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人几乎全来了,倒也算给面子,如此宏大的政事堂,哪怕中大兄都有种脚软的感觉,一路低着头跟着使节入内百多步,旋即就扑通跪伏在地上。
“下臣小野臣连青,代倭国主,臣轻叩拜天可汗陛下,愿陛下洪福齐天,恩泽四方。”
还真是讽刺,小野家老头子为天智天皇效力,没等东国朝廷投降,饥寒交迫的骏河小野家率先一步西迁,举族投靠飞鸟朝廷,如今,小野家当代家督又做为飞鸟朝廷使节前来拜见天可汗。
“罪臣中大兄叩见天可汗陛下。”一旁,中大兄等人同样哆嗦着叩拜下去,这一幕,看的满朝文武都是面露笑容,而李世民更是大笑的摆了摆衣袖朗声说道:“倭使请起。”
从汉代封倭奴国王开始,几百年不断膨胀的是倭人野心,前隋小野妹子两次来朝,国书抬头不是日出之天子致书日末处天子无恙呼,就是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傲慢的隋炀帝都气的直跺脚大骂,却不得不因为征讨高句丽不宜多树敌而忍了下来。
如今,这样一个海外荒蛮两代天皇,一个乖乖的自称国主,臣,另一个更是卑躬屈膝在大唐的大殿中叩拜下自称罪臣,更证明了大唐是超越前朝的盛世,这可太提气了!
规规矩矩行完礼后,小野臣连青又是重新重重叩拜下,言辞谦卑的陈诉起来:“我日出之国不幸,出逆臣扰乱社稷,使得朝纲倒转,天下大乱,幸天赐圣人之子,国主之女西逃登州,得遇陛下之子齐王。”
“齐王大义凛然,孤身入倭国,凭起前所未有的气度折服叛逆,又奋起勇武之躯,率领几百大唐勇士杀入中大兄叛贼十万军中,万马军前责备中大兄罪状,使之惭愧而退,我主与日出之国上下具是感激五内,今献上伪天皇,逆贼中大兄,中臣镰足一党与陛下处置,吾主欲拜齐王为征夷大将军,总览日出之国朝政,还望陛下割**,吾主臣轻百拜!”
小野臣连青颤声叩拜中,又是在群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什么孤身入倭完全是屁话,孤身后来咋又出来几百大唐勇士,但旷古以来,请华夏皇子去他国总览朝政却是前所未有的。
“陛下,倭国偏远荒蛮,齐王乃陛下血脉,高贵无比,这样会不会太委屈齐王了?”说着违心话,长孙无忌不甘心的站出了朝班,不想小野臣连青又是重重把脑袋磕在了地板上咣咣作响,居然是哭着大吼着:“齐王与我主公主两情相悦,日出之国上下全赖齐王一人才得以维系,往天可汗开恩!”
有你这样吗?求着别人给你当爷?一肚子郁闷,长孙无忌还要再辩驳些什么时候,一旁却又是一员重臣出列了。
“陛下,倭国主一片赤诚之心,况且我朝天子圣人临世就应该普渡众生,请陛下恩准吧!”
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孔子的后代,当代大儒孔颖达也是内牛满面拜在地上,跟着一大群礼部官员,史官,御史全都跟着跪拜在地下,齐声恳求道:“往陛下割**,成全倭国!”
“唉,小儿顽劣,却不想有今日之成就。”御座上,李世民终于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那就依倭国主吧!”
第394章。闽王,太子?
“话说那日,两军出营布成阵势。中大兄分野田佳日为前锋,连胜夫为接应,拥兵数十万席卷而来,齐王但单骑出马,扬鞭大骂,贼安不遭降?野田佳日大怒,拍马舞刀,支取齐王,齐王面无惧色,纵马飞迎,两马相交处,但见刀光一闪,野田佳日头颅飞滚了几尺有余,尚且开口喃喃说道,好快的刀!”
唾沫星飞溅,小野臣连青倒是有说书人的天赋,讲诉中还伴随着动作,晃得一群大唐重臣跟着一惊一匝的,就连李世民都听得饶有兴趣前探身子,倒是文官最前列的长孙无忌则是直打哈欠,这种自吹自擂的话,根本了解不到李佑两兄弟是如何打下倭国的。
至于公主与王爷的**恋,倭国主禅让政权?骗鬼去吧,一个外人,没有足够硬的拳头,鬼才鸟你呢。
满是热闹的倭国演义评书说了半个上午,这才在一群重臣意犹未尽中进入了正题,如何处置叛臣中大兄一党问题。
“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况且中大兄出身倭国宗室,擅杀不宜,杀俘不祥,况且他诸人已悔过,是否能与网开一面?”
