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8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顿时胀红脸了,竟然把三弟也一并叫来,那为何三弟汇报时,不叫他去听听?曹丕心中羞愤交加,却低头一言不发。

房间里,曹操坐了下来,他和颜悦色地望着两个儿子,他的最终继承者将在这个两个儿子中产生,从感情上说,他更偏向于三子曹植,这两年曹植成熟很快,已经不像从前出使襄阳时的那般稚嫩,渐渐变得沉稳大气,颇有王者之风,令曹操极为欣赏。

当然,长子曹丕也很能干,把政务处理得妥妥贴贴,不让自己操心费神,不过曹丕有一点令曹操一直不太喜欢,那就是他心机城府太深,最大事是需要心机城府,但没有一个父亲愿意看到儿子对自己也使心机,而曹丕就是犯了这条大忌,曹操知道,这几次群臣倡议他晋封魏王,都是曹丕在背后暗中鼓动。

另外就是华歆,曹操虽然很看重此人的能力,却不齿他的人品,更不喜欢长子将他视为心腹,几次提醒曹丕,每次曹丕都虚心接受,却始终不改,这便令曹操深感失望,同时也开始怀疑长子对自己恭敬的诚意,对自己是否阴奉阳违,一旦自己过世,长子真会继续忠心执行自己的政治路线吗?

但很多大臣的劝说又很有道理,以嫡长为嗣才是稳定之道,袁绍的教训还在历历在目,而且曹植在手腕及能力方面远远比不上曹丕,他骨子里还有文人那种浪漫情怀存在。

从他这次出去视察就看得出,他在官民争利上明显偏向于民,总是认为民贵君轻,民乃社稷之本,殊不知这其实只是统治者的一个说法而已,但曹植偏偏当真,在视察赵郡时,还在近万农民的众目睽睽之下责打太守和郡丞,这种政治上的幼稚也让曹操十分头疼。

更重要是,军方也普遍不支持曹植,而支持曹丕,但底层民众和各大名门士族却支持曹植,正是这种种瞻前顾后的疑虑使曹操始终定不下继承人。

曹操和颜悦色对长子曹丕道:“丕儿有什么重要事情要急着向为父汇报?”

曹丕克制住对身边三弟曹植的方案,取出一卷信轴,双手呈给父亲,“这是今天上午孩儿收到的成都情报,内容非常重要,请父亲过目。”

曹操心中微微有些诧异,关于成都的情报应该是董昭向自己汇报才对,怎么会是长子向自己汇报?他心中奇怪,但还是接过信轴打开,匆匆看了一遍,顿时使他大吃一惊,竟然平章台的议事记录,内容包括汉军准备攻打合肥的计划,以及刘璟准备迁都长安的计划。

汉军准备攻打合肥在曹操的意料之中,汉军换取庐江郡,驻兵皖县,并在巢湖中建立水军基地,这明显就是针对合肥,迁都长安也是迟早之事,尽管这两条情报很重要,但并不足以让曹操大吃一惊,曹操是为这份情报本身吃惊,这竟然是平章台的议事记录,这绝对是极为绝密而且重大的情报,使曹操一下子愣住了。

第792章 升官之疑

半晌曹操才问道:“这是哪里弄来的情报?”

曹丕躬身禀报道:“父亲还记得前几天孩儿和董侍中关于成都情报站发生变故的汇报吗?”

曹操点点头,他还记得,是情报站首领赵亭被抓,向汉军招供,使成都情报站遭到了破坏,结果是长子派去破坏成都货殖的杨添在危机之时救下了大部分手下,使情报站得以重新建立,虽然杨添是长子派去之人,令曹操有些不喜,但正是急需用人之时,他便默许了由杨添取代赵亭。

“我还记得,和此事有什么关系吗?”

“回禀父亲,杨添在兑换黄金之时,认识了刘璟身边的秘书郎林进,此人曾经做过汉军仓曹掾,他手中有大量赤金和五铢钱,他在黑市上秘密兑换成黄金,被杨添手下认出,杨添随即追查此人的背景,发现他在出任仓曹掾之时,有贪污汉军的后勤钱物的嫌疑,杨添便利用他兑换黄金的证据迫使他就范,这份平章台议事记录便是此人利用职务之便弄到的副本,杨添为此向他支付了百两黄金。”

“好!好!”

曹操一连说了两声好,他欣慰地问道:“这个林进是什么人,我竟从未听说?”

