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国涌:《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黄大中:《鲁迅与林语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荒芜主编:《我所认识的沈从文》,岳麓书院,1986年
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
李 辉:《沈从文图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李 霖:《郭沫若评传》,现代书局,1932年
李 扬:《沈从文的最后4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李 扬:《沈从文的后半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梁实秋:《梁实秋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
梁实秋:《雅舍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梁实秋:《槐园梦忆》,华夏出版社,2002年
梁文蔷:《春华秋实——梁实秋幼女忆往昔》,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
林太乙:《林语堂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学林出版社,1994年
林语堂:《八十自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凌 宇:《沈从文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
刘东黎:《北京的红尘旧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刘炎生:《郁达夫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
刘宜庆:《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
鲁 静、史 睿:《清华旧影》,东方出版社,1998年
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郑玉臣译:《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
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钱理群:《读周作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
桑逢康:《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海南出版社,2001年
沈从文:《从文自传》,重庆出版社,1986年
师永刚、冯 昭、方 旭:《移居台湾的九大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
宋海东:《张恨水情归何处》,新华出版社,2008年
宋益乔:《梁实秋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孙 郁、黄乔生:《周氏兄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孙 郁、黄乔生:《知堂先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孙 郁、黄乔生:《国难声中》,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孙 郁:《鲁迅与周作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
孙 郁:《胡適与鲁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同 道:《国学大师之死》,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王锡荣:《周作人生平疑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晓元:《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作家出版社,2004年
王亚蓉:《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温梓川:《郁达夫别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吴湘相:《民国百人传》,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
萧关鸿:《郁达夫》,文汇出版社,2001年
邢小群:《重说文坛三剑客:才子郭沫若》,同心出版社,2005年
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中华书局,2007年
许渊冲:《逝水年华》,三联书店,2008年
杨天石:《晚清史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叶兆言:《陈旧人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余世存:《非常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郁 云:《郁达夫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张德玉等:《百年婚恋》,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 宏、张晨怡:《民国十五疑案》,中华书局,2006年
张 纪:《我所知道的张恨水》,金城出版社,2007年
张菊香:《周作人年谱》,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张明军:《少年郭沫若》,四川儿童出版社,1999年
张铁荣:《周作人平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 伍:《我的父亲张恨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张 伍:《张恨水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中行:《负暄琐话》,中华书局,2006年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文汇出版社,2006年
周简段:《京华感旧录》,南粤出版社,1987年
周作人:《周作人日记》,大象出版社,1996年
周作人:《周作人晚年书信》,香港真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敦煌文艺出版社,1998年
朱传誉:《林语堂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
朱传誉:《郁达夫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
朱艳丽:《幽默大师林语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祝 勇:《重读大师:激情的归途》,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朱 正:《鲁迅身后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子 通:《林语堂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其他参考文章】
冰 心:《闲话周作人》
曹 禺:《郭老给我们的教育》
陈觉民:《郁达夫在福建》
陈明远:《追念郭老师》
陈明远:《高处不胜寒——关于郭沫若的访谈》
陈漱渝:《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废 名:《知堂先生》
傅国涌:《梁实秋论国共两党》
郭沫若:《我的童年》
郭沫若:《论郁达夫》
郭沫若:《离沪之前》
郭庶英、郭平英:《真诚怀念我的父亲郭沫若》
郭庶英、郭平英:《回忆父亲》
李怀宇:《王越:百年学林笑谈中 一生桃李满天下》
李 辉:《沈从文:永不安分的灵魂——沈从文百年诞辰感言》
李 菁:《往事不寂寞·我的父亲梁实秋》
李 锐:《另一种纪念》
林国清、林荫予:《郁达夫在福州光禄坊的日子》
林 蒲:《沈从文先生敬记》
刘半农:《记砚兄之称》
刘 勇、李春雨:《“京味”、“京派”与现代文学的文化资源》
龙儒文:《沈从文不接受姻亲熊希龄“恩惠”之谜》
楼适夷:《我所知道的周作人》
陆费澄:《孙荃心目中的郁达夫》
罗点点:《郭沫若的两个儿子》
马逢华:《教授写真》
马逢华:《怀念沈从文教授》
孟孔武:《幽默诗人》
沈从文:《记丁玲》
沈从文:《记胡也频》
史飞翔:《梁实秋的风流韵事》
宋益乔:《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
孙言诚:《郭沫若与秦始皇》
田炯锦:《北大六年琐记》
唐 彛骸兑溆舸锓颉
王廷芳:《郭沫若和安娜的情感纠葛》
汪静之:《王映霞的一个秘密》
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文洁若:《苦雨斋主人的晚年》
温儒敏、李宪瑜:《沈从文与北大》
温儒敏:《知人论世评郭老》
闻一多:《八年的回忆与感想》
吴 菲:《儿子眼中的沈从文》
谢冰莹:《追念郁达夫》
谢 涛:《郁达夫失踪之谜》
许钦文:《回忆郁达夫》
杨铭庆:《郭老二三事》
杨 起:《淡泊名利功成身退——杨振声先生在昆明》
叶淑穗:《周作人二三事》
郁达夫:《回忆鲁迅》
郁 飞:《郁达夫的星洲三年》
郁黎民:《我的父亲郁达夫》
袁 进:《与三结缘的张恨水》
翟清福:《郭沫若在文学和史学中是否应有一席之位?——读〈姚雪垠希望身后发表的谈话〉》
张楚琨:《忆流亡中的郁达夫》
张永胜:《精神不死,是谓不朽》(蒋梦麟)
张友仁:《忆沈从文教授》
张 正:《落霞与孤鹜齐飞》
周建人:《鲁迅和周作人》
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周作人:《关于鲁迅》
周作人:《怀废名》
周作人:《钱玄同的复古与反古》
后记:远在远方的风
此书为《细说民国大文人》民国人物书系的一卷:“那些文学大师们”;另外两卷分别为“那些思想大师们”、“那些国学大师们”。三卷书中所叙文人逸事,皆从百千册民国及今人的回忆录、纪念文章、人物专著、私人日记、民国笔记、年谱、行状、行述、碑铭、杂志、报章中摭拾而来,笔者加以斟酌、选捩、增删、修改、归类、排序、承启、修饰、熔炼,终成此书。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每本书附主要参考书目,以