又是孔颖达表现出了最正统儒家的风范,接着,于志宁,苏世长等文臣也跟着走出朝班,跪地请命。颇有天可汗风范,李世民捋着胡子思虑了一会,这才站起了身,伸出了右手大袖子指着中大兄问道:“以下克上,叛乱兵败,汝可知罪?”
“罪臣知罪。”终于轮到判定自己命运的一刻,中大兄赶忙恭顺的把脑袋垂的低低的,让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旋即昂声说道:“既然如此,朕就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吏部尚书何在?朝堂之上还有何职位空缺?”
“臣在!”吏部尚书杨师道立马越众而出,躬身下拜,不过没等杨师道说话,长孙无忌却率先走了出来。
“陛下,中大兄虽悔改,毕竟是倭国之臣,用于我大唐不妥吧?并且他愧对于倭国,何不把他发配回倭国赎罪呢?”
说的好听,这招到狠,李佑把中大兄打发出来而没杀他一方面不想给人滥杀皇族口实,另一方面也是让他滚的远远的,别再指手画脚添乱,这要是带着大唐名义回去,说不定倭国政局还会再起波澜,不论正史小野臣连青还是副使,阎微真的表弟阎必都是忍不住脸色一变。
可惜就在这个时候,中大兄再次磕头拜下,颤声说着:“下臣罪孽深重,已经无颜回故乡了,但乞大唐一小民足以,还望天可汗垂怜。”
关原大战那一夜决战,天降流星飞火,惊雷炸的自己军队血肉模糊的场景到现在中大兄还记得,那种天火面前人力的渺小,割草机一样杀戮推进大唐军队带给人的恐惧,已经彻底击碎了中大兄的野心。
长孙无忌的笑容僵在了那里,李世民也是愕然了一下,这才笑着摇摇头一个眼神示意给了杨师道,后者会意的弯腰禀告道:“光禄大夫尚有空缺。”
“好,那就给中大兄卿赐予光禄大夫官阶吧,余众依次受官。”
所谓光禄大夫,二品虚衔,名头虽然大,实际上却是负责皇宫琐事,换句话,给皇帝打杂的,曾经的倭国天皇,就这么变成了打杂的,饶是如此,中大兄依旧心里落了块大石头那样,叩头在地,感激称颂道:“叩谢陛下大恩。”
“朕也听说倭国宗室没有姓氏,怪可怜的,今在朝为官,你就姓忠吧,希望不要忘了你以往的错误。”
“谢陛下。”
恭敬的应答后,中大兄,哦,忠大兄带着一众放下心来的旧公卿被金瓜武士带出了殿门,临走之际,中臣镰足又是神往的探看了这个朝堂一圈儿,用力捏了捏拳头,目送他们而去,长孙无忌却是不屑的哼了一声。
如此软弱,难怪被李佑兄弟轻取了社稷。
大唐什么东西都愿意配对,东海的倭国使节前来,李世民顺道还召见了北海,南海,已经被当作西海的吐谷浑使节一块上殿,东西南北倒是抽成一桌麻将了,听着番邦使节拍马屁的歌功颂德,大唐君臣舒舒服服度过了一天,中午还赐下盛大宴席招待各国使节,倒是弄出个宾主尽欢的局面。
不过,傍晚散朝前,番邦使节都走了,长孙无忌却叫住了一些重臣,回头又是对要走的李世民拜下:“启禀陛下,如今还有一大事悬而未决!”
“哦?何事?”李世民顿时感兴趣的回过了身,却见长孙无忌费力的弯着腰,沉声禀告道:“齐王之位!”
“齐王佑如今已担当倭国征夷大将军,无暇顾及齐地,齐州事大,齐州刺史之位不应空悬,应速速派遣能臣接替,以安稳地方才是。”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所有在场重臣眼眸中都迸发出了精光。
隋炀帝扫地为兵,山东是个重灾区,再加上隋末混战的战乱,山东地基本上一片荒芜,就算济南平原沃野田产不少,却被从北齐流传下来的齐地世家豪强把持了大部分,齐州根本无足轻重。
真正令人眼红的是登州莱州两个原本荒芜如今却富得流油的海港城市,这里头,一年的收入都快赶上大唐半数税收了。
“臣认为,给事中王旦政明通要,可担当此众任。”不愧是长孙无忌铁杆,褚遂良立马拱手向前,不想旁边民部尚书萧瑀老爷子不屑的哼了起来:“最好不要再弄出个棉纺织行会来。”
贞观十九年以前,集合了河洛众多世家的棉纺织行会,是天下都侧目的一股力量,每年除去上缴给皇帝的收益,余下盈利依旧富可敌国,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