曹丕又取出一份资料呈上,“这是他的身世背景,请父亲过目。”

曹操赞赏地向曹丕点点头,他考虑问题的细致周到让曹操很喜欢,他打开资料,仔细看了一遍,不由惊讶道:“原来他最早是历城的曹军军医?”

“正是!”

曹丕心中暗暗得意,三弟到现在为止,一句话也插不进来,他也不会给曹植插手的余地,又躬身道:“此人有个亲戚是历城牙将,他就通过这层关系成为历城军医,历城城破后他携家人逃到祁山隐居,结果妻儿被氐胡杀害,当汉军灭掉氐胡骑兵后,他便加入了汉军,后来刘璟发现他有很强的算计才能,便提升他为仓曹掾,主管后勤物资帐本,又渐渐成为刘璟秘书郎,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机密文书。”

曹操连连点头,“这个杨添看来确实很能干,竟然这么快就策反了刘璟身边的人,难得啊!”

这时,曹植在一旁接口道:“既然杨添是在兑换黄金时认识了这个林进,为何以前不策反,直到现在他才把此人拿出来。”

曹植虽然心机较弱,但他极为聪明,一下子便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那就是杨添的私心,很显然他早就发现了林进,却不肯把功劳让给赵亭,曹植在暗示成都情报站的内斗,说不定赵亭就是杨添暗中出卖。

曹操当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杨添是长子派去之人,而赵亭是董昭之人,董昭又是支持曹植,这里面没有内斗才怪,曹操也知道这其实是长子在和董昭暗中争夺情报权,但作为统治者,曹操不会太计较这种权力斗争,只要不触犯到他的底线,他都可以容忍。

在对待手下的权斗问题上,无论曹操还是刘璟,或是孙权,他们态度都是一致,那就是容许手下的权斗存在,这是帝王平衡术的精髓,但他们三人的底线却不一样。

刘璟允许荆州派和益州派的利益之争,在平章台的相位安排上他也会进行平衡,但在统一天下的大原则上,刘璟却不允许两派有分歧,同时绝不容忍军方内部存在地域派别之争,在对付派别利益的争斗上,刘璟处理得较好,收放自如。

曹操面对的派别斗争却比较复杂,前期是士庶之争,也是儒家和法家之争,在这一点上曹操并不玩利益平衡,他态度十分鲜明,扶持寒门法家,打压士族儒家,杀边让,诛孔融,贬两荀,威胁杨彪,使支持汉室的儒家士族遭到沉重打击。

时至今日,朝廷中名门士族几乎被清洗殆尽,剩下的大臣大都是他的忠心跟随者,剩下的一些名望世家也被冷落而沉默了,现在曹操面对的派系之争却是支持长子和支持三子的大臣之间的争斗,在这种派系利益争斗上,曹操玩了平衡术,处理得也比较好。

相对于刘璟和曹操在派系利益之争上平衡得恰到好处,孙权的派系斗争却掌控失败,孙权已经无法控制内部的派系利益争斗,结果出现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后果,最后导致江东分裂,一蹶不振。

所以曹操对于丕植两派也尽量平衡,他让曹植代表自己去各地巡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平衡曹丕政务权过大,而曹丕想从董昭手中夺取一定情报权力,曹操最终也是默许了。

曹操对曹植摆摆手笑道:“不要太计较这些旁枝末节的问题,关键是杨添能策反刘璟身边的秘书郎,拿到平章台议事录这样的机密文书,这就很令人鼓舞了,这是我们在情报系上的重大胜利,必须要大大嘉奖杨添。”

他又对长子曹丕道:“杨添立下大功,可加封其为御史中丞,赏金五百斤,命他全权负责巴蜀情报。”

曹丕没想到杨添竟然连升两级,封为御史中丞,这可是监督百官实权之职,这其实就是父亲在免去华歆的御史大夫之后,又借杨添立功的机会,重新给了自己一点监督权,他心中大喜,连忙施礼道:“孩儿代杨添谢父亲封赏!”

曹操笑着点点头,“今天是正月初二,不谈国事,大家都已经等急了,我们出去吧!”

入夜,曹植忧心忡忡回到自己府中,曹植的府邸位于城南,占地百亩,庭院深深,林木茂盛,府中有一名三十亩的湖水,沿湖周围修建了各种亭台楼阁,既清雅别致,但用料讲究,又不失奢华大气,府中不仅住着曹植一家,很多依附曹植的文人也居住其间。

曹植刚回到府中,一名侍卫上前来禀报道:“杨先生来了,在书房等候公子。”

能在书房等待曹植的杨先生,只能是杨修,曹植的心腹谋士,他也正要找杨修商议,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