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呀,秦的心扑扑乱跳着,外表的平静没有泄漏她内心的万马奔腾。
那天秦和小D交换了联系方式。
晚上秦几乎一夜未眠,她第一次感受到爱情来的是这么迅猛,她不断问自己到底要怎么办。她知道小D不是学生,正在一家服装店做销售,单身。和她做朋友吗?还是就这么放弃?同性恋吗?我该何去何从?
最后秦决定跟着感觉走,于是在几次光顾小D所在的那家服装店后,秦和小D建立了亲密联系,
“这件衣服,我试试。”“好看吗?你觉得怎么样?”
“试试这件吧,我觉得比较适合你。”
“不用试了,就要你说的这件吧。”
那段时期,秦穿的衣服都是从小D那里买的。
她们在做尽了亲密朋友后,很快演变成了恋人,一个女孩和一个女孩恋爱了。
(4)
“其实我第一眼看见你时,把你当成了男孩。”
“哦。”
“但是,我第一眼就爱上了那个‘男孩’。”
“嗯。。。。。。”小D不太明白秦想说什么,
“我们交往吧。”这是秦第一次向一个人表白,
人生充斥着各种玩笑,有时它会让你笑的五脏俱疼,有时它会让你笑的恰到好处,有时它也会让你乐极生悲。同样因为一个玩笑,秦爱了,这个玩笑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荒唐的,但是对于她来说是感动的,好多次她都为此笑哭了。
第五章 禁忌的爱始于被禁
人生就像一部强迫你去读的一本悠长小说,它绝大多数篇幅都在重复着礼貌性问候,不雅的粗口,理直气壮的谎言,卑微的请求,无力的呼救,自我安慰的祷告,强而有力的抱怨和毫无逻辑的胡说八道与自吹自擂。人们前赴后继的借助人生这张“人生的白纸”大肆的纸上谈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生的厚重是由废话连篇累积而成的,甚至可以说里面几乎都是废话。而这些废话的唯一作用是,当你读的都快要吐血时,突然看到一两句不是废话的文字,你狂出一口气曰“总算看见句不废的!!!然后继续读。或许因为想说的废话太多,所以很多人临终都没顾得上,在最后写上一个“完”字,
就完了。
秦对于说话,有自己的一套准则“长话短说,废话不说,该说的时候尽量多说,迫于无奈不得不说时,也只能说。”
她曾经写过一阵儿日记,但是很快她就不写了,因为她的日记往往都是千遍一律的。
“记忆里,今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睁开眼睛。不用想,今天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闭上眼睛。中间发生的事情,过几天就忘记了。”
秦一度认为这篇日记,可以作为她一生的日记。
如果让秦来写她们的爱情,她最大限度可能只会写:一个冷漠的女孩和一个冷峻的女孩相爱了。
秦从学校里搬了出来,和小D同居了。为了共同分担生活,秦来到了一家新开张的快餐店打工。秦在店里司职前台,卖快餐。虽然秦和小D都是安静寡言且有着隐秘心灵世界的人,但是她们却都从事起有着密切群众互动性的工作。不过和其他工作伙伴表现出的热忱,热情且充满融化感的工作气质不同,秦和小D对于每天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顾客都一视同仁的报以冷若冰霜。她们从不主动向顾客推荐什么,更不会去留意顾客的潜在品味,只是顾客问时,她们答一下。她们用行动诠释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标准,尤其是在服务业,这是难得的品德。毕竟不是自家的生意,所以她们习惯让工作顺其自然点。工作日的主要工作就是等着下班,到了月底,冷眼查阅一下工资,然后继续工作。
虽然如此,她们的业绩却并不差。就拿秦说吧,她是冷色调的女孩,这和过分要求热情的快餐服务业有些格格不入,而且她也没打算让自己适应环境。但是就是在这种衬托中,她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的凸显。曾经有一个同伴和另一个前台的女孩这样谈起过秦,
“她怎么卖东西跟要打架似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越是这样,越有人喜欢。”
“主要是小姑娘人长得好。”
秦第一次在员工大会上介绍自己时说“我叫秦,现在和一个女孩同居,我们是恋爱关系。”自此,秦上白班时,小D会送她到店里,顺便一起吃早餐。秦上晚班时,小D会到店里接她,顺便一起吃晚餐。
后来青和磊也去了那家店。
