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地背土。
  夏侯惇当时是什么官呢?他那时同时担任陈留、济阴两郡太守,还身居军职建武将军。当时曹操也就只是拥有四五个郡的地盘,可却交给了夏侯惇两个郡。平安时做官,权利大于责任;困难时做官,责任大于权利。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候,夏侯惇做的官多,大,责任最重。夏侯惇不负使命,身为将军,“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解决了曹军饥荒年月里的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曹操势力集团的生存问题。
  也许曹操就是从夏侯惇的屯田工作中得到启发,在官渡之战中,他先断了袁绍的粮道,扼住了他的七寸。那时的将军,谁不愿意挺枪跃马,驰骋疆场,斩将立功?那时种稻子又种不成袁隆平,在农田里累死也不如在战场上挨一刀光荣。夏侯惇却能一门心思窝在农田里,看着别人吃着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的粮食,该需要一种何等的定力呢!
  三国时候,军粮问题一直是决定战争走势的首要问题。关羽降服于禁七军,一下子多了三万张嘴,于禁士兵是北方人,饭量又大,关羽很快遇到了军粮荒,就到孙权地盘上去抢割水稻,结果授人以口实,有了夷陵之败,蜀汉从此开始走下坡路。《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实历史上是二出祁山,四次伐魏。诸葛亮北伐劳而无功,几乎每次都是因为军粮问题而被逼撤兵,他在最后才意识到屯田的重要性,可惜为时已晚。最后一次北伐,他就是在军粮耗尽的情况下死的。曹操集团最终能够做大做强,与曹操一向重视屯田工作是分不开的。曹操为了更好地屯田,还设置了“屯田都尉”这一官职,进行行政的专人管理。而曹操集团的早期,实力不强,屯田工作更显得重要,而曹操早期的屯田工作,主要是夏侯惇带动起来的。
  夸张一点说,曹魏的天下,就是靠夏侯惇那时一筐土一筐土背出来的。
  魏晋大功臣———
  夏侯惇是曹魏集团第一代领导人的二号人物,是魏国王权大厦的最主要奠基人之一。
  《三国志》是公认的研究三国历史的最主要的依据。《三国志》的“魏书”部分,第一篇就是《诸夏侯曹传》,主要是为曹营八虎骑立传,而“诸夏侯曹传”第一人,则是夏侯惇。我们可以从此一窥夏侯惇对魏国的作用和在魏国的地位。
  194年,夏侯惇被封为高安乡侯。他是曹魏集团除曹操外第一个封侯的人。207年,朝廷(其实就是曹操)记录夏侯惇前前后后的功劳,封邑增至两千五百户。他是曹操时代封邑最多的人。曹操时代,曹操的连襟夏侯渊的封邑为八百户,曹操的堂弟曹仁的封邑为一千五百户,两人封邑之和,还不如夏侯惇一人。
  文帝即王位后,拜夏侯惇为三军最高统帅、百官领袖大将军。纵观曹魏集团,文武百官,地位之尊崇,再无第二人。夏侯惇死后,文帝赐谥忠侯。在“天下定,谋臣死”的帝王思维里,又是在生性好疑的曹氏那里落个“忠”的谥号,唯夏侯惇矣。
  地位源于实力,实力源于贡献。曹丕做上了皇帝,喝水不忘挖井人,对夏侯惇这个革命前辈感恩戴德。他拜夏侯惇为大将军,可惜几个月后夏侯惇死了。一般老子死后,只能有一人继承爵位。可是,曹丕却一口气把夏侯惇的七子十二孙都封为关内侯,这在魏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四 书香将军
  军营有书香———
  作为曹魏集团的第一代领导群里的核心人物,夏侯惇不骄不躁。虽然有好色之癖,但是其个性以风烈为主。他虽是军人,可是时时用诗书来浸染峥嵘岁月。这个14岁时替老师出头杀人的将军,虽然早早地封为高安乡侯,但是依然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亲自把老师接到军中。
  夏侯惇将军读书,不是为了学历,不是为了晋级,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一种真正的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知识的向往。他在2世纪,就践行着终身学习的现代理念。戎马倥偬,鞍马劳顿,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生死倏忽间,有人马上醉饮琵琶,有人马下博戏聚赌。夏侯惇将军少不了帐下舞美人,但也有红袖添香之雅。夏侯惇的军帐里,书香充盈。无数个夜晚,寂静的军营里,夏侯将军手捧书卷,他以剑挑起灯花,睁大右眼,神情专注,或吟或诵,构成那个血腥岁月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这是一种何等的淡定呢!
