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曹操南下地目的,那就是为了吞并豫州南部以及扬州的,两淮这个大粮仓,曹操可眼红许久了,怎么可能轻易被袁术的言辞所左右,当即回复袁术,孙策向朝廷表示忠义,受朝廷嘉奖。这与袁术何干?而袁术私藏玉玺,乃是对朝廷的大不敬,曹操乃是代天诛之。圣命所在,曹操是万万不敢徇私地。
袁术一听到回报就傻了。敢情人家曹操和孙策结盟,跟自己没关系啊。而且还消灭自己抢走玉玺。这玉玺不是自己的天命象征嘛,怎么会还有人敢来抢夺?
袁术搞不懂,可紧跟着派去调纪灵领着部队回来的使者也回来了。别说是追上了孙策的部队了,如今扬州的要道,那都已经被孙策的人马看守住了,消息根本传不到前线去。
袁术一听,勃然大怒,厉声嘶吼道:“来人,把这个废物给我推出去杀了。”随后又歇斯底里的喊道:“给我传令,把那些运往江南的军粮给我卡住,我看他们没有粮食还怎么前进。你让我好不了,你也别想好过了。”
然而,一日后,袁术再次得报,扬州所有的粮仓,军粮早就空了,早就被孙策全都一次性的强行提走了。而孙策掌管着袁术全部军马的调动大权,也没有任何人敢拦着孙策。
袁术身躯一晃,险些跌倒,仰首冲天呐喊道:“天啊!为什么?为什么?”随即又俯首低语道:“为什么你给了我玉玺的天命,却让别人来此抢夺?”
突然间,袁术身躯一震,哈哈大笑道:“哈,哈,哈。我明白了,我现在还不是天子,拿了这个玉玺,还没有与天命归一。这自然会有群魔乱舞了。这要是我登基称了帝,与天命合而为一,这自然就会有百灵护佑了。以我袁家数代的威名,自会有门生故吏前来相应天命帮衬。那曹操和孙策也就不敢逆天行事了。”
袁术笑完,随即狂喊道:“来人,给我准备仪仗,朕要登基称帝。”
此时的袁术,形如疯魔。势若疯狂。两旁的手下,无不色变。
而袁术手下的何夔,当时上前骂道:“竖子篡国。天遣之。汝袁门四世三公之清誉,毁之一旦,你乃袁门之败类,袁门之不孝的子孙也!”
这何夔,字叔龙,乃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因战乱漂泊至此,被袁术强摞为官,此时此刻,再也忍不住地骂了出来。
若是平日,袁术对何夔这样的名士,那还是敬重几分,听得进几分劝告的。可如今的袁术,那跟个疯子是的,早就迷了心窍,哪里还听得进人言,当即怒吼道:“拖了出去,给我砍了!砍了!”
有站堂的武士过来就把何夔拖了出去,那何夔是骂不绝口。不多时,传来回报,何夔已被斩首。袁术是仰天哈哈大笑。而袁术的那些手下,一个个是体若筛糠,颤立着,不敢说话。
袁术登基的这一最后疯狂,也就这么大张旗鼓的操办了下去。
而袁术这一不知死活的狂妄举动,不仅给了曹操一个更好的出兵借口,也让袁术手下的许许多多文臣武将,大失所望。其中,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也忍不住掷笔而去。
正文 第四百五十二回 自比管乐的诸葛
更新时间:2008…10…3 15:58:49 本章字数:4175
据说袁术非其时,狂妄称帝,其手下怒走一奇人。
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乃是临淮东城人(今滁州西北)。其人家世大富,虽襁褓中丧父,与祖母共同生活,但是,鲁肃自少年起,那就胸有大志,好骑射,光有奇谋。并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其后,名声张显。乃被袁术招为了东城长。
如今,袁术在面临绝境的时候,不思退兵之策,反而倒行逆施,狂妄称帝,鲁肃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立即挂冠而去。而鲁肃这一走,与鲁肃相处不错的三百余户人家,也尽皆举家随鲁肃迁移。
而这一来,可不得了了。此时的东城,那可还在袁术的控制之下,本来若是鲁肃一人走人,值此袁术称帝这么人心惶惶的时节,那东城的守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算了。可如今鲁肃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这要是不闻不问,值此袁术爆孽之时,那脑袋还要不要了。
