇焕,故,兵部尚书的事,日后再说吧。”毕自严又补充了一句。
众人再次面面相窥,荒诞是众人一致的感觉。
……
初五。
是个好日子。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徐徐的风吹拂着大地,小鸟在树枝上吱吱喳喳的叫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献俘大典这才开始。
最先的,还是告祭社庙,这一部分,也和皇帝没关系,告祭完毕社庙之后,才把那些俘虏又弄到午门外。
整个过程,倒是有无数的老百姓看新鲜,人山人海,绝对不是说说。
午门外才是献俘的主要场所。这里早已准备妥当。
待俘虏,大臣们都来了,皇帝才上午门,上了午门,大臣们先要给皇帝行礼,行礼过后,献俘仪式才开始。又先是奏凯乐,凯乐过后,又是宣读“1ù布”,也就是捷报,等宣读过后,才把这些俘虏押过来,这些俘虏都穿着红衣红帽,有一二百名。然后是刑部尚书告奏:……督师孙承宗献三岔河大捷之献俘,请求处置云云。
到了这一步,才算是轮到杨改革开口,杨改革倒是对这些俘虏没多大的好感,随口说了句:“送遵化工器局为奴。”就决定了这些人的命运,让这些人到遵化去挖煤去。
杨改革吩咐了这句,一旁的官员则大声的重复:陛下有旨,将俘虏送遵化工器局为奴。
然后就是一顿山呼万岁,各种磕头,各种繁琐的规矩,到了这里,献俘也就差不多了。杨改革重新做步辇回去。献俘仪式算是彻底的结束。
整个过程,要说热闹,也就是围观的老百姓的多,路上是人山人海,实际,皇帝也就在午门上1ù个脸,官员们,也就是在这午门外上一次早朝礼,也就是如此而已,这献俘,更多的,是给老百姓看的。
……
献俘大典结束了。
更多的事才正式开始。
平台。
杨改革抽时间和孙承宗谈一谈,交换一下看法。
“孙师傅,你回来了就好,这次,可是叫朕吃了个大亏,还是孙师傅在身边比较好。”杨改革说道。
“陛下,可是兵部尚书的事?”孙承宗立刻问道,皱起了眉头,兵部尚书的事,他肯定知道,那些人弹劾掉了刘廷元,结果献俘大典等诸多事宜没办,只能把文牍送到他那里,让他盖印,着实是荒诞得很。
“对,孙师傅说得没错,这次,朕算是吃了不小的亏,幸亏提前知晓,有了准备,没输得一塌糊涂,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办呢?这一手,确实打到朕的要害了,这个刘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