个性,如果我给你倒杯白开水,你喝了,但是你不会记得这杯白开水。那么如果我当着你的面咬破自己的手指,在这杯白开水里滴进一滴血,你不会喝,但是它可能会成为你唯一记住的一杯凉白开。
第六章 初次见面,你好吗
“你见过像猫咪一样的女孩吗,亮丽柔顺的栗色发丝,白皙细腻看不到毛孔的肌肤,镶嵌着精致耳钉的玉耳,散发着越挫越勇的生存意识的鼻子,让人想要吻下去的嘴唇,有种易碎感的碎骨,白净纤细的手臂,偶然乍泄的瘦细脚踝,清澈且似洞察一切的深茶色双眸,还有让人心跳加速的低沉声线。从头到脚散发着一种无形的冰霜气质,吸引你去靠近她,可是越是靠近,你就离她越远,但是你已无法停止自己的脚步。
其实文字很难描绘清一个人的长相,因为她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太鲜明了,鲜明到我无法甚至不愿把她转化成文字。”
这是青对秦的印象,或者说青脑海里秦的影像
(1)
青在进店很久后,才留意到这个叫秦的女孩。每个工作日,青唯一的乐趣无外乎听着摇滚乐登着“双踩”上下班的途中。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就这样骑呀,骑呀,没有终点,消失在摇滚乐中,化作一个音符,永远骑下去。
青很喜欢在户外骑着单车,听X乐队的《RustyNail》和《Weekend》。
每每上班,他最不爽的是往往第二首歌还没有播放完,青已经骑到店门口。青生活的这座城市实在太小了,一辆自行车足够载着他,落脚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可是青隐约记得,在他小时候,从他家到现在他工作的这家店的距离简直是天文数字。他记得初中时骑着车子,到那里都是件挺费劲的事。可是现在,车子没有变,变的是青的腿和他耳边的音乐。成长,让他和自己的城市越来越没有距离感。
(2)
关掉音乐,走进现实。青的表情毫不掩饰他内心的不爽。
他很少和别人说话,甚至不去留意任何人。工作场所毕竟是个过于现实的地方。青时常幻想,一进店,时间瞬间飞速流逝,刹那间下班了。理想状态就是打卡上班和打卡下班在三秒之内完成。
青愿意去相信超自然现象的存在。
因为每一次太阳落山,青都会有些心疼。他害怕自己活着的唯一作用,就是浪费青春。
“一天就这样又过去了,我至今做了什么?我今天做了什么?”
“我把好多生鸡肉炸成了熟鸡肉,然后送给‘战友’拿去卖给别人吃,还有比这更没有意义的事吗?!”青总是自问自答,
(3)
在青印象中,他第一次见到秦是在一个静谧的夜晚。那天店里接到通知,9点左右会停电。所以全体工作人员都过早的投入到打烊的工作中,青因为是白班的主干所以基本对夜班的收尾工作无从下手,青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各个“部门”把打包好的垃圾周到外面去,而秦则负责在进出口帮来来回回的工作人员开门顺便告诉那些不明缘由的顾客“对不起,现在不营业。。。。。。”
青在周出两大袋垃圾后,
微笑的对帮他开门的秦说“你的工作挺轻松的,咱俩换换吧。”
“行!”秦很认真的回答了一个字,然后青转身走开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碰到。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青明明是很不正经的说了这么一句话,秦居然认真的答复了,不知道为什么,青觉得秦的回答方式很别扭。明明我是在开玩笑,你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呢。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却在青和秦的初次见面让青有种失衡的挫败感。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权利擅自调换工作。这就好像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等我十年,我一定会回来接你。”女孩很认真的等了男孩十年,可是十年之后男孩已为别人之夫,而女孩还在默默地等着他,他没有回来接那个曾经很认真答复他的女孩。因为没有人有权利去设定自己十年之后的某些事情。有些话一旦你先开口了,你就等于已经担起了失败的原因。就是那样一句简单的对话,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