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不能尽早结束这场争斗,那么地方大吏,军中上将参与进来,也是早晚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会是怎样一个景象,就没有人敢去想象了。
所以,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朝中重臣,都在努力的掌控着局面。
于是,大秦成武七年初的大秦京师长安,气氛变得越来越是压抑,暗流汹涌之中,藏着无数凶险,即便是长安的普通百姓,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往常最热闹的酒楼茶肆之中,流动着诡异的氛围,少有人再谈及什么朝廷政事。
而作为长安最繁华的彩玉坊,也再次变得萧条了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朝臣们的府邸,一到晚间,各处府邸门外,都可以看到成排的马车轿子。。。。。。。。。。
像长安李氏,郑氏这样的簪缨豪族的门前,更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直到深夜,衣朱带紫的人流也是络绎不绝,到了此时,谁也别想什么独善其身了。
皇宫的宫门,也不再准时关闭,深夜召朝臣入宫的旨意,也变得稀松平常了起来,经过连续的争吵,那些朝堂上举足轻重的臣子们,入宫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了。
这般诡异的局面,只能表明,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重臣们,都在避嫌,到了这个地步,只要脑子不糊涂,也就明白,妥协的希望已然越来越是渺茫。
也许。。。。。。。。长安之乱那样的事情,将再次发生在眼前。。。。。。。。。长安之乱才过于数载,许多人想到这个,开始变得心惊胆战,目光不可抑制的转向各处京军以及附近的殿前司禁军。
从长安出发的信使,频繁的出没于路途之上,由此,朝堂上的消息也开始蔓延开来,也许不用太长的时间,整个大秦便将陷入这场突然爆发的内讧之中了,到了那个时候,别有用心的人们,也将参与进来,也就没有人能再控制所谓的局面了。
武臣们脾气越来越是暴躁,大将军种燧在早朝上怒斥中书重臣夸夸其谈,不知所谓,虽然遭到了皇帝陛下的斥责,并罚俸半年,也让中书的老臣们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清晰的感觉到长安之变的阴霾,正在靠近之中。
而接下来,除了极力关注外间军旅调动之事外,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终于正式上书,请罢李承乾枢密使之职。
这位三朝老臣的赤膊上阵,让情势更是凶险了起来,显然,中书这里,已然破釜沉舟,打算借彻底搬倒枢密使李承乾,打掉武臣们越发骄横的势头,让朝堂政局恢复“正常”。。。。。。。。。
而枢密使李承乾一旦倒下,可能随之限制军中将领兵权之事,便会摆在皇帝陛下的龙案之上,而这也是军中将领们绝对不愿看来,更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这样的激烈举动,出自这位三朝老臣之手,也表明局势至此,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了。
皇帝陛下随即召枢密使李承乾,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两人深夜入宫,谈了些什么,没有人清楚,但两位位极人臣的文武之首同时出宫,一言不发便分道扬镳的场景,还是告诉人们,这最后的妥协机会,可能也就此失去了。
于是,或自保,或进取的准备,都开始紧锣密鼓的上演,而更多人的目光,都开始转向另外一位可以影响朝政的人物身上。
不用说了,如今大秦朝堂之上,还能跟两位辅相,枢相相提并论,并能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人,便是晋国公赵柱国了。
实际上,直到这个时候,赵石也在犹豫,是不是该开口说话,而这样的情形,在赵石身上,并不多见。
犹豫也就意味着没有决断,更意味着可能失去先机等等,赵石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一直以来,朝堂上的诸般争端,对他而言,都可以说是兴趣寥寥,这些年来,他也从来不曾过深的参与到朝堂政争当中去。
而参与最深的一次,其实就是几年前的长安之变了,那也不过是被逼无奈而已。
尤其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一些小事已然无关紧要,所以,自从他回京以来,过的可谓是十分悠闲自如,甚至在一定程度能,能随意的决定自己的行止。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朝堂局势竟然会在短时间内演变到如此地步。
