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拉尔河以东的一处要隘——苍岭,筑起关塞,作为新城屏障,派兵坚守。
在西面,偏将军鹿裔率领三百游骑远出巡哨,在新城以西发现东斯军人马,探得是莫吉廖公国加上附庸国塔良布侯国的军队,约有千人。
原来坦普卢多夫大公自从解围回国之后,日夜与夫人珞蕾佳娃玩乐,过了一个冬天,心满意足,想起新城这块大肥肉,先派小股军队前来试探。
鹿裔颇有胆勇,就要率军突入敌营,一鼓作气将其击溃。同行裨将军林宓忙拉住道:“不可。宜报主公,再作决断。”于是鹿裔回城禀告赵矜。赵矜召集众将问计。何安平道:“我军为积聚力量抵抗蒙古,势必取伏尔加河以东诸国。如今我军还未去取,彼军先上门来。我军宜示弱,勿示强,令彼大意,日后要取方便。”赵矜点头:“甚善。”
伏尔加河、乌拉尔河是后世的称呼。就像世界第一大湖泊,后世叫做里海,这个时代则叫做宽甸吉思海。不过由于赵矜的提倡,现在义军已经统一使用后世的称呼来标识重要地名,方便而且明确。
伏尔加河是东欧第一大河,注入黑海;乌拉尔河是亚欧界河,注入里海;这是两条著名的大河,河面宽阔,水量丰富。新城位于两大河流的中间,因此义军政权的立足思想,就是要控制两河之间的地区,以后就可以将两河作为国防屏障。
莫吉廖公国、塔良布侯国等国家,位于伏尔加河以东,距离新城不远。这些国家被义军统称为“河东诸国”,是义军继北地之后想要攻取的下一个目标。如今根据何安平的建议,义军向攻来试探的敌军示弱,不作抗击,任他们抢掠了一些马匹牲畜而去。
许多将士窝了一肚子火,不明白大将军为什么这么做。如今正是雪融草嫩的季节,新城以西有两条中等河流,那一带甚好放牧。结果给区区千骑长毛扑来,抢走了好多东西。
赵矜不能跟将士多解释,心中暗暗算定今后的发展计划。这时就又听闻南面也出现情况,是伊儿利汗国的人马!赵矜大吃一惊,因为没料到伊儿利汗国也会对这里造成威胁。
伊儿利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忽必烈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旭烈兀所创立。二十多年前,旭烈兀与大将怯的不花、郭侃率军攻入西亚,灭了传承五百年的大国阿拔斯朝,创立伊儿利汗国。由于旭烈兀与忽必烈血缘最亲,伊儿利汗国成为四大汗国中与元朝关系最密切的一国,尽管远隔亚洲两端,仍时常使节往来。1265年旭烈兀去世,其子阿巴孩继位,以自己未受元朝册封,不称汗,只称摄政。忽必烈十分嘉许阿巴孩的忠诚,遣使册封阿巴孩为伊儿利汗王,赐汉字金印“辅国安民之宝”一枚。
如今已是1280年,阿巴孩汗年近半百,身体不佳,雄心收敛。不过听闻金帐汗国的新城、沙莱失守,仍派遣军队前来查看。伊儿利军途径附庸国阿塞拜疆,不免沿途滋扰掳掠一番,出铁门关,到了沙莱,只见焦土一片,遂再向北行进。
义军游骑碰见伊儿利军,不敢轻视,立即奔回禀告大将军。赵矜大惊,命令全城军民进入最高警备。一时间,新城城墙上,无论日夜皆有万人值守。
伊儿利军来到城下,驻足数日,估量兵力不足以攻城,自行退却。这一仗虽然没有打起来,却让城里风声鹤唳,大为紧张。
为此,赵矜打算在新城以南新建两座卫城,免得南面有敌军入侵时一下子杀到新城,使人民惊骇。于是赵矜斟酌一番,发下命令:令何安平领一队军马,往南面勘察地形,筹建卫城;令乌达领一队军马,往东负责建筑苍岭关;令鹿裔、李圭率领军民,在安汉以西的两条河流——命名为大兴河、小兴河——那一带,从事开垦生产;令刘商、高敬和率领军民,在安汉以东的草原上放牧。
如今政权刚刚开始发展,事务众多,人材缺乏。赵矜想起云南、海南两处故人,心想应该招他们过来,到这边帮忙。苎玉贞、奚孔雀能领兵打仗;苦儿是不错的亲兵;关汉卿可以搞文化事业;黄道姑对于生产力提升真是一张王牌!赵矜寻思已久,这时正好有良好的人选——车楚尔良。赵矜遂令车楚尔良率领二十几名精壮士卒,扮作商人,骑上骏马,取道波斯、印度,往云南、海南搬取故人!车楚尔良领命而去。
赵矜又想,形势迫人,现在应该不拘一格选拔人材。怎么选拔?考试是比较直观的办法!当然,不是用文笔考试,而是用身手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将军,正好提供给起义时没能表现的潜伏豪杰们一个晋身机会。
于是赵矜发布命令,凡是想要做将军的,不论出身,不分民族,不管已经加入还是没有加入义军,都可以来参加考试!
