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至誉无誉。
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昔之得一者;
【注释】一:指万物的终极本质、共性。
天地自然有其生成变化的客观规律,万物都遵循着这一规律而不断生灭、变化、发展。宇宙中万事万物存在的这种统一规律性,这种万事万物的共性,即为一。这一,也称之为“道”。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则连千枝万叶。
【漫谈】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一〃,是指万物的终极本质、本体;它是各种科学共同的统一性。哲学就是要追寻、发现和把握这〃一〃,以达到对宇宙事物、对人生、对社会本质的看法(根本理解、根本领悟、根本体验),并根据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列宁说:〃规律是宇宙运动本质东西的反映。〃老子哲学的可贵,就在于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它是逻辑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也就是理性和本体的统一,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它为后人认识事物,处理事物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注释】得一:即得道。贞:古字通正,意谓首领。
认真研究问题,必须从客观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具有的能动性,就是要认识和遵循这自然规律,与事物、与大自然达到和谐统一。顺应自然,以道的规矩为行为准则,万物将会各得其所。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就是,让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在实践中统一起来。
【漫谈】哲学的认识价值就在于反思认识本身,指出知识大堤的薄弱环节,从而警示人们,应当在什么地方或以什么方式进行矫正。我们应该随时用道的基本法则来检测自己的行为,查出主体的失当,错误以及价值选择趋向的片面性、主观任意性等,以免造成大的恶果。马克思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其致之也。
【注释】致:推。推而言之如下文。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注释】发:废。恐发,犹言将崩圮,即地倾之义。歇:消失,停止。竭:枯竭,干涸。蹶:跌倒,颠覆。
宇宙中的一切客观存在都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也即共性,这种共性,就是道。所以,道是宇宙物理与人事的必然法则,天地万物都不能违背它,而自由就是对这必然法则的认识。范应元说:〃盖一本通乎万殊,万殊由于一本,所以谓之一也。故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皆不可离于一也,岂可自以为德哉?〃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注释】本:根本。基:基础。
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一存俱存,一亡俱亡。范应元说:〃夫一,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贱且下也;然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皆得之以为本,实至贵至高也。故贵当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注释】孤、寡,乃是孤德,寡德之意。孤、寡、不谷,皆是谦辞。有善而自称不善,乃是不自以为德的意思。
故至誉无誉。
【注释】至誉:最高的荣誉。无誉:无有称誉。
圣人体天地之道,而达万物之理,故常虚心应物,述而不作。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可谓是不计誉,然而誉却自归之。《淮南子》说:〃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庄子.至乐篇》说:〃至誉以无誉为誉。〃《论语.泰伯》说:〃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而民无所称焉。〃又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注释】碌碌:形容玉的华美。珞珞:形容石的刚强
其不欲象玉一样炫耀其华美,象石一样显露其刚强。
意译
自古凡是得了〃道〃的:
天得了〃道〃就清明,地得了〃道〃就安宁,神得了〃道〃就灵验,河谷得了〃道〃就充盈,万物得了〃道〃就生发,侯王得了〃道〃就可成为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
天不能清明将会破裂,地不能安宁将会崩塌,神不能灵验将会消失,河谷不能充盈将会枯竭,万物不能生发将会灭绝,侯王不能保持首领将会倾垮。
所以,贵以贱为其根本,高以下为其基础。
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是贵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
所以,最高之誉却是没有称誉。
其不欲象玉一样炫耀其华美,象石一样显露其刚强。
原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注释】勤:勤快,积极。若存若亡:将信将疑。
〃上士〃是指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中士〃是指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道没有充足的认识。〃下士〃指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严复说:〃夫勤而行之者,不独有志也,亦其知之甚真,见之甚明之故。大笑者,见其反也。若存若亡者,知之而未真,见之而未明也。〃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注释】笑:讥笑。
小知不及大知,井蛙难知大海。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闻道而大笑之者,乃是下士。下士闻道而笑,是认为其言虚妄无稽,所以笑。又闻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为皆是荒唐之词故而大笑之。殊不知实运于虚,有生于无。虚无自然,正是道之体;柔弱贱下,正是道之用。故曰:不笑不足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注释】建言:常言。昧:暗昧。夷:平坦。夷道,即平坦的大道,引申按客观规律办事。若颣:好象崎岖。
向自身的反向转化,是事物自然规律的运动方式。明此理者,因异于俗人浅识,故似同愚味。用柔弱不过分的作法,使事物达到自身的和谐,是自然规律的应用方式,所以循道而行者,因虚心应物,便如同退缩。行于大道,虽然结局能使事遂身安,但圣人却自始至终都是谨小慎微,故而若似崎岖。严复说:〃学广则谦,识明则慎,自修而后悟平生之多过。〃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注释】上德:高尚之德。辱:污垢。建德若偷: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之意。
高尚之德,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故而若似空谷:广大之德,是广慈博爱,不偏一物,故而若似不足;循道建德,是冲气成和,润物无声,故而状若似偷;质真之德,是随物应物,大直若屈,故而若似渝变。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注释】隅:边隅,棱角。大器:大才。希:少。大象:大的形象,指事物本原。隐:隐蔽,隐幽。贷:借。
大的洁白,是知白守黑,和光同尘,故而若似垢污;大的方正,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故谓没有棱角;博大之器,是经久历远,厚积博发,故而积久乃成;浩大之声,过于听之量,故而不易听闻;庞大之象,超乎视之域,故而具体无形。道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而隐幽无名。然而唯独道,才善于施借资材恩惠于万物,并善于成全万物。
【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