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桃红背着几十斤麦芽糖与柿干,直走得手脚酸软。虽然这一个多月吃得比之前好了一些,好歹沾了点荤腥,时不时有鱼肉雀肉吃,但是小桃红也只是脸色好一些,同样细胳膊细腿,爬这么久山路着实有些吃不消。
“虎子,你累不?咱歇会儿吧,也只有半个时辰的路程了。”小桃红看到路边有一处树荫,便走到树荫下坐定,打算好好歇一阵再继续走。
虎子拿出装水的葫芦,递给小桃红道:“大姐,喝水。”
小桃红也不客气,接过葫芦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感觉舒服多了。
歇个差不多,小桃红看了看背篓里的麦芽糖。虽然清晨的阳光把盖糖的树叶晒得有些发热,幸而麦芽糖只是有一点粘布,其他倒还没啥。
“虎子,把饼拿出来吃了,现在快巳时了,吃饱了好赶路。”小桃红昨晚又烙了玉米饼,放在虎子的背篓里背着。
虎子背着爷爷大伯们的衣裳,背着那几斤南瓜籽,还背着水与玉米饼。
把饼和着水吃了下去,姐弟两精神头也好了起来,便继续背起背篓往前走。
渐渐的,路变得越来越平坦,也看到好些其他地方的人往镇上赶。这些人是与小河沟毗邻的下河坪,半坡屯的村民,都是去镇上找活计做,或者吭哧吭哧背着大|麻袋去镇上卖东西的。
小桃红默默打量着这些人,与小河沟的村民并无什么不同。要么面皮黝黑长得壮实,要么一脸菜色瘦骨嶙峋,大部分都眼睛浑浊,没有什么神采。
小桃红与虎子走着,突然后面传来一道刺耳的女声,“哎呦!这不是张家大闺女吗?”
虎子与小桃红齐齐转头,看到一个年近四十的妇人,面皮黑里透着红,眼角因为笑容挤在一起成许多褶子。穿得跟大伙儿差不多,都是深色的棉衣,却硬是要在头上戴一朵儿粉红色的花儿,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小桃红还没说话,虎子就道:“吴媒婆有什么事儿吗?”语气里透着不待见。
李媒婆却不看虎子,而是看向小桃红,“这不是好事儿吗?媒婆我是来给你说一门好亲事来的。”
“大姐不嫁,大姐我们走吧。”后一句却是对小桃红说的,虎子说完拽着小桃红就走,不想理会身后的吴媒婆。
这些日子小桃红变得灵动,几姐弟的伙食得到改善,手里也有些钱。家里好不容易有个主事的,大姐对他们的好虎子能感受到,虎子不想大姐就这么嫁去别人家了,他舍不得大姐。
吴媒婆被虎子的作为弄得愣了一下,随后不死心追上去,“哎哎哎,我说这二郎怎么这么不讨喜,哪有阻断姐姐姻缘这种说法?小桃红我跟你说啊,那家人在下河坪,家里就两兄弟,家里条件很不错,你嫁过去日子保准过得有滋有味。。。。。。”
小桃红被一侧的吴媒婆念叨得脑仁疼,她停下来打断吴媒婆道:“媒婆你也看到了,我父母双亡,家里大哥脑子不大灵光,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我如果走了,他们可就得饿死,如果要娶我,得连我兄弟姐妹五人一道养着,你问问那户人家会不会愿意。”
“这。。。。。。”吴媒婆被噎住了,哪家也不可能娶个媳妇儿得兜收她全家。
小桃红也不理会站在原地的吴媒婆,带着虎子继续往前走。虎子看着小桃红瘦弱却挺直的身板,松了一大口气,他就知道大姐不会丢下他们的。
☆、第6章
又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走到了上杨镇,已经能远远的看到人来人往的集市。小桃红长吁一口气,她们住的这小河沟也太偏僻了,连赶个集都要爬两个时辰的山路。
之前还想在小河沟买地,做一户自给自足的自耕户。经过这一早上的跋涉,小桃红觉得,如果有机会,她们应该搬离小河沟那个穷山恶水,到交通便利一点的地方做自耕户。
小桃红姐弟两人上镇赶集,倒是小桃红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睁着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四处打量。
“这位大娘好,我跟您打听个事儿,这附近最近的糕点铺子在什么地方?”
小桃红对上杨镇一概不知,她找了一个馄饨馆儿的大娘,打听糕点铺的去处。她得先把背着打算卖掉的东西处理了,才好去找爷爷跟大伯他们,不然背着也太费劲了,而且麦芽糖时间长了化掉可就不妙了。
大娘笑眯眯的,也还算和善,“附近的糕点铺子啊,是旁边的莫云记。往这边走,转个弯就是了。”
“那糕点铺子生意怎么样?”