而当他意识到,不能任由局势这般下去的时候,再想说话,却。。。。。。。好像只能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了。
文武之间,太过激烈的对抗,在他看来,是得不偿失之举,谁也不会在其中得到什么好处,就像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亲自上书弹劾枢密使李承乾一般,即便胜了,长安李氏也将永无宁日。
因为这一次,他们触动了皇权,和长安之变中,赵石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根深蒂固的家族,呼风唤雨,展现权威的同时,很可能引来的是皇帝陛下深深的忌惮。。。。。。。。
而在这个时候,赵石也算真正看清了这些门阀大族的面目,归根结底,什么江山社稷,什么黎民百姓,什么国家大局,都不能跟他们自身的利益相比,不然的话,以这位老臣的睿智,必定不会行此不智之举。
赵石不相信,以这位老臣的眼光,看不清当前的局面,只要各退上一步,与他赵石同心协力,这些纷纷扰扰,也就随时能够平息下来了。
而这老头儿连个想商量商量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连个口信都没送过来,便拿了主意,根本没有了任何妥协的意思。
这让本打算拜访一下李圃,将事情控制下来的赵石一下便冷静了下来,他心里只剩下了冷笑,将整个长安李氏摆在赌桌上,难道就会让天平倾斜?
长安王氏才倒下多久?就忘了鲜血带来的教训,这些豪族啊。。。。。。。总是这么傲慢,也许。。。。。。。。应该抛掉李承乾,先看看局面再说?
来日方长,难道还能将皇帝从龙椅上赶下来?若真有那般胆魄,他赵石二话不说,立马带着妻儿远走高飞,看看你长安李氏能走到哪一步。。。。。。。。。。。。。。。
(断更两天,没办法,就要回家了,请同事领导朋友们聚一聚,接连三天,晚上都喝的吐血,九号的飞机,回到家也闲不住,所以啊,只能等年后更新才能稳定了,再次请大家见谅,这次不会长时间断更,请大家放心。)(未完待续。。)
请大家多多见谅
从现在,到正月初六,阿草都要在家中度过,家里人多,兄弟姐妹都很和睦,每年也都是非常欢乐的过年气氛。
但阿草家里是非常保守的家庭,对待网络游戏啊,网络小说啊之类的东西,都很反感,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这个没办法,阿草父母都已去世,只有姐姐们了,岁数相差有点大,代沟必然存在,也没法去抗争,世界观价值观都已固定,劝一句两句,都是隔靴搔痒,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阿草在家里一般不会鼓捣小说,就怕她们不高兴,还要反过来教训阿草,给侄子侄女当成负面教材,那就真的非常丢脸了。
这样一来,大家也就明白了,阿草断更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家里的干活,所以请大家体谅一下,耐心等待,等阿草回来,更新也就稳定了。
回家之前,再一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咱们明年见。(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暴怒
朝堂政争,总是有进有退,大部分时候,不会弄的你死我活,最终,也都已妥协为主,这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体系应该具备的特点。
那种一天一小闹,十天一大闹的政治氛围,是不会出现在现实之中的。。。。。。。。。
赵石为官日久,虽然远谈不上什么圆熟的政治手腕儿,但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现在的他,也不会过多的用军人的思维,来对待朝堂政争。
所以,不管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到底因为何种原因,猛的跳出来,将这场风波弄成了滔天巨浪,他都已经开始考虑,退上一步再说。
毕竟,这不是争夺皇位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不管朝堂上如何变化,都危及不到他这位晋国公的身上。
至于枢密使李承乾之后处境如何,那关他赵石什么事情?
而文臣们搬倒了枢密使李承乾之后,会不会再得寸进尺,到时候再说便是了,难道李老头儿是看上了枢密使的位置?
在这个上面,赵石是断然不会相信,文臣能够坐上那个位置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