当即,东城的守将孟海,立即点兵五百,动身拦截鲁肃。说来也是可怜,如今袁术的兵马几乎都被孙策调光了。偌大的一个东城,倾全州的兵役,也就这五百人了。而就这五百人,那还是一帮老弱残兵。
可不管怎么说,这五百人毕竟还是袁术的正规部队。应付一帮老百姓,那还是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孟海,那是信心十足的前来捉拿鲁肃归案的。
然而,等孟海率着人马追上了鲁肃。孟海却是大吃一惊。只见:鲁肃的队伍老弱先行,强健断后。持盾拿刀。甚有章法。其气势,竟然一点都不比自己带的这些人马差劲。
孟海当时就觉得要想轻松拿下鲁肃,恐怕是不那么容易了。
而此时,鲁肃持弓,越众而出,冲着孟海说道:“卿等丈夫,当解大数。方今,纷争离乱。袁术倒行逆施。祸在眼前,朝夕之间,土崩瓦解。且其人,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
说完,鲁肃让人立一面大盾,张弓而射。一连数矢,尽皆洞穿。孟海及其部下无不骇然。
此时的孟海,即畏于鲁肃的武力。害怕自己带的这点人马打不过鲁肃及其手下的壮丁,又深深的觉得鲁肃说的有道理,如今的袁术,确实是要离着灭亡不远了。故此,孟海也不想难为鲁肃了。但是,孟海却不知道自己放过鲁肃之后,自己该怎么办。遂向鲁肃请教道:“先生之仗义,东城人,无有不知。在下虽愚钝,也万万不敢与先生相难。只是。方今纷争,却如先生所言。还望先生也能给在下指点一条出路。”
鲁肃闻听此言笑道:“如此甚是容易。那江东的水军大都督周瑜,周公瑾。与我相交莫逆。我此行也是要去投奔他的。若是你想寻个出身。不如与我结伴而行。当可在这个乱世建立一番功业。”
孟海闻言大喜,连忙叩谢鲁肃,愿与鲁肃同望。
鲁肃心怀高兴,重整了人马,就要再次得启程。而这时。鲁肃却看见不远处一个白衣如雪,头戴纶巾,手拿羽扇的少年,正在一个高丘上向此观看,此时事了,正要转身离去。
鲁肃对此暗暗称奇,如今兵荒马乱的日子,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近千人的对持了。此人孤身一人,他就不怕有什么意外吗?经还敢如此沉稳的观看?好大的胆子啊。
鲁肃心中佩服,连忙吩咐众人先行,自己一个赶了过去,想与其结识一番。
鲁肃追至那人切近,高声喊道:“这位朋友请慢行。”
那人转回头来看见鲁肃,也不意外,也不惊恐,止住了脚步,笑着说道:“朋友,拦我行程,不知何事?”
鲁肃行一礼,开口说道:“在下东城鲁肃,鲁子敬。适才在下见公子观千人械斗而不惊,乃是一个有胆略的人。故此想与公子结识。还望公子不弃。”
那白衣人看鲁肃说的直诚,礼数也非常的周到,也还了一个礼说道:“在下琅邪诸葛亮,承蒙仁兄看重,幸之也,不敢请尔。”
听闻诸葛亮地大名,鲁肃大吃一惊,如今天下沸沸扬扬的传言,幽州的刘明欲请此人出山,相传此人的命格与刘明相辅相克。若是辅助刘明,必是刘明的头号贤臣,若是与之为敌,那也是刘明的头号敌人。如此一个人,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鲁肃心中奇怪,可鲁肃却没有怀疑过此人是不是冒名顶替的。如今诸葛亮的大名,响遍大江南北,中原各地,冒这个人的名声,如果没有真本领,那绝对是死得快。而若是有真本领的人,自然也不愿去假冒他人的名声。
鲁肃当即说道:“承蒙贤弟不弃,告知以真名。但贤弟如今之名声,闻名遐迩。稍有不慎,既有麻烦缠身。贤弟还要小心为上。”
诸葛亮苦笑道:“小弟自身之事,如何不知。但仁兄之豪名,小弟途径东城,那也是早有所闻。而适才见仁兄面对追兵,毫无惧色,巧言服之。小弟更是心生向往。焉敢以假名谎骗仁兄。”
鲁肃闻言大喜。遂约诸葛亮同行。诸葛亮见鲁肃此行也是顺路,也就欣然答应。
路上,鲁肃盛赞诸葛亮还没有正式张显,其名声已经响遍环宇,当可择一明主而仕。
诸葛亮苦笑道:“因人而成名,此非所愿也。而受虚名所累,避乡远走游学。这又有何炫耀。”
鲁肃笑道:“那贤弟何不径直投往幽州,那幽州的刘太尉对贤弟虚席以待,贤弟到了那里,岂不是得展所长。”
诸葛亮摇头道:“子敬兄。实不相瞒。小弟自幼苦读,兵书战策,无一不晓,奇门遁甲,无一不精。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小弟虽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