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拇省
就当杨骏绞尽脑汁,谋算着怎样才能收服司马玮的时候,楚王突然从荆州上书,主动要求入朝为官。这可把杨骏乐坏了,心想荆州山高路远兵精将广我还真拿你没办法,你想自投罗网岂不正中我下怀?
杨骏丝毫没察觉有一张罗网已经慢慢张开。
铺设这一张罗网的人是贾皇后。
贾皇后一面加紧往禁军内部渗透,一面在宗室里寻找树立旗帜的人。贾皇后很明白,要打倒外戚杨骏只能借助宗室的力量,而洛阳的宗室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于是她派遣李肇去联络真正有实力的人。
李肇第一站去了许昌,找汝南王司马亮痛陈晋室危亡,说杨骏这人可能想当王莽,你是宗室元老你不能不管。此时汝南王的表现一点都不像有担当的长辈,绝对辜负武帝的期望,他对着李肇打哈哈,说什么:“骏之凶暴,死亡无日,不足忧也。”
李肇一听这论调就知道找错了人,他扭头就去了襄阳。在襄阳见到楚王司马玮,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李肇离开襄阳,又赶往寿春去联络淮南王司马允。楚王则恭敬谦逊地上书,陈述了对洛阳、对母亲审氏以及皇帝哥哥的思念,希望回洛阳做京官。
杨骏以为这只老虎要拔掉尖牙利齿,自己跳到牢笼里来。他很高兴,欣然让惠帝准奏,这老头昏昏然不知死期将至,楚王可是带着刀上路的。
于是在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辛亥年)二月癸酉,二十一岁的楚王司马玮与十八岁的淮南王司马允抵达洛阳。
晋朝两个最年轻却最有权势的王爷同时进朝,当然不是巧合,李肇这趟路跑得真够辛苦的。
七、喋血的暗夜
楚王抵达洛阳,杨骏并没有立即给他安排官职。杨骏也许正沉浸在除去一个劲敌的喜悦之中,丝毫没觉察到楚王正与贾皇后加紧策划政变。
有了楚王的直接参与,政变的性质就完全改变,这不再是贾、杨两家外戚之间的争斗,而是宗室在向杨氏复仇雪恨,洛阳的宗室成员都很踊跃,纷纷加入政变的行列,而作为主谋的贾皇后则巧妙的隐藏到了幕后。
从二月癸酉到三月辛卯间隔十九天。这十九天,响彻洛阳的是磨刀的声音,街头巷尾传唱着新的民谣,内容是“光光文长,大戟为墙。毒药虽行,戟还自伤。”
搞政变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早在三百年前,汉代的吕太后就已经回答得很清楚。当时她知道朝中的那帮老臣不怀好意,于是临死之前让侄子吕禄、吕产控制长安的北军、南军,并告诫他们说:“我快死了,幼帝年少,那些大臣恐怕会对吕氏不利。你们一定要抓住兵权,牢牢控制皇帝,千万不要替我送葬,不要为人所制。”可惜吕禄、吕产没听老人言,被骗走兵权,结果被宰。
诸臣诛杀吕氏是一个政变的模范标本,表明要发动一次成功的政变,必须要具备两个前提:首先要有兵权,有了兵权才有发言权;其次是要具备政治合法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控制皇帝。
有贾皇后在,皇帝那边是不用担心的,关键是要掌握禁军。惠帝于是下诏收回兵权,任命从叔祖下邳王司马晃接替张劭领中护军。
杨骏曾经规定,皇帝下诏书必须要经太后过目才能颁布生效。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只要是皇帝的旨意,都是圣旨,只要盖上皇帝玺印的青纸诏,都是诏书,即使不给太后过目,这诏书也照样能够生效。
惠帝的这道诏书肯定没有经过太后过目。若换了老奸巨猾的政坛老手,必定找借口不奉诏,甚至可能先下手为强反戈一击,但张劭初出茅庐,竟然没有任何抵抗,乖乖把兵权交了出来,这让原本忐忑不安的楚王等人欣喜若狂。
夺回中护军,就等于斩断杨骏的左右手。箭已上弦不得不发了,惠帝快刀斩乱麻,连着下诏书,任命弟弟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北军中候;任命从叔东安公司马繇为右卫将军;任命从叔高密王世子司马越为左卫将军;任命弟弟长沙王司马乂为步兵校尉。
这一系列任命都发生在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三月辛卯,当天深夜,贾皇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派出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向惠帝告发太傅杨骏图谋造反。惠帝当即龙颜大怒,诏令宫城内外戒严,命令刘颂为三公尚书、屯兵殿内;北军中候楚王司马玮屯兵宫城外的大司马门下;左卫将军司马越护卫东宫;右卫将军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虎贲四百人屯驻云龙门。
同时惠帝下诏废黜杨骏一切官职,以临晋侯身份就第,若杨骏抗诏不从,则责令东安公率兵讨伐。
参与政变的清一色都姓司马,刘颂虽然姓刘,但他是淮南国的相国,二月份随着淮南王一起来到洛阳,是淮南王的代表。宗室积攒了多年的怨气一朝爆发,杨骏休矣。
作为杨骏安插在宫里的眼线,侍中段广知道大事不妙,但是当时宫门已闭、内外戒严,逃已无路可逃。这位表舅只能作一些微弱而无谓的抵抗,他对皇帝说:“杨骏孤公无子,岂有反理,愿陛下审之!”