  三国时代的裸捐———
  他是曹操时的前将军,是曹丕时的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荣华富贵,呼之即来。可是,这一天,他却来向公家借银子。他尴尬地说:“我又是月光族了!”人家很痛快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因为他向来是发了俸禄先还债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在三国时也是真理。
  问:盲夏侯的钱哪里去了?答:捐赠。夏侯惇“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夏侯惇的“余财”去向有两个:分和施,“分”就是分发,把财产分给有需要的同僚、部下、乡人等,“施”就是施舍,就是捐赠给不相干的人。
  三国时代,战火连绵,无数的人妻离子散,民不聊生,按照曹操的话说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夏侯惇将军,南征北战,每到一处,看到需要救助的人,就把自己的财产捐出去。而且,他的捐助还是裸捐,捐到自己只能和公家借银子的地步。他的捐助,绝不是为了上电视上报纸,绝不是为了炒作,绝不是为了广告,更不是汶川地震后某些文化名人的“假捐”,而是一种纯粹的慈善,一种真正的高尚。
  他,是三国时的慈善家。他“不治产业”,身无长物。一个三国时候的大将,却践行着20世纪美国钢铁大王、世界首富卡内基的观点: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三国战场,更是一个名利场。驰骋疆场的夏侯惇,却做到了视金钱如粪土。这是一种何等的淡定呢!
  夏侯楙出轨了———
  戎马倥偬,曹操、曹丕父子忙里偷闲,宴请夏侯惇。夏侯惇呷一口酒,长叹一声,放下酒杯。曹操关切地问:“元让何忧?”夏侯惇说:“犬子楙至今未能婚配,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呀!”曹丕沉吟片刻,欲言又止。曹操对曹丕说:“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你夏侯大叔也不是外人嘛!”曹丕站起来,对夏侯惇说:“请稍假片刻。”说完,他拉着曹操到了另一间房子去。曹操说:“你搞什么搞?喝酒正酣,你要干什么?”曹丕示意父亲压低声音说:“我看把妹妹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楙那小子吧!”曹操一怔:“我正打算把她许配给丁仪呢?”丁仪,是当时知名青年作家。曹丕说:“丁仪是盲人,和我家成亲,有碍观瞻。”其实,曹丕说丁仪是盲人,是危言耸听。《三国志》记载:丁仪左眼眇,最多算是独眼龙。曹操一听:对呀,我曹操的女儿不能嫁给一个残疾人!曹丕趁热打铁说:“夏侯惇现在掌握重兵,我们曹家得在夏侯家有人潜伏呀!”曹操点头称是。
  决心已定,曹操父子出去继续和夏侯惇饮酒。曹操端起酒杯对夏侯惇说:“清河公主至今尚未婚配,我想和你做亲家,怎么样?”夏侯惇除了答应,除了谢恩,还能怎样?他知道清河公主泼辣刁钻,有点野蛮女友的性格,可是,他能拒绝这门亲事吗?就这样,夏侯楙娶了清河公主。
  夏侯惇的卓越功勋,还帮助儿子夏侯楙躲过了一场因管不住个人身体而引发的生命危机。夏侯楙曾以安西将军身份镇守关外。大漠秋风塞外,风沙茫茫不见人,守关生活分外冷清。夏侯楙这小子耐不住寂寞,经常消费一些三陪女,可能还包了几个二房。这哥们色胆包天,让堂堂大魏公主戴绿帽子。
  绯闻的传播速度向来比神六还快。清河公主知道了夏侯楙出轨的事情,怒火中烧,柳眉倒竖,银牙咬碎,却也无可奈何。一来,夏侯楙远在西凉,清河公主想狮吼河东,也威慑不了那个臭男人;二来,在万恶的旧社会里,夏侯楙的行为也算是一种无可非议的时尚。可是,嫉妒是女人的天性,哪怕她贵为公主。从此,小两口感情破裂。
  后来,夏侯楙调回京城,和清河公主还有弟弟们天天生活在一起。和很多家庭一样,老子做英雄,儿子做公子哥儿。夏侯楙的六个弟弟年纪轻轻,就封为侯爷,便有些挥霍无度,飞扬跋扈。父亲去世,夏侯楙也算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大哥,看弟弟们没出息,就把弟弟们叫来“上课”。有几个不知趣地顶了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