消息传开,全城轰动,几万人赶到大校场来看热闹,看看究竟是怎样的考试!各路壮士更是跃跃欲试,都想要一举拿下个将军位来坐坐,光宗耀祖。
但是一到校场,听说了考题,一下子就有九成以上的壮士打了退堂鼓。原来,考题就是——跟大将军的亲卫骁将何磐比试。
何磐之名,如雷贯耳!新城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是义军头号大力士。就算不知道的,一来校场看到他那威猛壮硕的样子,也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只见那何磐大人,头似貔貅,目如铜铃,膀大腰圆,披一副大号盔甲,仿佛还绷不住里面的筋肉隆起,手挺一双大铁锤,脚跨一匹大宛良马,端的是威风凛凛!……谁?谁能打得过这位何磐呢?
不要紧!赵矜也知道要打过何磐很难,因此考题是这么安排的:能与何磐交战五合以上,即授牙将;能战十合以上,即授裨将;能战二十合以上,即授偏将。赵矜可没指望能有打得赢何磐的人,要是有,自己治理新城这些日子早就发现了。
军民们望着何磐的英姿,既恐惧又兴奋,都很有兴趣看看究竟谁能从何磐的锤子底下,取个将军去做。少数壮士掂量自己的实力,觉得虽然不能战胜何磐,顶上几个回合总是可以的吧?五回合就有牙将做了,也不错。于是他们壮着胆子报名应试。
就这样,为期五天的大考试揭开帷幕,大校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第一天,足有二十来人应试;第二天骤减一半;第三天只有两人报名;第四天何磐只接了一单生意;第五天……赵矜在将台上从上午等到中午,望眼欲穿也没有等到一个考生。
这不奇怪,全因为何磐锤子太沉,重达九十斤,他吼得又凶,气势极度逼人,考生们往往第一回合就给他震到手麻、吼到耳聋,无力再战了。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狼狈不堪,自然怯场。直到这第五天,并没有一个人能在何磐手上领受十招。总共只有三人捱过第五回合,赵矜如约将他们拔为牙将。
今天是最后一天。何磐等候在场边,坐在自己的两只大锤子上,百无聊赖,闭目养神。赵矜在将台上与众将讨论武艺,从刀法说到枪法,从枪法说到戟法,又吃过了六位妹妹送来的一篮午饭,依然不见考生报名,不禁意兴阑珊,心想:“都快终场了,没有爆冷的么?”
这时一声高呼,从下面响起:“大将军在上!小人来应考试,敢请何磐大人赐教!”赵矜眼睛一亮,站起来向下望去。只见那是一个中等身材的汉子,貌不惊人,手里拿的兵器也是一双铁锤。
何磐喝道:“来的何人,报上名来!”
汉子躬身道:“小人郑通福,参见大人。”
何磐又喝道:“来来来!你要骑战还是步战?”
郑通福道:“小人马术不精,愿与大人步战。”
何磐这才抓起锤子:“步战便步战!你过来!”
郑通福应喏。骑战用大场,步战用小场,两人步行到划定的小场中央。何磐喝道:“你上!”
郑通福却不上,谨慎地掂量着,挺起双锤准备招架。何磐见他不上,咧开嘴嚯嚯然一笑,将手中两柄大铁锤呼呼舞了几下,一个箭步扑上前去,举锤便打!郑通福举锤相迎。四锤相碰,一声闷响,格外沉重,惊动场外万众。先前好几个考生挡了一锤就口吐鲜血软倒在地,被抬下场。众人再看郑通福,见他居然无恙。
郑通福接过一锤,顺势退后一步,低喝一声,绕向何磐右侧。何磐一个转身,双锤自左向右横扫。郑通福虚挡一下,身躯即借何磐的锤力旋回,疾向何磐左侧袭去。何磐反应倒也不慢,虎躯一旋,双锤抡过半个圈,挡住郑通福一击。郑通福跳开。何磐大吼一声,大步冲向郑通福,挺锤直击。郑通福耳膜欲裂,慌忙挺锤格挡。何磐一锤过后,又高举一锤猛砸。郑通福忙举双锤招架。场外又闻一声闷响,大地仿佛都在颤动。众人都以为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