惠帝不做声,只木讷地盯着他看。
段广还想再说什么,贾皇后一挥手,有虎贲冲上来,把他拖了出去。
三月辛卯政变示意图
皇宫里面正厉兵秣马,外边杨骏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杨骏住在武库南,处于西宫与东宫之间,与西宫隔着云龙门,与东宫隔着万春门。这是当年曹爽的故居,杨骏即将面临与曹爽同样的命运。
杨骏赶紧招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可是赶来与杨骏共患难的人并不多,司徒王浑、司空石鉴等元老重臣就没有来,来的只是杨骏的心腹,还有少数几个忧愁国事的臣子。
杨骏很不解,他扪心自问并没有篡位的野心,天下人都知道杨文长女儿生了一大把,一个儿子都没有,说他篡位,那百年之后传位给谁呢?杨骏执政那是先帝托付的,他自觉也没有得罪谁啊,怎么就搞得天怒人怨了呢?
难道真如杨珧所说的“一门两后,未尝以全”,荣华过盛物极必反?杨骏想起几年前胡嫔妃的父亲,镇军大将军胡奋对他说的一番话:“卿恃女更益豪邪?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观卿举措,适所以速祸。”(你是倚仗着女儿才更加嚣张的吧?历观前代,与皇家结婚的家族,最终没有不灭门的,这只是时间问题,我看你这个嚣张模样,正好加速灾祸的降临。)
杨骏当时就很奇怪,他反问胡奋:“卿女不在天家乎?”(你女儿不是也嫁在皇家么?)
胡奋那老家伙哈哈一笑,说:“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损益!”(我女儿是给你女儿做婢女的,身份低微,能有什么损失?)
胡奋在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寿终正寝,朝廷追赠车骑将军,谥号为“壮”。今天他杨骏想像胡奋一样得以善终,其可得乎?杨骏一筹莫展,连连叹气。
霭霭夜色中,从皇宫深处开出的禁军队伍悄然上路。生死关头,杨骏的府邸内却是一片慌乱,杨骏与群臣面面相觑,彼此看出大难临头的神色。
这时,太傅主簿朱振向杨骏献计:“深宫出现变乱,其目的可想而知,一定是那些阉人唆使贾皇后,要对大人您不利。请大人焚烧云龙门以示威慑,追索肇事元凶,同时打开万春门,引东宫太子卫率与外营禁军入宫,大人亲自拥翼太子去捉拿奸人。到时候,惊惶失措的殿内禁军必定弃暗投明,主动送斩肇事者,以求免祸。”
朱振是个人才,他轻描淡写,说这场变故只是贾皇后与几个被阉掉卵子的黄门想对杨骏不利,绝口不提宗室。这是朱振在安抚人心,也是给杨骏台阶下,否则这天下是姓司马的,现在司马家儿要你性命,如果你果真忠君爱国,岂不应该引首就戮?
朱振的计策分为两步,先烧云龙门立威,表明态度,然后到东宫拥太子入宫,借东宫与外营的兵力入宫平乱。
此时杨骏、朱振等人还都不知道中护军已经换人,朱振所谓的外营兵力应该就是指张劭的中护军与刘豫的左军;东宫的兵力则指负责保卫皇太子的左、右卫率,合计约有五千人,当时维护东宫治安的是杨骏的弟弟杨济。
朱振的话其实还只讲了一半,点到为止。试想一下,如果杨骏真的“拥翼太子入宫捉拿奸人”,奸人是谁?当今皇后。取了皇后怎么办?既然动了手那只有将她废黜。
这将使太子陷入十分尴尬凶险的境地,因为不管是否违心,名义上都是太子率兵逼宫,强使父亲废黜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