如果生意惨淡,小桃红不打算去,去了也是白去。
“莫云记生意挺好的,是里正家的铺子,味道还不错,价格也公道,我时常去买呢。如果你要买糕点,就去莫云记吧,比稻香楼的实惠多了。”
大娘好像很中意莫云记的糕点,一个劲儿的夸赞。
“嗯,我知道了,谢谢大娘。”
大娘笑着摆了摆手,“不用客气。”
小桃红道过谢,领着虎子往大娘所指的方向走去。果不其然,顺着街道转个弯,就看到一间挂着莫云记牌匾的糕点铺子。
莫云记铺面算不上大,却是收拾得很妥当。铺子里整整齐齐,不见一丝杂乱,整体布局素雅大方,让人一眼看去心生好感。里面客人虽然算不上很多,但也来来往往,买的都不少。
小桃红看这架势,便也不再犹豫,领着虎子走了进去。
“这位姑娘,想买点什么糕点?都是刚出炉的,新鲜着呢。”
看到小桃红姐弟进门,店里掌柜连忙热情招呼,也不嫌小桃红姐弟穿得寒碜。
“不好意思,我不是来买糕点的,而是有点麦芽糖想出售给贵铺,不知道你们收不收?”
小桃红也不扭捏,直接说明了来意。
听闻小桃红这样说,掌柜顿了顿道:“这事儿我也没个准儿,还请姑娘你先等会儿,我去问问做点心那位。”
因为麦芽糖市价差不多二十四五文一斤,而粮食铺子收大米市价九文钱一斤。十斤大米至多能做出四五斤麦芽糖,再加上麦子的成本,做成糖来卖压根赚不了几文钱,还得费手脚。有那些闲米还不如直接卖米,以至于上杨镇没有几人会做麦芽糖来出售,所以掌柜有些拿不定主意。
“嗯,你去吧,我等你。”
小桃红应着,掌柜就转身往里面走去。小桃红趁机打量着这店里的点心种类,小桃红视角看得见的,就是绿豆糕,千层糕,芝麻糕,云片糕之类的,都是很常见香软的糕点。
不一会儿掌柜便掀开帘子出来,身后跟着一个身着莹蓝衣袍约摸二十七八的女子,看样子就是掌柜口中做点心的点心师傅。
那点心师傅走过来,看着小桃红道:“把你的麦芽糖拿出来我看看成色,我只收质量上乘的糖。”
小桃红也不意外,伸手把背篓里的树叶拿开,把麦芽糖拿出来递给女子。麦芽糖本就没有蔗糖来得好,如果麦芽糖做的不好,会直接影响糕点的口感。
这里铺子不大,糕点却广受好评,这点心师傅是功不可没,原料选材自然也是上乘。
点心师傅把包着麦芽糖的布打开,里面的麦芽糖因为日头晒过,略有些黏连。不过却是晶莹剔透的琥珀色,没有其他杂质。
“糖挺好的,二十四文一斤。”
点心师傅也是干脆的人,合心意也就不啰啰嗦嗦,直接给出了合适的价格。
小桃红合计了一下,便也就点点头同意了。玉米市价三文钱一斤,十斤就是三十文,其中还有一斤八文钱每斤的麦子,一共就是三十八文的成本,柴火人工都是无成本的,不算在内。
而十斤玉米熬出了三斤半的麦芽糖。二十四文一斤糖,三斤半就是八十四文,算下来她就赚了四十六文,比直接卖玉米麦子来得好。
在掌柜拿着糖去过秤的时候,小桃红看向点心师傅道:“师傅,我这里还有一些柿子干,还有一点南瓜籽,我看你们也卖果脯瓜子之类的,能不能也一同收下?”
女子和善笑了一下,“大伙儿都叫我月姑,你也可以这样叫。至于南瓜籽与柿子干我们是收的,南瓜籽八文钱一斤,柿干十六文。”
“虎子,把瓜籽柿干拿出来给月姑看看。”
虎子听闻小桃红这话,连忙把背篓里的南瓜籽与柿干拿了出来,递给一旁的月姑。
月姑接过东西,对着一旁的掌柜道:“老赵,一同称一下,把钱算给她们。”
想了想小桃红又道:“对了,月姑你们铺子长期收糖吗?”
“收倒是长期收的,不过不会收太多,因为饴糖放不了很久。现在冬天还好,夏天个多月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